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 吉星云 范建華
【摘 要】失眠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困擾人們的生活工作。壯醫外治法是壯醫診療的特色之一,在治療失眠方面頗有成效。文章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壯醫治病理論,論述壯醫針刺、壯醫藥線點灸、穴位貼敷等常用的治療失眠外治法,以期為失眠的診療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壯醫外治法;失眠;針刺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2)01-0084-05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for Insomnia
LIU Pei1JI Xingyun2FAN Jianhua2
1.Zhuang Medical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 China;
2.Guangxi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22,China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disturbs people's life and work.?External treatment of Zhuang medicine is a major feature of Zhuang medicin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it is quite effective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Through reading the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Zhuang medicine treatment theory, the author discusses Zhuang medicine acupuncture, Zhuang medicine thread moxibust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and other commonly used external treatments for insomnia,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new inspir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
Key?words: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Insomnia; Acupuncture
隨著現代社會迅速發展,人們追求高質量生活,工作、生活壓力巨大,失眠發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全球大約四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睡眠不好,有研究對四大洲10個國家進行大規模睡眠情況調查,根據AIS評分31.6%的人群有失眠癥狀。上海江浦社區衛生門診對480位19~87歲的就診者調查,其失眠患病率為38.4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患病率高于年輕人。失眠重癥患者較正常人群更易發生意外事故、外傷,睡眠時間短、睡眠質量差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且嚴重影響人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對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失眠的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目前臨床失眠治療以西藥口服為主,長期使用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藥物產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和抗藥性。壯醫針刺、藥線點灸、穴位貼敷等外治法作為民族醫學特色療法,是壯族人民自古至今,經過一代代人實踐探索與疾病斗爭中不斷發展形成的治療方法,臨床治療有著簡便廉驗的特點。
1 壯醫對失眠的認識
1.1 壯醫基礎理論對失眠的認識 壯醫稱失眠為“年鬧諾、夜不睡”,壯語中“年”為睡之意,“鬧”為不的意思,意譯為睡不著。年鬧諾由思慮惱怒過甚、氣機郁阻不暢和先天不足、后天失養所致氣血不足、陰陽失調,天地人不能同步所致。失眠又稱“巧塢病”,屬巧塢范疇,壯醫天地人三氣同步理論貫穿于人體生理功能的運行,天、地為自然界之氣,人氣位于兩者之間,溝通上下起到和的作用。巧塢就是腦的意思,其位于人體上部屬天,主宰全身各臟腑器官活動,調控人的視聽嗅覺和思維感覺,故神志思維方面的疾病都與巧塢密切相關。全身的行為活動、語言動作和思考能力都受巧塢指揮和主導。人體龍路火路暢通正常運行貫穿全身,天地人三氣同步和諧運行,邪毒無法侵擾人體,則不會出現失眠。壯醫認為失眠發生的病因與虛和毒相關,一方面由于機體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正氣虛損運化失司,氣血水精無法正常運行,導致邪毒留滯三道和兩路影響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正邪交爭不斷才出現失眠長期慢性反復發作的現象;另一方面壯醫認為外感痧瘴蠱毒風濕等毒邪阻滯三道兩路,導致機體無法正常有序運行,外感邪毒可擾神閉竅,導致失眠。因此外界邪毒侵擾和正氣虛損是失眠的病因,龍路火路失調和巧塢失養是失眠的病機。
