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黃瞳,女,河南洛陽人,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空中乘務。
[ 摘要 ]
近年來,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就業能力培養已經成為社會焦點和教育核心,也是職業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內容,更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推行的重要發展目標。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與人才培養有著一定的關系,是高職院校高水平、高能力、高水準綜合性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一項。對于高職院校的空乘專業而言,學生的服務技能、專業技能、理論知識、專業能力最終呈現到就業和實踐中,這也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
[ 關鍵詞 ]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我國經濟環境和社會狀況不斷發展,航空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國內航空公司的數量不斷攀升,對于空乘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尤其是在國內航空公司客艙服務和運營服務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作為具有特殊性、服務型、禮儀性的職業,空乘專業人才的核心能力、職業素養是他們以優秀精神面貌開展日常工作的基礎,更是提高航空公司綜合水平的關鍵。因此,依托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任務和培養目標,以契合空乘專業的職業發展、就業需求等為核心,構建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朝著有能力、有素養、有技能的高素質綜合性空乘服務人才發展,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和價值使命,更是職業素養發展和航空事業發展的大背景。
1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內涵和價值
1.1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內涵
人才培養的重點是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能力指的是社會工作、社會活動、社會行為中每個人都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道德規范等,職業素養是一個人的內涵,職業工作中的外在表現是職業素養的具體展現。概括來說,人才培養包含了一個人的職業道德、職業思想、職業行為習慣以及職業技能等。對于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而言,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過程涵蓋了空乘職業道德品質、空乘職業觀念、空乘職業認知能力、空乘知識技能等內容。比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日常學習的內容涵蓋了空乘人員的服務水平、精神面貌、餐飲服務質量、客艙服務水平、禮儀規范、儀表儀容、飛行常識、特殊狀況處理能力等。所以,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不僅能夠讓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順利就業并在工作中不斷進步,還能推動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的職業觀察力、職業創造力、職業思考能力的發展,是推動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和核心素養提升的基礎。
1.2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和發展價值,同時也明確提出了深化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和保障高職院校學生順利就業的教育任務。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不僅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以及航空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需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提出,高職院校空乘專業需要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激發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逐步發展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實現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順利就業。所以,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發、職業素養的構建、職業能力的發展以及往后的就業工作。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與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航空服務質量提高、航空產業轉型、航空行業變革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相符合。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讓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認清了專業學習、職業素養、職業能力、職業技能和就業工作的關系,進而讓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從根本上明確自身綜合化發展的重要性,推動空乘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確保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能夠不斷攀升,學生能夠順利就業,為航空事業發展作貢獻。
2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路徑
2.1 依托教材內容凸顯職業素養
空乘人員是空中服務人員和工作人員,面對的往往是高素質的旅客。因此,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帶有強烈的禮儀文化培養傾向、語言素養培養傾向、服務意識培養傾向、精神面貌培養傾向等,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需要依托教材凸顯空乘職業素養,不僅需要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禮儀、道德水準、職業教學特色,還要包含與空乘服務相關的多元化工作素養內容。具體來說,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重點開展職業道德素養、職業精神素養、職業能力素質等職業素養的培養。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師需要依托空乘專業教學資源和教材內容,將空乘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職業元素、職業崗位需求以及行業知識等融合,凸顯空乘專業獨有的職業素養培養內容,結合航空公司、航空行業的具體需求,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規范適應能力、職業崗位特色水平、職業崗位道德標準以及形成良好職業習慣等。
例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在關于“禮儀基礎”“客艙安全”“機上服務”等相關技能類課程內容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精神面貌”“責任”“義務”“禮儀規范”“道德規范”“安全意識”等職業素養培養滲透到其中,開展“空乘道德模范”“空乘禮儀素養”“空乘安全技能”等職業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課程內容中蘊含的職業素養內容進行職業道德養成、職業習慣養成、職業精神構建、職業規范養成、職業技能提高等,并逐步構建自身的職業素養。在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校企合作,組織學生參觀諸如國航、南航、東航等優秀航空企業,感受企業文化禮儀、員工形象、崗位特色和專業技能等,隨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理解職業道德境界、職業禮儀中的基本素養、職業道德規范、職業核心素養等,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成效的提升。
2.2 依托教學情境開展日常教學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通過問題情境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體驗、學習和實踐。所以,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需要充分結合空乘專業教學特色和教學內容,并依托此教學情境將職業標準、職業道德、職業特色等內容和空乘專業教育教學融為一體,構建一種身臨其境的人才培育環境和空乘專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空乘專業教育教學環境中進行空乘專業知識理論的深度學習,實現理論和實踐結合。
