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存主 黃揚
[摘 要]風景園林是一個涉及廣泛、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文章在分析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利用校園綠化資源建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議。文章探討了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內容、模式和實踐效果,以期為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踐基地建設提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風景園林;基地建設;實習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10-0076-03
風景園林是一個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并且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其實踐教學在整個培養體系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風景園林專業很多實踐教學環節是在實習基地進行的,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質量關系到實習實踐教學的質量。校內實習實踐基地是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基地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建設除了要滿足課程實踐教學需求,也要適應風景園林專業未來的發展需求,對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何利用校內資源建設與之相匹配的實習實踐基地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目前,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一般包括集中實習類、課程實踐類和創新拓展類等三種類型。高校的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就是圍繞這些實習類型而展開的,分為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和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1]。校外實習實踐 基地一般包括著名的古典園林、風景名勝、城市綠地、大型的園林綠化企業和設計單位等,集中實習類、創新拓展類實習和部分課程實踐類實習一般安排在校外實習實踐基地進行。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園林植物種類不多、校園綠地功能比較單一等),較多安排課程實踐類和部分創新拓展類實習。當然,由于一些農林院校本身擁有較豐富的園林植物資源,在校內也可以開展集中類實習實踐,如華南農業大學的樹木園,園內現有植物約1200種[2]。
(二)存在的問題
首先,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實習實踐基地建設不夠完善,缺少統籌安排,學生的實習實踐形式比較單一,課程實踐項目與實習實踐基地實踐教學功能關聯度不夠,導致學生在設計時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其次,部分高校的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穩定性不夠、基地數量不足,特別是有實力的園林綠化企業和設計單位不多,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和校內的指導教師缺乏聯系和溝通,實習內容與教學內容有脫節現象,這樣就使學生很難通過實習實踐提高專業技術綜合能力[3]。另外,部分高校的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在學校得不到重視,只是依托原有的校園綠地進行教學,但因校園綠地在建設時沒有考慮風景園林專業的實踐教學功能,所以不能完全滿足教學實踐要求。
二、建立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的優勢
(一)安全因素
由于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的社會治安環境較為復雜,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是實習實踐必須考慮的安全因素。而學校的環境相對于校外實習環境而言要簡單得多,且學生比較熟悉,安全系數還是比較高的。
(二)節省經費
首先,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可以與校園綠化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在節省建設經費的同時還能提升校園景觀水平。其次,在校外實習,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能在校內實習,這筆開支基本可以節省下來,同時還可以節省比較多的時間。
(三)可以在課后即時實習實踐,提高學習效率
在校內實習,學生可以較快地將理論知識與實習實踐相結合,并較快地掌握相應的技能。由于基地在校內,學生對實習基地的環境和位置都比較熟悉,可以在課后反復地實踐和復習(如園林植物和園林工程材料認知),這既節約了時間又能鞏固實習實踐的效果[4]。
(四)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的共享性
首先,校內實習實踐基地除了滿足風景園林專業相關課程的實習實踐教學要求,也可以滿足環境藝術設計、建筑學和城市規劃等專業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課程實習實踐需要。其次,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可以作為大學生相關專業知識比賽活動的場所,如花境設計比賽、小花園創意設計大賽等,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內容及模式
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可以利用現有的校園綠化資源進行建設,也可以與校園綠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相結合進行建設。這樣既可以節省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成本,也可以提高校園園林景觀水平,同時還能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既為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實習實踐場地,也提供了科普教育園地,同時為師生員工提供了一個美麗、舒適的戶外活動場所[5-6]。
(一)利用現有的校園綠地建設校內園林植物認知場所
一般來說,大學的校園面積比較大,園林植物種類較多,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出現的常用園林植物基本都能在校園中找到。利用校園現有的植物資源進行園林植物認知場所建設的內容主要有:1.對校園內的園林植物進行認知掛牌。植物認知牌承載的信息有植物名稱、拉丁名、科屬、生物學特性、用途及植物文化等。2.繪制全校的植物種植平面圖,說明校園園林植物的應用形式。3.與后勤部門聯合對園林植物進行修剪和養護,使園林植物保持景觀設計中所需的樹形。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校園綠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現有園林植物共計127種(不含草本類植物),其中喬木56種,灌木71種,基本涵蓋了本地區常用的園林植物和本地區的特色植物(如雁山四寶中的紅豆樹、丹桂、方竹),而且應用形式也比較豐富,基本能滿足風景園林專業對常用園林植物的認知要求。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已經對全校所有園林植物進行了普查,并收集和整理了資料,對每種園林植物制作了植物認知牌。為了使植物認知牌承載更多知識,我們給大部分園林植物知識設置了二維碼,同時制作了全校園林植物分布電子地圖和相冊。在校內實習實踐基地進行園林植物認知實習具有很大優勢,由于有園林植物分布電子地圖和相冊,這些園林植物及其所處的位置為學生所熟悉,學生即使在課余時間也可以對園林植物進行認知復習,這有助于鞏固學生對這些植物知識的記憶。