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英杰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是金英珍老師團隊的一節教學實踐課例。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基于課標,選用了《資本論》《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共產黨宣言》等經典著作,依托經典著作進行序列化學習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和基本原則,明確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來龍去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節課的設計與實施,有機融合了經典著作和課程內容,聯通了課堂內外的經典著作研讀活動,從實踐層面闡釋了如何“用經典的力量感染學生”的理念,有效落實了課標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本文圍繞“經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課”,從用什么經典著作、經典著作怎么用、用得怎么樣三個角度對這節課進行評析。
一、堅持適切性原則選擇經典著作,凸顯價值引領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卷帙浩繁,融入高中教學的著作和篇目要“精”和“管用”,即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圍繞課程目標與要求選擇適切的經典著作,不能漫無目的、不加選擇。金英珍老師認為經典著作的選擇要與高中學生能力相適應、與課程內容和教材內容直接相關。本節課選擇了《資本論》《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共產黨宣言》這三個經典著作。其中《共產黨宣言》不僅是課標提及的著作,也是教材引用內容較多的著作,甚至還曾成為北京市高中學生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評價的載體,這些都說明《共產黨宣言》是經典中的經典,必須引導學生讀好、用好,發揮其經典的力量、理論的價值和育人的功能。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課的內容涉及很多經典著作,教材如此設計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從經典著作中汲取營養,深刻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從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但是本節課并沒有將教材涉及的著作或文章全部融入課堂教學,而是根據高一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理論儲備等情況進行了篩選,同時根據教學目標和各經典著作的特點進行了不同的設計。這樣的選擇與設計,能夠引導學生對經典著作進行深度閱讀,使他們深刻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聚焦和深度開展,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經典著作中明確的問題意識、經典的分析方法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在“用經典的力量感染學生”的同時,感召學生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二、一體化設計經典著作融入活動,彰顯課程魅力
講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教師如何設計與實施經典著作融入課程教學活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課程的魅力,影響著學生的生長與發展。金英珍老師認為,圍繞教學目標與任務,經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的做法,既可以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也可以是整節課活動的主題;可以堅持課前閱讀與課后再閱讀相結合,也可以課前閱讀為課堂教學做準備,課后再閱讀深化課堂學習的理論;可以是一節課的教學活動,也可以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等等。這些具有開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為教師開展經典著作融入思政課教學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和開放的空間,有利于教師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本課圍繞課時教學目標,將《資本論》《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共產黨宣言》這三個經典著作的融入和使用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教學活動整體性看,經典著作貫穿整節課教學活動的始終,“引用經典,溯及歷史”“初讀經典,對話空想社會主義者”“再悟經典,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探究經典的實踐與發展,樹立自信”四個序列化教學環節,依次推進,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統一;二是從學習延展性看,根據經典篇目的特點和學生特點,設計了課前閱讀和課中閱讀相結合的一體化學習活動,延展了學習內容,實現了課堂內外學習的統一;三是從學生活動思維性看,對經典著作的活動設計有機融合了淺閱讀和深閱讀、精讀和泛讀、故事性和理論性,由淺入深,推動學生思維進階、思想升華。本節課的一體化設計將課程育人目標和要求與每一個教學活動緊密聯系,學生在重溫經典中追溯理論源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汲取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三、問題引導下的思辨式經典研讀,促進深度生長
活動性學科課程的實施要使活動設計成為教學設計和承載學科內容的重要形式。金英珍老師指出,明確探究活動的內容并設計指向清晰的活動方案是實現經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的關鍵。有機融合經典著作的探究活動內容設計和任務清晰的問題引導,能在教學中切實強化價值引領,促進學生深度生長。教師基于自身豐厚的理論素養,用具有思維張力的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空想社會主義最后的失敗,是不是證明他們的理論對于無產階級的革命沒有指導意義?”“《共產黨宣言》揭示了怎樣的客觀規律?”“如何理解科學社會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引導學生步入思辨式的學習路徑,與歷史對話,與經典對話,與時代對話。學生親歷自主閱讀、共同精讀、辯證思考的過程,對《共產黨宣言》有了深刻的感悟,對經典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對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有了深刻的認識。學生通過問題引導下對經典著作的思辨式活動,領悟了經典著作的深邃思想,深化了對學科內容的理解,觸及了心靈深處的情感,到達人之生命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教學改進需堅持“教—學—評一致性”,推進效果提升
金英珍老師談到,經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的評價,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既評價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情況,又評價學生在經典著作研讀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經典著作融入教學融得怎么樣,學生發展如何,下一步如何改進,這些都需要教、學、評共同發力,建議這節課在評價方面做一些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并講話時指出,要深化經典著作研究闡釋,推進經典著作宣傳普及,讓理論為億萬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畫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圓。準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需要思政課教師研讀經典著作,涵養理論學養,堅持“八個相統一”講好思政課,用“經典”的力量感染學生,用“經典”打造經典的思政課。
(作者系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員,北京市骨干教師)
責任編輯:趙繼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