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泉
[摘 ? ?要]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學生行為習慣普遍較差、親情觀念普遍淡薄、班主任評價學生主觀化等諸多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社會影響、班主任素養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必須用好五個字:即德、愛、智、嚴、勇。這五個字涵蓋了一個班主任的思想品質、學識謀略、意志毅力、技能本領等方面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班級;管理;真經
班級是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層組織,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是班主任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運用,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過程。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必須用好五個字:德、愛、嚴、智、勇。
一、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行為習慣普遍較差
當前,中小學生受其年齡特點、生活環境、心理素質等多種因素影響,養成諸多不良行為習慣。如懶惰不愛勞動,大手大腳亂花錢,學習自主性越來越差等。
(二)學生親情觀念普遍淡薄
在當今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占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嬌慣、溺愛、寬容和放縱,造成孩子沖動、任性、缺乏自制力的性格,很多孩子親情觀念淡薄,不愿與父母溝通,忽視父母的生日和生活習慣,對父母的含辛茹苦視而不見,對父母的勸導置若罔聞。
(三) 班主任評價學生主觀化
當今班級管理中,大部分班主任習慣以成績好壞、是否遵守紀律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把那些學習成績好的、遵守紀律的學生視為一族,而把那些學習成績差的、調皮搗蛋的學生當成另類,這種評價只關注學生的智育,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用固定的框架去束縛學生,遏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探究班級管理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欠缺的間接影響
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今社會大多數父母只注重對孩子物質的滿足和智育的培養,而不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父母自身缺乏正確的興趣、愛好和追求,不能給子女樹立榜樣。大部分農村家庭里,父母的教育方式更是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沒有幫助,間接給班級管理帶來負面的影響。
(二)社會不良風氣的負面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不少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例如,網絡游戲對中小學生的毒害;一些不良商家向中小學生出售香煙以及色情、暴力書籍等。
(三)班主任專業素養偏低的直接后果
不可否認,有些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決策能力不足。當前中小學校中,部分班主任教育方法比較落后:一是班級管理層級化,片面化,班級管理中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對學生限制過多,導致學生缺乏班級主人翁意識,缺乏自主管理意識。使學生喪失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二是班主任只注重智育,以分數論高低,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了學生的高分低能。
三、用好“五字”真經,優化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科學,班主任帶班猶如良將帶兵,日常管理中,用好“五字”真經,就可以優化班級管理,增強教育效果。
(一)真經之一——德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本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竭忠盡智,有服人之德。聽過一個中學班主任在經驗交流中以身作則、以德服人的案例。該班主任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強化自己提倡正氣,打擊歪風,以正驅邪的教育理念。該班主任崴腳后腳痛難忍,起床都十分艱難,仍然堅持按時到校,沒有遲到一分鐘。課間操,盡管下樓緩慢,仍堅持來到操場。第二天,辦公室輪到該教師值日,該教師跛著腳,掃地,拖地,倒垃圾,把辦公室打掃得干干凈凈。該班學生在《班務日志》里寫道:“我們班主任有充足的理由遲到,但他沒有;而且拖著病腳也要堅持為辦公室同事服務!”正因為該班主任的以身作則,讓學生由畏生敬,敬畏交加。形成了班級凝聚力,積聚了班級正能量。
班級管理中強調“德治”除了班主任嚴于律己,有服人之德外,還要開展多種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實現德育。
1.創辦班刊,一舉多得
班刊是涉及人員最少的一類刊物,“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班刊的編輯制作過程是學生實踐、操作的過程。既是不斷學習、明理達人的過程,又是寓教其中、豐富德育活動的過程。具體操作是這樣的:先通過推薦和自薦的方式產生五六名編輯,然后確定《文筆精華》《班級故事》《才藝展示》等特色欄目,至于后期印刷費用可以求助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的雙方支持。實踐過程中你會發現,給學生一個機會、一個平臺,他們的潛能是巨大的,會創造奇跡。
2.“修身”教育,常抓不懈
