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女性群體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當前全面二胎的政策下,職業女性面臨著生存壓力和贍養父母的雙重考驗,這使得女性辦公空間的設計理念亟待更新。目前,國內很多辦公樓都傾向于無性別化或男性化的設計,沒有注意到女性員工對辦公空間的特殊需求。職場女性的辦公空間具有十分明顯的功能性需求。從女性的心理與生理特征出發,以普遍的性別視角對辦公空間的功能環境進行設計研究,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公平。文章基于社會發展現狀和當前女性辦公環境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結合實際案例對環境體驗和特色需求進行分析,深層次地考慮女性的需求,設計出更平衡的兩性公共辦公空間,也呼吁社會對職場女性給予更多的尊重與人文關懷。
關鍵詞:女性群體;女性文化;辦公建筑;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2-0-03
0 引言
第一,選題背景。歷史上的設計思潮大多以男性視角對建筑空間和城市規劃進行設計與構建。建筑設計師在設計時習慣于忽略女性群體的生存需求。客觀來看,我國當前相當一部分女性在職場中有過不被尊重的經歷,升職或發展的空間相對于男性而言也有所欠缺。在面臨工作壓力的同時,生存與家庭帶來的困擾也是職場女性不得不面對的因素。隨著女性教育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職場女性的話語權也隨之水漲船高,但與此同時,職場女性數量的不斷增加也使得女性對辦公空間的需求愈發多樣化[1]。如何消解性別忽視與歧視在建筑設計領域值得深思,也有利于空間設計的人性化考量。文章著力于恢復辦公建筑空間設計當中的女性意識,并深入探索職場女性的多樣化需求,重構公共空間當中的兩性設計,從中發掘職場女性的需求并尊重兩性差異,從而在更深層次上建造起有利于兩性均衡發展的辦公空間。
第二,選題意義。為身處職場的女性提供安全、包容、舒適、多元化的活動空間和辦公環境將對職業女性的心理健康與辦公效率產生積極影響[2]。從女性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特征出發,對辦公空間的功能進行研究,從普遍的性別視角構建辦公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公平公正[3]。文章著重在女性文化的視角下研究辦公室建筑空間的設計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也能進一步為滿足女性在工作場所的多樣化需求提供更詳細、更全面的設計理念。
1 職場女性特征表現與空間需求關聯解析
1.1 生理特征
女性存在四個重要的時期,即生理期、妊娠期、產期、哺乳期。職場女性對于辦公空間具有十分明顯的功能性空間需求和休息空間需求。男性和女性的腦構造不同,感知能力和喜好傾向不同,因而對空間的需求方向也不同。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當中發現,女性大腦中的杏仁核、頂葉皮質、邊緣皮質和額頭葉等部位感知空間的功能只可控制他們的行為。因此,女性對周圍環境圖像的處理和視覺感受非常敏感。所以辦公空間就需要有明確的引導,以帶來一種舒適的環境,更好地適應女性敏感的情緒特點。在辦公空間設計中,要適時關注到利于女性運動強度的空間設計。在建筑設計當中,廁所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在辦公空間設計當中也是一樣。女性如廁的方式要比男性更為復雜,尤其在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時期,女性在公共廁所排隊等候的現象是十分明顯的,在辦公空間的廁所設置如果不合理,會給女性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必須改善并且優化空間結構,提升職場女性的工作效率。
1.2 心理特征
女性內心細膩而柔軟,具有自然的特性和天生的母性。在職場當中,面對外部環境時往往十分敏感的,但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此外,大多數女性的自我防護能力弱于男性,在閉塞黑暗的空間環境當中很容易受到影響,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在設計辦公建筑空間時,需要注意對空間的秩序安排,通過改善公共環境交通流線的方式,在充分保證基本空間功能的基礎上,減緩女性對外部環境的主觀恐懼心理,為職場女性構建起較為溫馨和諧的辦公空間。
1.3 行為特征
依據相關的實驗能得出結論:相對于異性群體來說,在與同性群體接觸時,女性的人際交往距離往往更小[4]。在辦公區域中,女性更喜歡觀察周圍的情況,讓自己處在一個安全可靠的位置來保護自己。女性的活動區域也比較明亮,傾向于各種空間的組織配置[5]。所以在辦公空間等半封閉或封閉的會議環境當中,為女性創造一個更安全的出入空間,能夠使她們對辦公空間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2 女性文化視角下辦公空間優化原則
2.1 功能空間人性化的原則
