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數據顯示,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經達到12.5%~35.4%,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患脂肪肝,脂肪肝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但不少人缺乏對脂肪肝的認識,或是不夠重視,患病后仍然保持著一些不良習慣,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脂肪肝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肝細胞內脂肪大量堆積為病理特征的肝臟病變。根據肝細胞脂肪變的程度,可分為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以及重度脂肪肝。該病早期無明顯癥狀,持續發展,可表現為右上腹不適、乏力、食欲差等。如不及時控制,任由其持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炎,長期的炎癥會使肝臟出現纖維組織增生,發生纖維化,肝纖維化繼續進展會發生肝硬化,增加患肝癌的風險。脂肪肝也不只是肝內的問題,它還與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癥、結直腸腫瘤、慢性腎臟疾病等慢性病的高發密切相關,需要引起重視。
脂肪肝的發生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比如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飲食習慣,吸煙、飲酒,作息不規律,久坐不動等。而早期脂肪肝是能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逆轉的,主要從飲食、運動、行為等方面入手。那么,得了脂肪肝該怎么吃呢?
吃得太快、太飽是脂肪肝的誘發因素,因此建議患者進食時細嚼慢咽,每餐吃到七分飽就不宜再進食。這樣,較之前就減少了能量的攝入。尤其是體重超重、腹型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可通過減少熱量攝入的方式進行體重的控制。但注意不要過分節食,尤其不要過急過快地減肥,以免體脂代謝紊亂使病情加重。
在控制每日總量的基礎上規律安排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可按30%、40%、30%的比例分配,定時定量。很多人習慣不吃早餐,而晚餐吃得極其豐富或是會吃夜宵。這種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也會誘發或加重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即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低鹽、低油、低糖,口感清淡,避免進食油膩、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蔥、姜、蒜、辣椒、肥肉等。要避免一味吃素,素食者可能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不良等問題,這也會加重脂肪肝。
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均可能導致肝臟內脂肪堆積誘發脂肪肝,因此脂肪肝患者的飲食除了低油低鹽低脂,還要講究營養均衡,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的攝入。新鮮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促進肝細胞修復。可選擇蛋類、低脂牛奶、大豆、豆制品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脂肪肝患者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宜吃肥膩煎炸的肉類及動物內臟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可以選擇魚、蝦、去皮雞鴨肉、瘦肉等低脂高蛋白的肉類。
以上就是脂肪肝患者的飲食重點,實際操作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合適的飲食方案并嚴格執行。實際上,對于脂肪肝,我們不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還應該做到提前預防:①適當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肢體功能,加速脂肪消耗,提高機體免疫力;②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保證睡眠時間充足,養成規律作息;③禁止大量飲酒與吸煙,降低酒精性肝病發生率;④適當控制體重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并且還可以降低其他疾病發生的概率,保證身體處于健康狀態;⑤規律進食,飲食清淡,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