儒家思想提倡做事由小到大,班級管理中把“修身”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沒有治國安邦之才,甚至沒有管理班級的能力,但我們完全可以管好自己,盡量少給學校或不給學校添麻煩。在此基礎上,如果能為班級和學校作點貢獻,因為我們的存在使班級、學校變得更加美好,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出口臟話,丟三落四,亂扔垃圾……自己的存在給班級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就是失敗。在班級管理中,把“修身”作為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班級影像,品味成長
數碼時代,孩子學校生活的鏡頭卻是一片空白。源于此,班主任可以嘗試填補這項空白。用照相機將學生的校園生活定格,運動會、藝術節、主題班會、班干部競選,哪怕平時的課間活動、自習課上的奮筆疾書、同學間的互幫互助都可以收入鏡頭,制作成冊。學年結束后人手一冊。這一舉措的意義在于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并學會珍惜。為了讓鏡頭留下的瞬間更美好,每個學生都積極努力表現出更好的一面,同學間的合作意向、團隊意識越來越強,有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二)真經之二——愛
班級管理方法千千萬萬,但都源于教師真誠博大的愛心。愛心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石。
1.發現差生優點,幫助學生成長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很容易發現優等生的優點。其實,無論優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有可貴的閃光點。班主任能發現學困生、“搗蛋鬼”身上的閃光點,并讓其發揚光大,更是難能可貴的。如果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給予那些差生的不是鄙夷、打擊、否定、指責,而是理解、肯定、表揚、激勵,那些閃光點就會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的生長點。
2.愛上學生缺點,幫助差生進步
愛學生的缺點聽起來很難,但班主任必須做到。“人恒過,然后能改”,任何人都有缺點,缺點也是每個學生的組成部分之一,改正缺點更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新的生長點。班主任能發現學生的缺點和過錯,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承認并努力克服和改正,學生就會有大的進步。
3.細心了解學生,耐心傾聽學生
細心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金鑰匙,也是班主任的診脈器。班主任只有細心觀察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言行和情緒,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另外,班級管理工作是瑣碎的,班級中的學生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有耐心,俯下身子,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才能全方位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況,找到教育學生的最佳契機。從而完善班級管理,優化學生學習。
4.嚴慈相濟,賞罰分明
熱愛學生是教育的根本,更是班級管理成敗的關鍵。班主任要具有一顆慈母的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但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是自由放縱,而是愛中有嚴、嚴慈相濟。也就是說,班主任既要用愛心教育學生,又要嚴格要求每個學生。班級管理中,不僅需要賞識、夸獎,也需要批評、懲罰。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賞罰分明。要對班級中的每個學生負責,一視同仁。不能袒護班干部、優等生,也不能給差生翻舊賬、“穿小鞋”。總之,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賞有度,罰有規,力求賞出成果,罰出成效。
(三)真經之三——智
“智者,知人”是孔子對“智”的解讀,我認為班主任的“智”是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教育方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充分條件和正確引導。下邊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經驗談一些智慧做法:
1.“吉祥三寶”助成長
班主任和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共同生活,對全班同學各方面情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春季開學,班主任送給班內學生每人一個禮包,其一是一句真心話,即班主任給學生的祝福語,要求祝福語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異,力求有個性。其二是一張讀書卡,即推薦新學期一些讀書書目:如《告訴世界我能行》《愛的教育》《不抱怨的人生》。其三是一條名言,主要內容包括愛國、明智、自強、感恩、自律、好學等。“吉祥三寶”的禮包,飽含著班主任對學生的祝福和希望,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快樂成長。
2.創意班訓促提高
班訓是為激勵全班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自律以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而以簡短的詞句擬就的標語。好的班訓應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一是要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明快的意旨;二是要有較為明確的宣傳和鼓動作用。好的班訓還應該有精巧的構思,既要符合班情又要貼近每一名學生的心,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切實起到訓導作用。如,使用過的“靜、凈、敬、竟”“讀書樂,樂讀書”“我想我做,成功在握”等班訓,比較有創意,不失為班訓中的精品。