辦公建筑空間應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進行構建。所以,在辦公區域設置一些人性化的辦公區域可以更好地滿足特殊時期女性的需要。例如,可以配置一些輻射性和放射性較小的家具和生活用品[6]。在輔助功能區域,為女性提供專用的特殊空間與設施。例如,在休息室設置孕婦休息室和女性衛生室,能夠提高職場女性的工作效率,使她們更加迅速地回到工作狀態,也可以體現出對女性的人文關懷。
2.2 交通空間安全性原則
在分析女性的行為與心理特征之后,可以得出,職場女性的辦公空間設計還應關注到交通空間停車場和辦公區域流線的安全性和流暢性問題,在辦公區域當中的流線要盡量簡潔明確。彎道是車輛進入地下停車場后一個事故頻發的區間,因此應依照標準設定道路相關參數,在彎道設計時設計防滑坡,根據需要設置壁掛鏡,確保車輛行駛安全。在停車場的所有角落減少視覺盲區,減少女性的視覺落差。另外,應結合女性的行動路徑與行動傾向,設置更加靈活自由的交際空間,改善整體的配置,在地下停車場要配置方便、合理、安全又有序的車線組織和人行流線,加強系統節點標志的設置。以公共空間中女性的安全為目標,消除隱患,避免危險空間的出現,為職場女性提供便利。
2.3 辦公環境包容性原則
通過研究并分析女性行為和心理特征,發現在辦公設計中融合女性因素和區域文化,營造出綠色生態的辦公區域,能夠緩解職場女性在工作中面臨的壓力,使得她們在職場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包容。對于情緒敏感、感覺敏銳的女性來說,長期處在冷色系的顏色中極易疲勞和倦怠。因此,辦公室設計不僅要符合企業的理念,而且要適當采用時尚元素和明亮色彩進行裝飾,重視色彩和元素之間的聯系,更好地體現辦公空間的簡潔性與個性化,創造出具有活力又溫暖的辦公空間[7]。
3 基于女性文化視角的當代辦公建筑空間功能品質優化
3.1 遵循女性行為邊界的多層次空間布局
女性在布置自己的辦公區域時,應注意構建更加符合溝通需求的空間。布魯姆歐洲新總部大樓一直致力于構建一種創新、開放的辦公區域,在利于員工交流的同時,也提供了比較明確的私人空間,為職場女性提供安全感與尊重。女性具有領域意識,她們的獨立交流區域是以自身為圓心,以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范圍為半徑形成一個安全社交的距離,這樣的辦公空間帶來了無限的溝通可能性[8]。位于以色列的Nuvo Travef(努沃旅行社)開發并設置了數個半開縫的工作格子,在為員工的工作帶來了思考、靈感和創新可能性的同時,也為員工提供了一個非正式交流的空間。另外,在某些特意設置的公共區域當中,女性員工可以自由交談,為員工提供了相互溝通、和諧相處的空間。
3.2 關注女性行為安全的交通空間組織
在辦公空間設計時,特別需要注意地下停車場的安全性,也應保證汽車行駛的流暢性,盡量降低交通的危險性,減少事故的發生[9]。
3.2.1 行車安全
彎道是事故頻發區,車輛進入地下停車場后往往會遇到彎道。所以要依照標準去設定道路的寬度,在彎道設計當中鋪設防滑坡,根據需要設置壁掛鏡以確保車輛的安全行駛。在停車場的角落盡可能減少視覺盲區,通過設置壁掛鏡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女性視覺落差,利于降低車輛在拐角處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地面厚度要適宜,要采取耐磨和防水的材料鋪裝地面,并完善排水系統。
3.2.2 行人安全
女性自我防護能力相對較弱,在閉塞黑暗的空間中極易產生恐懼心理,在這樣的空間中工作容易產生恐懼感與焦慮感。所以在設計辦公建筑空間的時候,需要注意空間的秩序安排,在充分保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改善公共環境交通流線的方式減緩這種恐懼感,為職場女性創造出一個較為平緩和諧的辦公空間。當前,我國很多停車場都缺乏行動線的道路規劃設計,行人只能夠在停車場當中穿行,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要設計好人行區域,使女性更容易找到對應的目的地,這樣也可以做到人車分流,確保行人的安全。職場女性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要在停車場轉角設置多個壁掛鏡,增設監控錄像,完善車庫內的報警裝置,保證停車場的移動安全覆蓋全面積。
3.3 注重女性生理友好的特殊空間設計
3.3.1 專設孕期女性辦公區
可以選擇在辦公區域里設置孕婦專用的單間辦公區域。據調查,在不少于500名員工的企業當中,其員工總數和孕婦的比例是50∶1。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為例,公司懷孕的女性人數達到了20人,公司每一層都設置有懷孕女性的專用辦公室區域,同時允許4人使用。可以利用暖色系和柔軟的壁面材質對女性專用的辦公室區域進行設計與布置。位于愛丁堡的Evereve(哥特金屬)時尚公司的辦公區域由女性設計師設計,給懷孕的職場女性提供獨立、活潑明亮的辦公室環境,周圍的電磁輻射得到有效緩解。這有助于調節孕婦情緒,保證孕婦的健康,提升懷孕職工的工作效率。
當前相當一部分辦公樓為女性設計的休息空間嚴重不足。對于“四期”,即生理期、妊娠期、產期、哺乳期的女性來說,設置能夠滿足需求的女性專用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女性的工作效率[10]。美國的社交空間The Wing(羽翼)和美國的女性聯合辦公室為女性設計了專享辦公空間,為女性員工提供社交空間,組織方式十分靈活,女性的閱覽、休息、交流事務等需求都得以有效實現,這對于女性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休息室當中,設計師運用色彩明亮的家具設施,讓女性員工放松身心,在舒適、平穩、低壓的環境中迅速地提升精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3.3.2 優化女性公共衛生間
