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霞
在幼兒園進行STEM 教學,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模式,但進行具體的實踐教學仍然面臨著較多的難題。例如,什么是STEM 教學模式?STEM 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幼兒園引進STEM 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些問題都在制約著STEM 教學在幼兒園的開展,相關的教學老師要對STEM 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研究和探討,找出較好的融合途徑,培養(yǎng)幼兒的相關能力,促進幼兒的成長。
一、利用區(qū)域項目,推進幼兒園STEM課程教學
STEM教學起源于美國,它結合了科學、技術、工程實踐以及數(shù)學教學,其中包含了較多的知識內容,涉及面較廣,十分考驗老師的教學水平。在幼兒園的STEM 教學中,可以利用區(qū)域項目推動幼兒園的相關教學。在確定了STEM 教學后,利用區(qū)域項目開展相關的設備投資,對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相關的STEM 課程教學平臺,為老師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組建一支STEM教學團隊,從社會各界招攬相關的教學人才,成立相關的實踐小組。在進行STEM 課程教學時,幼兒園要對STEM 課程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進行精準地定位,正確分析STEM 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和主要方式,對老師進行培訓。在教學時,老師對教學的制度需要進一步明確,利用相關的實踐活動使幼兒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掌握和鞏固。在利用區(qū)域項目的過程中,幼兒園可以將本園實行STEM 課程教學的成果和相關的方式進行分享,和其他園區(qū)進行交流和溝通,改正自身的缺點,完善教學制度。此外,在對幼兒進行STEM 教學時,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完整地規(guī)劃,將幼兒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考慮在內,制訂符合幼兒發(fā)展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二、進行STEM教學的相關準則
在幼兒園進行STEM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對此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探究,由于STEM教學模式有一定的綜合性,其教學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能夠讓幼兒明白其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基于此,需從以下幾個準則進行相關的教學:
(一)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對STEM 教學中的“E”即工程知識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究,要對幼兒開展一些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教學的,例如在教室的一個角落中,利用該地區(qū)的相關文化特色,設立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藝術角”。在這個區(qū)域內,老師可以利用當?shù)氐膫鹘y(tǒng)資源設計一些主題,例如“趕廟會”,讓幼兒在這個主題下,利用老師所提供的材料,制作出相關的道具,展現(xiàn)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動手操作能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出幼兒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對于幼兒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幫助。
(二)設計的內容要生活化
幼兒的智力發(fā)育以及各項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育不是十分完善,很多的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時常會感到吃力,在幼兒園的STEM 教學中,有關于“M”的教學內容,即數(shù)學知識方面,老師要對其進行生活化的解析。數(shù)學對于幼兒的邏輯思維以及空間構想能力要求較高,抽象化的概念晦澀難懂,幼兒不能對其很完善地理解,就會出現(xiàn)理解失誤,不能完全地進行運用。數(shù)學起源于生活,同時又回歸于生活,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幼兒理解概念,也能幫助幼兒對一些較難的知識點進行理解,提高幼兒的數(shù)學水平。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對某一數(shù)學概念進行解讀,在這個過程中是以幼兒的直觀感受為主,通過了解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大概的理解程度,將概念進行解釋,對幼兒進行知識教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具體的生活場景,讓幼兒在老師創(chuàng)造的情境中解決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會幫助幼兒對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解讀和理解,使幼兒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三)使其具有一定的問題性
STEM 教學中,“S”是科學性教學,在進行科學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明白科學的教學過程就是幼兒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老師要對相關內容設置一定問題,讓幼兒進行反思和總結,讓幼兒對自身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的探究,使其形成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出自己的解決問題方式。例如,在幼兒園舉辦相關的游戲活動時,幼兒都在吹泡泡,這時老師就可以向幼兒進行提問,泡泡是從哪里來呢?泡泡的形成過程是什么呢?該怎么制作泡泡呢?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使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體系,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嘗試制作出泡泡。這樣通過問題對幼兒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幼兒的感悟能力。
三、開展STEM 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改變教學途徑,活躍課堂氛圍
現(xiàn)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教育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老師要改變教學方式,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對幼兒進行純理論式的教學,幼兒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容易對教學產生抵觸,阻礙了幼兒對相關文化的了解。對于這一情況,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教學,例如,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幼兒展現(xiàn)中華文化,向幼兒播放一些關于中華文化的視頻,例如《感動中國》,其中包含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對于幼兒來說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 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幼兒對觀看的內容進行思考,讓幼兒對相關的文化內容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給幼兒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二)老師要提高對STEM教學模式的認識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對幼兒進行教學的方式以及教學的模式能夠對幼兒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如若想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滲透STEM 教學理念,老師就要做好“引領者”的工作。在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教學時,要先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充分準備,結合相關的教學目標,對幼兒進行教學。老師要將自身對STEM 的認識不斷地提高,增強自身的相關水平,豐富教學內容,革新教學目標。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進步,利用STEM 教學模式對幼兒進行綜合性教學,能夠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在進行教學時,老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和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如果出現(xiàn)幼兒學習情況比較糟糕,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xiàn)象,老師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及時地調整,根據(jù)幼兒的學習能力,對學生展開相關的STEM 教學。
(三)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進行STEM模式教學
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時,老師要針對幼兒設計出獨具特色的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進行一定地結合利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向幼兒展現(xiàn)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幼兒能夠直白地觀看到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刺激幼兒的大腦,使幼兒對其進行理解。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交互式的電子白板對幼兒進行教學。交互式的電子白板結合相關的STEM 模式教學,能夠激起幼兒的探索欲,提高幼兒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幼兒不同的學習體驗感,對于幼兒的成長十分有利。
(四)利用多元化的內容,拓展幼兒的眼界
幼兒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下對幼兒進行綜合性的教學,能夠使幼兒發(fā)現(xiàn)較多有趣的事物,這對于激發(fā)幼兒的潛能十分重要。在教學時,老師除了要向幼兒教授相關的教學內容以外,還可以利用一些課外的文化內容,來豐富幼兒的課堂活動。例如,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將民間美術資源融入到幼兒園的教學中,對于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形成幼兒的美術情趣十分重要。還可以將民間體育活動插入到幼兒的休閑時間內,豐富幼兒的課余生活。這些課外內容的插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豐富了幼兒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使幼兒形成一定的傳承內涵和發(fā)揚精神,這對于幼兒的綜合性發(fā)展十分有利。
結束語:
在幼兒園中進行STEM 教學,老師要對其教學的理念和教學的目標進行充分了解,確定適當?shù)慕虒W主題,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通過區(qū)域項目的推進,老師可以對STEM 的教學感悟和教學理念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其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豐富幼兒的學習,此外,還可以將一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教學當中,提高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的繼承精神,促進幼兒的綜合發(fā)展。
(223001 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