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瑟枝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微信支付、聊天、學習、看視頻等,這些在十幾年前都不敢奢想的事物,今天基本都實現了,使得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更加便捷高效。而手機的使用在中學生群體中也屢見不鮮,青少年基本人手一部手機,他們可以利用手機查閱資料、觀看學習視頻、上網做作業、與同學聊天或玩游戲等,手機在給中學生帶來益處的同時,也存在著弊端,畢竟中學生的心智發展不成熟、網絡辨別意識薄弱、自制力不足,因此要加強家校合作,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
一、初中教育階段使用手機的不良影響
1.危害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一些中學生自制力不足,長時間使用手機,甚至有部分學生晚上睡覺前躲在被窩使用手機,一部分是為了學習,一部分是看視頻、玩游戲。但無論是哪種原因,過度使用手機都是在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這也是當前中學生視力下降的原因。而且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很多中學生是低著頭的,也間接使頸椎受到損害,不利于健康發育。
2.形成盲目攀比的班風
初中生是攀比、從眾心理較突出的群體,如果一個班級部分學生攜帶價格昂貴的手機來學校,他們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就會無意間炫耀自己的手機,這會給身邊的同學帶來不良的影響,易形成盲目跟風的勢頭,進而影響學習,也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不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3.班級工作過度依賴手機
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方便家長更快更好地了解學校信息,很多學校信息都會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的方式通知,這種及時發送信息的方式確實便捷了家校聯系,但是也帶來一些弊端。如有些家長會在班級微信群、QQ群里對班主任發布的某些信息發表一些片面的觀點,引發集體言論,可能會出現言論較為偏激的時候,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困擾,不利于家校工作的開展。
二、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
1.建立班規
好的班級的建立離不開好的班規,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接手管理班級的時候,就要與學生建立班規,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課堂,一發現學生攜帶手機進課堂的行為時應該立馬采取措施,可采取的方法有:收繳手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攜帶手機進課堂的危害;對于攜帶手機屢教不改的學生,則約談家長,讓家長與班主任合作教育學生。
2.建立多樣化的家校聯系方式
為了方便聯系,有些家長會支持孩子帶手機來學校,我們可以在每個年級的走廊處設立公共電話,公共電話由值日教師負責管理,家長可撥打公共電話,由值日教師接聽后轉接給學生。
為了讓家長能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或者學校動態,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個班級公眾號,定期發布學校資訊,同時也可以把在校表現良好的學生通過班級公眾號發布出去。考慮到學生的隱私問題,在發布學生信息的時候應該設置好閱覽的權限,而對于在校表現有待改進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寫作業評語的方式告知家長或者直接電話聯系家長。
另外,每學期召開兩次家長會,一次是開學前的家長會,一次是中期檢測后的家長會。通過開學前的家長會,與家長分享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和班級學情,讓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有初步了解,也初步建立起家校友誼;中期檢測后召開家長會,可以讓家長對自己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后的情況有階段性的了解,便于家長幫助孩子及時進行查漏補缺,也增進家校友誼,密切家校溝通。
3.加強學習軟件的督導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學習軟件,需要下載后才能登錄進去學習或做題。但是,在學習軟件帶來的便捷的同時,家長也要加強督導,不讓初中生沉迷手機。因此,在學生需要使用手機做作業時,父母應從旁督導,并且規定好使用手機做作業的時間,讓學生按時按質完成作業。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