1.2 診斷 《中國壯醫病證診療規范》擬定失眠癥狀以睡而不穩易驚易醒,醒后無法再次入睡,甚則久久不能入睡,徹夜無眠為主癥。失眠患者多伴心煩健忘、頭暈乏力、煩躁易怒、心悸善驚、不思飲食等兼癥。壯醫診斷失眠主要來自患者自身的主觀反應,所以醫者在臨床診斷時需要全面考慮患者的其他癥狀,以免誤診。
1.3 壯醫體質學說對失眠的認識 壯醫體質學說是指由于環境稟賦種族等差異形成的不同體質,不同體質人群感邪后疾病的性質、發展也有所不同。體質不同對疾病的易感性亦有差異,通過歸納分析此差異,對不同體質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壯醫體質理論運用到壯醫臨床為疾病的認識治療有了新的方向。唐漢慶等將失眠病人進行體質歸類,研究不同體質失眠患者的不同癥狀,將失眠患者大體分為平和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和氣虛體質6種體質。每種體質的患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根據不同體質歸類分析,辨明體質對證治療,達到更好的治療失眠的效果。
2 治療失眠常用的壯醫外治法
2.1 壯醫針刺法
2.1.1 臍環針刺 壯醫特色的臍內環針是黃瑾明教授在挖掘整理民間療法和壯醫基礎理論過程中創新的針刺治療方法,臍內環針是臟腑中心,通過針向迎隨調整全身氣機,現已成為壯醫針刺主要的調氣方法。羅本華等研究臍內環針治療失眠的療效,以肚臍為圓心,在臍周0.5寸環線上取心(12時)肝(9時)脾(3時)肺(10.5時)腎(6時方向)5穴,由內向外15°~30°方向刺入留針30 min。研究結果示臍內環針愈顯率為51.6%,其療效在晨起體力恢復情況和癥狀改善情況方面與口服安定組無差異。因此壯醫臍內環針療法治療失眠有較肯定的臨床療效,且臍內、外環穴不行針,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和疼痛,此法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其團隊進一步觀察臍內環針療法對失眠所伴隨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影響,其結果示臍環針法對改善失眠患者焦慮、抑郁效果明顯,但在睡眠質量的改善不如安定組。羅本華等選取PCPA失眠大鼠作為觀察對象,臍內環針組可以有效改善失眠大鼠的認知功能與安定療效相當。
2.1.2 壯醫常規針刺配合壯醫特定穴 李秀娟等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采用壯醫安眠三穴(沿眉毛內側緣上、中、下各取1穴)為主穴,配平刺臍內環穴心(12點方向)腎(6點方向)2穴和直刺臍外環穴心(12點方向)腎(6點方向)2穴。試驗結果示總有效率達91.4%,壯醫針刺可有效治療心腎不交型不寐,實驗研究者采用管針針刺壯醫安眠三穴和臍內、外環穴且不行針,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和疼痛,此法更容易使患者接受。陳超群采用壯醫臍環穴調氣法治療失眠的試驗中發現,壯醫臍環穴調氣法組受試者AIS評分總分、PSQI評分總分及日間功能障礙方面優于常規取穴針刺手法。
2.1.3 壯醫“8”環針法 壯醫“8”環針法是壯醫獨特的針刺方法,其“天圓地方”配穴處方原則和“以環為穴”的取穴方法,充分彰顯著壯族獨有的文化地域特色。醫者以針的“動”刺激調動人體天地人三氣,以助機體抵御外邪。楊雪樺對比研究壯醫“8”環針法和壯醫普通針刺法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治療組采用”8”環針法的順序進行針刺,對照組按照先內后外先上后下的常規順序針刺。經兩組比較研究,壯醫“8”環針法在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方面療效優于常規針刺方法。通過對針刺順序和選穴的研究,肯定了壯醫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
2.2 壯醫藥線點灸 壯醫藥線點灸是指使用在特制壯藥溶液中浸泡的苧麻線,點燃并滅掉明火,利用珠火接觸人體的特定穴位或部位施灸,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的壯醫特色外治法。林辰運用藥線灸配合壯藥治療失眠,以10天為1個療程,每日1次藥線灸攢竹、三陰交、百會、神門等穴位為主穴,再依據患者個體兼癥選擇相應配穴,結果示總體有效率占96%。壯醫藥線灸引藥直達病所,療效顯著。黃莉在中藥內服基礎上選用督脈的百會、膀胱經的攢竹內關,通過藥線點灸對體表刺激,疏通龍路、火路,調節人體天地人三氣的同步平衡,恢復巧塢正常生理功能,以達治療目的,緩解失眠癥狀。該試驗結果示壯醫藥線灸結合中藥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2.5%,高于單純中藥組,其療效得到肯定,且治法易被患者接受。
2.3 壯醫刮痧排毒法 壯醫刮痧排毒療法包括刮痧、刺血和拔罐3部分,通過對痧斑點治療維護人體正氣。陸岸英等對失眠患者外用壯醫刮痧排毒配合口服艾司唑侖,選擇頭頸腰背部刮痧、刺血、拔罐,激發體內之氣,扶正祛瘀。治療后其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口服艾司唑侖對照組。壯醫刮痧排毒通過刺激龍路火路、調節臟腑、增加血液循環、加快代謝來改善睡眠和日間功能活動。
2.4 壯醫穴位貼敷療法 李慧鵬等觀察70例失眠患者使用壯醫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其中分別采用單純口服艾司唑侖片和口服艾司唑侖片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法,比較兩種治法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總體有效率。觀察得出口服西藥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組的PSQI下降程度、總體有效率均大于單純口服西藥組。覃驪蘭等初步研究壯醫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失眠的技術規范,壯藥穴位貼敷療法集穴位貼敷和壯藥藥效之所長,將藥物直接作用體表,暢通龍路火路的瘀滯,以達治療目的。