在建筑構建過程中,廁所的設計十分重要,這在辦公空間設計當中也同理。女性如廁的過程要比男性復雜,廁所設置如果不合理,便會導致上下班的高峰時期女性在公共廁所長時間排隊等候的現象,這為女性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改善并且優化空間結構,以提升職場女性的工作效率。日本的澀谷光辦公大樓極盡公共廁所的人性細節,將辦公樓內部的公共廁所命名為Switch room(配電室)。為了照顧女性的敏感心理,日本的某位設計師在獨立的衛生間里設置了可以掩蓋如廁聲音的電子裝置——“音姬”。另外,設計師還規劃設計了足夠大的化妝室隔板,可以為女性員工提供吹風機、直板,裝飾方面也設計得極具時尚感,很好地迎合了女性的審美體驗。
女性視角下的辦公樓公共廁所設計,在解決辦公室早晚高峰時期女性廁所數量不夠的問題之外,也要充分考慮到職場女性對換裝和化妝等方面的需求。針對女性化妝的需要,可以配置獨立的化妝室,設置更衣室讓女性更換服裝。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使得女性員工能夠在必要時到化妝室換裝和化妝,給女性員工提供很大的便利,也顯著提升了女性員工工作的熱情。在日本,很多辦公樓的公共廁所設置了梳妝臺,為女性開設專門的補妝區域,形成較為獨立的化妝空間,每個區域都進行隔斷,充分尊重了女性員工的隱私需要。
4 結語
職場女性數量不斷增加,說明當前我國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社會地位在不斷提高,職場的責任和發言需求也隨之增加。職場女性同時面臨著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對辦公空間的需求也就越來越注重實用性與多樣性。文章從女性文化行為的安全需求、辦公行為的特點以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出發,對現代辦公建筑空間功能優化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基于女性的心理需求和生理規律,針對辦公空間的功能環境進行相關研究,以平等的性別視角構建辦公環境,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女性具有自然的特性和天生的母性,內心細膩而柔軟。在職場當中,女性在與周圍的環境交互時特別敏感且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性別角度的考量在建筑設計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對于啟發人們進一步關注人性化的空間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辦公空間設計時,要依據女性生理特征,考慮到女性的運動強度;對于廁所的設計要實用且具有審美效果。依據女性心理特征,在設計辦公建筑空間時,要注意空間的秩序安排,在充分保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改善公共環境交通流線方式減緩女性的恐懼感,為職場女性構建起一個較為健康安全的辦公空間。以重建辦公建筑空間當中的女性因素為目標,深入了解職場女性多樣化的需求,更新公共空間當中兩性設計的觀念,重視職場女性的需求,包容兩性的差異,從更深層次構建有利于男性與女性平衡發展的辦公空間。
參考文獻:
[1] 徐佳.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城市公共建筑設計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8:23-25.
[2] 陳思嬋.公共建筑設計的女性主義傾向[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9.
[3] 劉斯榮.新型辦公空間的發展趨勢[J].法制與社會,2017(11):842.
[4] 汪原.女性主義之于建筑學的意義[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4(4):118-119.
[5] 姚曉彥,趙榮山,王姣姣.基于女性主義的城市空間設計新論[J].四川建筑,2017(6):59-60,63.
[6] 何浩.基于女性視角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11-16.
[7] 翁如璧.現代辦公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56-77.
[8] 鄧楠,羅力.辦公空間設計與工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115-156.
[9] 杜巧.基于女性視角的商業步行街外環境設計探討[D].重慶:西南大學,2016:22-29.
[10] 林霽玥.探究當代女性主義倫理學景觀解析[J].青年作家,2014(12):103-104.
作者簡介:李舒琪(2001—),女,山東泰安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