3.特色板報導佳品
板報是班級教育的重要陣地,好的板報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班級管理中要注意發揮板報的教育作用。一位優秀班主任學期初的三期板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借鑒:新生入學配合學校的軍訓和組織紀律教育第一期板報的主題確定為“有規有矩,漸成方圓”,為全體學生確定了入學階段的一個清晰的目標。一段時間以后,大部分學生的集體觀念基本建立起來了,針對部分學生紀律觀念不強,推出以“謹言慎行、見賢思齊”為主題的第二期板報,規范學生言行。為了激勵和引導學生把遵守紀律變為一種自覺行為,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三期板報的主題確定為“上善若水,有德惟刑”。充分發揮板報的教育和導向作用,是一位班主任教師做好班級管理不容忽視的問題。班主任要重視板報的作用,板報不僅是班級精神面貌的縮影,也折射出一個班主任老師的管理水準。
4.班本教材育良才
班本教材隸屬于校本教材,是校本教材的個體化,是班級文化的載體,是班級活動的記錄,是班級成長的歷史。班本教材需要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帶領學生共同開發。這需要班主任精心籌劃,從封面設計,到文章編排和文字校對,全過程讓學生參與,以此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不斷上進的精神。至于印刷費用,可以發動有能力的家長愛心贊助。班本教材,會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導引作用,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真經之四——嚴
《禮記》中說“師嚴,然后道尊。”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離不開一個“嚴”字,此處的“嚴”包括三個方面:嚴于律己、嚴而有理、嚴而有情。
1.嚴于律己
“其身正,不令則行”,作為班主任,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不打折扣地執行到位。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要時常反省自己,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并且要做到比學生的作息更加完善,在學生中間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如此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2.嚴而有理
嚴要求、高標準并不意味著教師一言堂,個人專斷。而是教育原則之下的嚴而有理。這就需要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從道理上入手,在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氣氛當中,幫助學生明白道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立志發奮學習,使班集體的每一位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3.嚴而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在“嚴”的主旋律下,必須有“情”的輔助。如一個學生犯了錯誤,兩個班主任采取兩種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一個是毫不留情的嚴肅批評。另一個是婉約指出、互商解決對策。事實證明,后一種方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結論是班主任處理一些問題學生時,多留一些情面,效果會更好。但是班主任必須掌握好用情的尺度和分量,不能遷就縱容。
(五)真經之五——勇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靈魂和領導者,勇氣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的“勇”體現在三方面:勇于擔責、勇于創新和勇于權變。
1.勇于擔責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絕不可以“遇功則攬,遇過則諉”,學生出現過錯,班主任要勇于擔責,反省自身的工作失誤,追查自己的管理漏洞,完善自己的工作環節。如,一班級學生與任課老師發生矛盾,班主任處理不及時,學生悄悄離開學校出走一夜未歸。該班主任首先反省了自身工作中的疏漏,及時加以改正,消除了不良影響。
2.勇于創新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要求教育者必須會學習,善創新。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開展工作時必須勇于創新,切記因循守舊,思想僵化。一是要轉變觀念,樹立創新思想;二是要創新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耕耘,才會有收獲。
3.勇于權變
班主任作為最小的主任,工作非常瑣碎。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用發展的眼光權衡利弊得失,因材施教,在以變應變的宏觀調控下展開切實可行的教育工作。權變管理與傳統管理相比更符合實際情況,更有實效性,是權變管理要求班主任提高應變能力,實行動態管理,還要把權變理論運用于學生評價中。班級管理中需要有科學的管理理論作指導,權變管理理論可助班主任一臂之力。
4.勇于放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勇于放手,不能事必躬親,妄圖以個人之力完成對整個班級方方面面的管理。這種做法容易養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扼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給我們提供了很成功的范例。他勇于放手,充分發揮班委、全體學生的力量,激活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達到了無為而治的境界。
德、愛、嚴、智、勇,涵蓋了一個班主任的思想品質、學識謀略、意志毅力、技能本領等方面的綜合素養,班主任要管好一個班,必須用好這五字真經。
參考文獻:
[1]汪志廣.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