2.5 壯醫穴位刺血療法 壯醫穴位刺血療法是壯醫外治法瑰寶之一,具有調和氣血、平衡陰陽、調暢龍路火路、維持三道兩路同步等作用。陳紅等早期研究壯醫穴位刺血療法治療失眠的臨床效果,發現該治法對失眠惡性循環具有抑制和逆轉作用。陳紅等后期進一步觀察壯醫穴位刺血療法治療30例實熱型失眠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結果對比顯示壯醫刺血療法可提高血漿5-羥色胺(5-HT)含量、降低去甲腎上腺素含量,有效緩解失眠癥狀。
2.6 聯合治療 羅梅桂觀察失眠穴方合并臍內環針治療失眠,對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定量表及臨床療效的影響。治療組為失眠穴方合臍內環針治法,對照組為口服安定片治療,治療結束后組間比較兩組療效,治療組有效率 86.67%;對照組有效率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失眠穴方合并臍內環針治療療效明顯優于口服安定片治療。采用PSQI對自身治療前后比較,兩組PSQI總分均比治療前改善,因此失眠穴方合臍內環針治法療效優于安定,能夠有效改善失眠癥狀。臍環穴是壯醫特定穴,位于人體中央連接天部地部,溝通三氣。黎玉宣等探索針刺臍環穴結合溫針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癥的療效,用此法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2%,溫針涌泉激發腎氣、針刺臍環穴暢通三道兩路,兩者聯合療效確切。范郁山等采用針罐結合藥線灸治療30例陰虛火旺型失眠患者,先針刺后施以壯醫藥線灸,刺激體表激發人體正氣,改善陽盛陰衰癥狀、維持陰陽氣血平衡。最后在膀胱經第一側線和督脈走罐活血通絡調理氣血。治療后總有效率93%,針刺走罐結合壯醫藥線灸綜合療法有鎮靜安神之效。黃海籌將122例失眠患者隨機等量分至壯醫綜合療法治療組和西藥口服法對照組,觀察壯醫綜合療法治療失眠的療效。壯醫綜合療法包括內服方藥、拔罐和藥線點灸,結果示壯醫綜合療法的療效明顯優于西藥組,且復發率低。王瑜等觀察穴位埋線結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40例失眠癥患者的臨床療效,2個療程后,穴位埋線結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組的PSQI明顯降低,總有效率97.5%。穴位埋線持續刺激和壯醫藥線點灸的體表點灸刺激體內正氣、溝通龍路火路,起到調節機體、抵御外邪的作用。綜合療法集合多種療法的優勢,明顯增強療效,更快顯效,且相對傳統口服西藥治法其副作用小、復發率低,為臨床治療開辟新思路。
2.7 壯醫外治法治療失眠的實驗研究 李文康探討針刺改善PCPA失眠在中樞5-HT睡眠遞質及5-HT亞型受體后信號通路的作用機制,將54只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針刺(針刺臍內環合失眠穴方)組、非穴組,進行干預治療,臍內環合失眠穴方針刺組大鼠海馬內5-HT1AR表達上升而5-HT2AR表達下降;5-HT含量、AC活性的顯著升高。梁薇采用壯醫臍內環穴合失眠方對PCPA大鼠行為學及大鼠下丘腦5-HT、Glu、GABA睡眠遞質含量的影響,臍內環穴合失眠穴方能緩解PCPA大鼠緊張程度并降低其興奮程度,降低下丘腦Glu含量,升高GABA含量,并降低Glu/GABA比值,臍內環穴合失眠方通過影響睡眠遞質含量來達到治療效果。
3 小結
目前臨床治療失眠以藥物治療為主,但藥物治療存在一些缺點,依賴性強,疾病易復發,副作用大。壯醫學有特色的治療方法,外治法體系一步步發展完善。壯醫藥治療失眠已取得一定進展,特色外治法臨床療效、安全性已得到驗證,壯醫外治法治療失眠的研究成果不但可以規避臨床西藥的副作用,而且為不愿意內服中、西藥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來緩解失眠癥狀;在療效方面壯醫外治法對于改善睡眠質量、時間與西藥組療效存在較小差異,對于日間精神恢復、焦慮等癥狀的緩解更有效。但目前壯醫特色外治法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壯醫失眠的病因病機學說不夠深入全面,可加強失眠的壯醫病因病機理論挖掘整理;二是壯醫對失眠的治療體系缺乏系統化標準化,應建立起完備的失眠治療準則,便于臨床不同證型失眠的治療;三是療效評價存在主觀性干擾,多數研究選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作為觀察指標,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應再選擇多導睡眠圖等方法客觀監測睡眠進程指標、睡眠結構指標等,增強失眠療效評定的客觀性、準確性。四是壯醫外治法治療失眠缺乏大樣本的臨床試驗,現階段的臨床試驗多數都是小樣本量,仍需進一步加大樣本量研究其臨床療效。
總之,壯醫外治法治療失眠的前景較好,但需不斷完善壯醫失眠的病因病機理論研究,建立系統的失眠外治法治療體系,不斷探索研究壯醫特色外治法的臨床療效,才能更好地發揮壯醫外治法在失眠病診治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SOLDATOS C R, ALLAERT F A,OHTA T,et al.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ld? 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J].Sleep Medicine,2005,6(1):5-13.
