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禹州神垕,因鈞瓷而興盛,歷經千年不衰。郭建民從小生活在禹州,對制作鈞瓷耳濡目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生活環境的熏陶下,他走上了制瓷之路,成為獨具自我風格的工藝美術大師。
長路漫漫 與鈞共赴
1996年,20歲的郭建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些許規劃和想法,他想要成為一名鈞瓷工藝美術師。雖生在禹州,但他家并不是鈞瓷世家;雖長在禹州,但他并沒有專業學習過燒制鈞瓷的技藝;雖已弱冠之年,但他堅信只要篤信好學,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就這樣,他憑著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憑著一雙善于傾聽捕獲靈感的耳朵,憑著一顆熱愛鈞瓷的心和一腔為愛拼搏的熱血,開啟了泥與火的彩色人生。
郭建民先是進入當地的一家制瓷工作室實習、工作,沒有美術基礎的他認真努力、事必躬親地學習制作鈞瓷的每一個環節,在這里,他如漁網般廣泛收集鈞瓷的殘次碎片,研究這些瓷片的釉色、胎土;他如海綿般貪婪汲取書中的知識理論;他如機器般復制模仿古人留下的精品器具。漸漸地,他能和專業的人說上幾句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隨著圈子的擴大,他又認識了很多老師,他跟隨“民營窯口第一人”劉瓷輝學習制瓷,跟隨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中原大工匠劉志鈞學習造型設計。經過5年的沉淀,郭建民終于決定開始動手做點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東西。
中國思想 與鈞共襄
2018年,郭建民博采眾長,但他并不滿足,還想繼續深造,于是參加了“鄭州市2018年輕工系統技術骨干培訓班”赴宜興學習。學成歸來后,他讓自己扎根深山,讓雙手浸入泥土,聆聽炸裂的開片聲,欣賞變幻的多彩釉,十年磨一劍,郭建民這把寶劍出鞘就贏得萬眾矚目。
郭建民的作品既大膽創新,具有很強的想象空間,又內含深意,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他的很多作品靈感都來源于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如他喜歡看武俠小說,從書里的俠客精神中受到啟發,于是研制了《江壺》,此壺一出,便震驚陶瓷江湖,在第四屆河南省鈞瓷壺設計大賽中獲得銀獎,斗笠狀的壺蓋,利劍般的壺嘴,以俠客的形象來做壺,致敬俠客精神,同時也訴說了自身渴望自由,仗劍走天涯的灑脫。再如他的作品《禹王壺》,把大禹治水的形象巧妙地融合進鈞瓷壺的造型。身為禹州人的郭建民,日日都能看到一個戰天斗地的雕像屹立在巨大的花壇中央,這就是禹州的標志性建筑——大禹像。4000多年前,大禹正是在禹州指揮著千軍萬馬,治理好了華夏土地上的水患,大禹治水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把《禹王壺》經過郭建民夜以繼日的琢磨研究,不僅展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驕傲,而且兼具了實用性,把歷史文化和大禹精神用鈞瓷壺的形式廣泛傳播,走進萬家。
在自己眾多的作品中,郭建民說他最喜歡的是這套《易》系列。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萬物的演化,都源自宇宙本身的自我生發,《易》系列取自太極文化,旨在探尋宇宙的奧秘?!兑住ぬ旌印贰兑住ば窃啤贰兑住m?!芬唤M三件,這套作品的靈感來自一次聊天,他聽到別人講《易經》,其所述的天地世間萬物變化的自然法則正像鈞瓷的神秘不定,而乾坤、陰陽、八卦更是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當時就冒出了要做一個能表現這大道之源的鈞瓷作品。于是郭建民通讀《易經》,以古樸奇妙的設計、層次變化的釉色和極具代表的造型呈現出了這套作品。