例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中關于“模擬倉操作”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探究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教學開始,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飛機客艙操作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同時運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出旅客引導、旅客服務、不同服務艙的服務標準等內容。隨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乘務組”,讓學生自行合作探究不同機型或者客艙服務中的注意事項。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綜合旅客因素、客艙因素、服務環境因素,也需要通過自身的創新和實踐完成飛機客艙標準化操作。這樣,學生通過情境教學和情境體驗,沉浸在“模擬倉操作”過程之中,并在具體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完成了知識與技能的實踐,為他們往后走上工作崗位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 立足職業需求開展混合教學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需要依托學生的就業需求、學習需求、崗位實踐需求、職業道德需求,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混合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體來說,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師還需要結合當前空乘專業的就業情況、就業趨勢,將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行為、崗位特色和崗位素養要求等作為依據,把空乘專業和跨專業知識融合、語言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技能培養與服務意識融合,進而凸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混合式教學,進而完成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
考慮到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空乘專業的外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交際用語、案例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商務英語以及專業英語應用等內容融合在一起。開展小組合作,運用探究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引導空乘專業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合作探究、合作實踐、合作學習,通過點滴積累,循序漸進地學習。這樣,學生經過混合多樣的教學模式,便能將自身的實際能力、職業需求等融合起來,不斷提高自身空乘專業學科核心素養,進而保證自身的知識理論、實踐能力可以和往后的工作崗位相匹配。
2.4 依托就業指導,實施人才培育
近年來航空事業不斷發展,對空乘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面對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很多高職院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舉辦很多活動,諸如生涯嘉年華、玩轉就業周等。其中,生涯嘉年華活動以體驗式、參與式、寓教于樂式的趣味游戲活動為載體,吸引學生關注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親身參與和體驗,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生涯體驗。由此可以看出,依托就業指導和就業活動,實施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重要路徑。因此,高職院校空乘專業職業素養培養應當依托就業指導,分析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在就業上的困擾,尤其是困難畢業生的就業難根源所在。依托就業指導和就業成果建立數據庫,將學生在就業之后空乘專業的具體實踐、具體問題歸納總結出來,在高職院校空乘專業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作為重難點內容進行滲透和總結,使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更具指向性和針對性。
2.5 加大實踐場所投入,開展實踐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與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最貼近的教育教學方式。因此,在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還需要加大對高職院校空乘專業的實踐場所、實驗室的建設,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具體來說,在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起航空企業實際需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教學要求、高職院校空乘專業發展態勢等,讓他們以一種接近“工作”的狀態參與空乘專業知識學習、理論掌握和實踐操作,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和領悟空乘專業知識體系內容和崗位標準要求。同時,在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大綱、人才培養目標等,將最前沿、最新潮的航空服務理論、空乘服務技巧等與空乘專業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可以與最新的空乘專業服務理念以融合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學生就更容易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個人專業素養,掌握和運用專業素養、職業技能也就更為輕松。
3 結束語
空乘專業的崗位需求隨著社會發展和航空事業發展不斷增多,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質量成為影響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必然要朝著崗位指向性、就業導向性、技術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等維度發展,才能為高職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奠定堅實基礎,實現培養滿足航空事業高標準、高素養要求的具有專業服務特色的人才需求目標。而且,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不僅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也是高職院校空乘專業課程方向和價值使命,更是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根本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航空企業產業化轉型升級,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的要求更高,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更具有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奕狄. 高職空乘專業基于“1+X”證書的教學改革探析[J]. 財富時代,2021(7):64-65.
[2]葛欣欣.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驅動高職院校空乘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1):90-92.
[3]黃艷婷.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29-30.
[4]陳穎,陳文妍.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145-146,209.
[5]苗姍姍. 高職院校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初探[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0):52-53.
[6]韓金婷,張旭春,呂思超. 高職院校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 智庫時代,2019(13):87,92.
[7]付娜,劉玉穎. 高職院校空乘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問題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 職教論壇,2017(20):92-96.
[8]金恒. 改革高職空乘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必要性分析[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