[2]許紅,黃良波,盛穎.上海某社區就診居民失眠癥的現狀調查[J].上海醫藥,2019,40(18):45-47.
[3]郭岳.中醫藥治療失眠證[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1):27-28.
[4]LU K, CHEN J,WU S L,et al.Interac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Sleep Quality o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in Adult Chinese Males[J].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5,25(6):415-422.
[5]KARLSON C W,GALLAGHER M W,OLSON C A,et al.Insomnia symptoms and well-being: Longitudinal follow-up[J].Health Psychol,2013,32(3):311-319.
[6]陳攀,林辰.壯醫外治法源流概述[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5,21(12):38-39.
[7]鐘鳴.壯醫病癥診療規范廣[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62.
[8]章增加,王柏燦.壯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1.
[9]楊雪樺.壯醫“8”環針法治療不寐的臨床觀察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18.
[10]李凱風.壯醫臨床體質辨識初探[J].廣西中醫藥,2016,39(5):63-64.
[11]唐漢慶,黃秀峰,梁楚晗.構建現代壯醫體質學理論可能性探討[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1,18(7):7-8.
[12]唐漢慶,馮悅,李克明,等.壯醫對失眠患者體質分型思想與防治探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8,45(8):1631-1633.
[13]羅本華,韋俐.臍內環針刺治療原發性失眠癥28例觀察[J].大眾科技,2014,16(1):78-79.
[14]羅本華,覃斌寧,范小婷,等.臍內環穴針刺與安定片治療原發性失眠癥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11):8-11.
[15]羅本華,覃斌寧,范小婷,等.臍內環針與安定片對失眠癥心理量表影響的比較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27-30.
[16]羅本華,張亞飛,王燕,等.三種針法對PCPA失眠大鼠神經行為學影響的對照研究[J].大眾科技,2016,18(6):57-60.
[17]李秀娟,文彬,韓海濤,等.壯醫針刺治療心腎不交型不寐35例[J].中國針灸,2018,38(9):961-962.
[18]陳超群.基于壯醫臍環穴調氣法針刺臍內環穴結合體穴治療失眠的臨床觀察[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20.
[19]林辰.壯醫針刺的基本特點及學術思想初探[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7):949-950, 954.
[20]黃瑾明,林辰.壯醫藥線點灸療法[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6:14-19.
[21]林辰.壯醫藥線點灸結合壯藥治療失眠療效觀察[C]//.2005全國首屆壯醫藥學術會議暨全國民族醫藥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廣西區衛生廳、廣西中醫藥學院:中國民族醫藥學會,2005:201-202.
[22]黃莉.壯醫藥線點灸配合中藥內服治療失眠40例[J].廣西中醫藥,2013,36(6):46-47.
[23]陸岸英,牙廷藝,楊秀靜,等.刮痧排毒治療失眠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5,34(4):252-254.
[24]李慧朋,李彥豐.壯醫穴位貼敷治療失眠癥的療效[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10):106-108.
[25]覃驪蘭,梁鋼,孫健,等.壯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老年抑郁癥失眠技術方案研究[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8(3):118-120.
[26]廖小婷,李鳳珍.壯醫刺血療法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學,2019,41(12):3.
[27]陳紅,呂春燕,周捷,等.壯醫刺血療法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2):53-54.
[28]陳紅,張婷婷,呂春燕,等.壯醫穴位刺血療法治療實熱型失眠癥30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36(1):52-54.
[29]羅梅桂.失眠穴方合臍內環穴針刺治療痰熱擾心型失眠的臨床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16.
[30]黎玉宣,匡家毅,王希琳,等.針刺臍環穴結合溫針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癥臨床研究[J].廣西中醫藥,2017,40(6):14-17.
[31]范郁山,王瓊.針罐結合藥線綜合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癥30例[J].陜西中醫,2007,310(10):1390-1391.
[32]黃海籌.壯醫綜合療法治療失眠癥[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2):42.
[33]王瑜,蒙珊,陳攀.穴位埋線結合藥線點灸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藥,2016,39(4):28-30.
[34]李文康.針刺對PCPA失眠大鼠海馬5-HT遞質、5-HT-(1A)R(5-HT-(2A)R)/AC信號通路與二者關聯性影響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20.
[35]梁薇.針刺對PCPA失眠模型大鼠行為學及下丘腦5-HT、Glu、GABA遞質含量影響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19.
[36]羅現科,田文楊,周璐,等.可用作失眠癥診斷的多導睡眠圖指標探討[J].山東醫藥,2020,60(9):14-17.
(收稿日期:2021-05-17 編輯:劉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