郭建民總能抓住生活賦予的靈感,經過巧妙的構思,將作品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尊重傳統的同時又標新立異。他追求寓意、美觀、實用的藝術理念,希望用鈞瓷的千年窯火展現中國的千年文明?!吨芤住吩疲骸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贝藭r的郭建民正在朝著自己預定的人生目標,以工匠精神為支撐,樂此不疲地繼續前行。
世界文明 與鈞共享
2014年,河南104陶瓷文化研究院舉辦了首屆鈞瓷國際陶藝創作營,2015年又舉辦了首屆鈞瓷東亞國際陶藝創作營,作為副院長的郭建民不僅組織舉辦這些活動,也深度參與其中。創作營活動一年一次,一次兩個月,每次邀請不同的國際知名的陶瓷大師來到禹州進行創作,相互學習,用“引進來”的策略,吸引著名的國外藝術家,開放式學習他們的藝術思想。也就是在創作營期間,郭建民的視野、創作思路更加寬闊,他被國外陶瓷藝術的隨意性打動,受到一些現實主義表現手法的啟發。
郭建民說:“國際創作營對我的影響挺大,讓我更加注重設計的精細化,比如用鈞瓷做一個藝術品包,我變得更加注重包的肌理,更加強調細節工藝,更加側重藝術表現和情感表達,為器而器,以器型為主,不會有過多的雜念。就像我做的《物象》系列,其中《女友的包》就是以寫實的手法,為最尋常的事物塑型。以身邊的事物為對象,展現古老的技藝,展現陶瓷藝術的新生?!?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3/07/11/qkimageslcsslcss202210lcss20221023-3-l.jpg"/>
世界文明各有各的璀璨,但于郭建民而言,他感受到了河南陶瓷中西藝術碰撞的火花,體會了現代傳統陶瓷行業現狀與國外藝術家思想意識、思想潮流的碰撞。手工技能加中國傳統思想再加國外藝術新思想,郭建民猶如駛上了高速公路,創作的一系列作品,榮譽與獎項紛至沓來。
2016年11月,作品《貴妃馬》《流星雨》在第九屆“中陶獎”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中雙雙獲得銀獎;同年12月,作品《玄紋瓶》入選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陶瓷藝術大展,其作品《玄紋瓶》《圓滿壺》《貴妃馬》被河南省文化禮儀發展促進會永久收藏;2017年,作品《天球瓶》獲得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第五屆鈞瓷窯變藝術創新大賽金獎,同年作品《江壺》獲得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第四屆鈞瓷壺設計大賽銀獎;2018年獲得影響中原品牌新力量——先鋒人物稱號;2019年,作品《物象·新瓷器時代·女友的包》入選鄭州市第九屆美術作品展;2020年10月,作品《夢》入選“佛山杯”第二屆佛山國際藝術手工磚設計大賽;2021年,作品《易·塵?!吩凇敖橙饲?,黃河魂”鄭州市工藝美術精品展中獲得三等獎,《易·天河》獲得鄭州市第二屆美術新人新作優秀獎;2022年7月,作品《福美壺》獲得第四屆“千杯萬盞單色釉茶盞文化收藏展”第一名……
鈞瓷藝術的發展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吸收新觀念,融入新文化、新元素、新思想。說到未來,郭建民感慨,這些年之所以這么努力地做精品、參展、參賽,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作品作為“國禮”送到友好的國際友人手中,為了有一天能讓“郭建民”這三個字響亮地出現在“國禮大師”的行列中,這也一直是他為之奮斗的目標。除了個人的小目標外,郭建民還有一個大夢想,那就是要弘揚鈞瓷文化和中原文化。他深知做事先做人的道理,除了做好鈞瓷,郭建民還不忘做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郭建民為人謙恭,做事勤懇,待人忠厚,2022年6月,他獲得了由禹州市總工會頒發的“禹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這些年來,他還向新鄉市博物館、濮陽市博物館等捐贈了幾十件鈞瓷藝術珍品,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五彩滲化、交相輝映的極致之美。
雖眾多光環籠罩,但郭建民認為,自己仍然只是一個玩泥巴的鈞瓷人,在他不茍言笑的面容背后,依舊藏著一顆砥礪深耕、純粹執著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