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信息
周老師:
您好!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不得不經常在線上開展學習。雖然我慢慢掌握了一些記筆記和梳理問題的方法,可是,不能真切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的狀態,我還是有些不適應。比如,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我就會感到焦慮;參與線上小組合作學習時,我總是怕出錯,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小組合作中缺乏存在感。
我想改變目前的這種狀態,但不知道怎么做。您能提供一些建議嗎?
學生? 小C
心理解析
線上學習中的心理困境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看到其他同學還沒分享,自己也不好意思“出頭”;第二,不屑于參與課堂互動;第三,想要分享卻詞不達意;第四,擔心分享的內容讓自己或他人覺得尷尬;等等。如何破局?
我們應拋開心靈的枷鎖,分享真實感受;從我做起,杜絕嘲笑、指責和批判等人身攻擊行為。
規避多方互動中無心的“小否定”。比如,在互評環節,不少同學經常這樣說:“某某同學說得很好,誰能比他說得更好?”“你說得很清晰,誰能說得更清晰?”這種評價忽視了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同學的感受,可調整為“誰還能說出不同的感受?”讓同學的關注點從說得好不好轉到說得是否帶有真情實感。
心靈處方
疫情使師生一次次在“空中課堂”相聚,開啟了師生線上教與學的新模式。云端一線,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的成長賦能?
賦能點1——在應對變化中提升“抗逆力”
針對在線教學,教師要在和學生一起面對、適應這種變化的過程中,鼓勵他們提升“抗逆力”。抗逆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維生素”,它可以幫助個體增強適應逆境的能力。要擁有良好的“抗逆力”,首先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快速找到其中有利的一面。
比如開展線上學習時,雖然不能向觸手可及的同桌尋求幫助,但可以與教室里離自己最遠的同學結為學習小組;內向的你也許羞于在課堂舉手回答問題,但可以在評論區積極發言;……善于與變化成為“好友”,你將無堅不摧。
賦能點2——在有序規劃中提升“平衡力”
在線學習帶來的焦慮也源于生活和學習的各種“碎片化”。要學會擬訂每天的日程表和綜合實踐活動清單,在線上參與各種“線下化”的學習活動。培養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定時做眼保健操、鍛煉身體等。
在線上學習時還要注意有層次性、鏈條性和遷移性地歸納筆記、梳理問題,總結學習活動,以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持久度,在穩定的心態下有序進階,培養高階思維。
賦能點3——在尊重差異中建立“認同感”
線上課堂也是一個微型社會。個體差異是正常的客觀存在,差異既是雙刃劍,又是重要的學習資源,要運用學習智慧將其化為激勵自身成長的源泉。除了參照學校提供的統一課表開展學習,也可以制訂適合自己的課表或學習方案。
賦能點4——在多方互動中獲得“歸屬感”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與不同特點的、平時接觸較少的同學相處,主動交流,共享學習成果。在合作學習中體驗人格平等、備受尊重的快樂,為提升學習中的幸福指數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
周永俐?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語文、心理、綜合實踐活動跨學科教研員,多次承擔學科培訓主講。曾任教育部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學科“部優”評審專家,中國寫作學會中小學寫作教學專業委員會京津冀協作會學術委員,“天津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課例資源包”評審委員等。
(欄目編輯? ?秦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