校園的園林植物認知牌也起到了對非專業的學生進行園林植物學知識科普教育的作用,對豐富校園文化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園林植物專類園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很多大學在校園內建有園林植物專類園,而且這類專類園一般以傳統名花、特有植物或觀花植物為主,如武漢大學的櫻花園、華中農業大學的花海等。這些園林植物專類園的初始建設僅以滿足校園綠化功能為主,設計時沒有考慮相關專業(如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功能要求,因而專類園品種單一、應用形式單一、面積不大、植物文化展示欠缺,如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已經建成的專類園有海棠園、櫻花園、紫薇園、枇杷園、柿子園、桂花園、桃花園、山楂樹園、銀杏園等。這些專類園大多數只是把同種的園林植物集中種植在一定的區域內,品種數量少,園林設施缺乏,園林植物配置形式單調,只具有觀賞功能,無法滿足教學的實習實踐要求。根據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教學要求,桂林理工大學對學校的部分專類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例如對紫薇園進行改造。紫薇園東臨一條季節性小溪,園區約3960平方米,種植紫薇272株,品種比較單一,只有3個花色品種,種植形式單一,采用了常用的列植形式,只有簡單的園路和園桌園椅等園林設施。紫薇園是學校重要的夏季觀花園區。根據風景園林專業相關課程的實習實踐要求和紫薇園的實際情況,我們對紫薇園進行了教學改造升級,把全園分為紫薇文化區、紫薇品種區、紫薇應用區。紫薇文化區主要利用紫薇造景等形式介紹紫薇的傳統文化,如紫薇的詩歌文化、民俗文化等,同時也介紹把紫薇作為市花的城市。紫薇品種區主要增加紫薇的花色、品種數量;紫薇應用區主要利用不同的紫薇園林造景配置手法來展示紫薇的各種園林用途,種植不同造型的紫薇盆景,使學生在實習時可以詳細了解紫薇盆景的制作技法。整個園區增修建園路、休息設施、園林小品,滿足風景園林專業相關課程實習實踐要求。改造完成后,根據風景園林專業園林植物專類園實習教學要求制作紫薇園的實習實踐解說牌,介紹紫薇園的教學實踐功能和實習要點。桂林理工大學的園林植物專類園改造完成后基本能滿足園林植物學、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園林景觀工程等課程的實習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各類專類園的設計方法和技巧。
(三)專有風景園林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專有風景園林校內實習實踐基地是根據風景園林專業相關課程實習實訓要求建設的,在校園建設中屬于專用綠地,其教學功能與學校提供的基地建設面積大小息息相關,同時也可以成為校園綠地的一部分,因此其建設可以與校園綠地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桂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位于學校東大門處南側,臨近桂陽公路,是一塊以雜木林為主、未規劃作其他用途的地塊,面積約12000平方米,觀賞和可利用價值低,地形豐富。基地建設原則為:符合桂林市和學校的總體規劃要求,符合風景園林專業相關課程的實習實踐教學要求,因地制宜地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進行規劃設計。基地建設內容為:微花園設計和建造實訓基地,臺地園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和施工實訓基地,巖石園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和施工實訓基地,園林地形、園路和園林建筑等園林要素的設計和建造。微花園實訓基地可以滿足學生從設計—組織施工—養護管理等一條龍實習實踐活動,臺地園和巖石園則可以滿足學生對此類專類園的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組織施工—養護管理等一條龍實習實踐活動[7]。根據現有場地的實際情況建設各種類型的園林地形、不同鋪裝風格的園路、園林小品建筑(如花架、亭子等)和置石等,并種植一些常用的園林植物(校園內已經種植的園林植物除外)。這些園林要素的建設可以滿足學生對場地的豎向設計、園林工程材料應用的認知,促使他們熟悉園林工程細部結構、了解園林植物配置原則和方法等實踐教學要求。利用基地內現有的圍墻,為學生提供文化墻的創意場地,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目前,桂林理工大學專有風景園林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內容、模式和功能,基本能滿足植物景觀規劃與設計、園林景觀工程、綠化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建筑結構與構造、園林工程概預算等課程的實習實踐要求。
四、風景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踐基地教學效果分析
桂林理工大學校內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規模可以滿足學生對園林植物、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景觀工程和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的實習實踐要求,其開設的實驗項目為11個,總實驗時數為110,年教學實驗使用機時為11000,詳細情況見表1。
五、小結
實習實踐基地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校內實習實踐基地進行相關的課程實習實踐教學活動,是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教學的重要一環。利用校內資源建設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可以有效地降低實習經費,完善風景園林本科實習實踐的教學條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實習實踐基地也是學校展示專業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教學成果的重要場所,是學校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應高度重視將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成為教學實踐園、創新試驗園、科普教育園,進一步提高風景園林專業實習實踐教學質量,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創新性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悅來,董楠楠,王敏,等.傳承與滲透: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的實踐教學剖析:以景觀環境測繪實習為例[J].中國園林,2013(12):71-75.
[2] 吳永彬,馮志堅.華南農業大學樹木園稀有瀕危植物和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遷地保護[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3):118-121.
[3] 趙曉銘,孟醒,趙建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與我國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比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4):148-150.
[4] 孫閻,徐洪亮,張義.植物學校園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實踐[J].現代園藝,2019(12):221-222.
[5] 金飚.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的公共教育及其啟示[J].教育探索,2012(11):152-153.
[6] 王保全,周建,張曉娜,等.論園林專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12):76-80.
[7] 李林,鄧榮艷.植物景觀規劃設計課程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20(30):90-92.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