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昕 朱亮 齊峰 徐丁潔 賈永森 李繼安 吳范武
【摘 要】在中醫專業學生臨床實踐能力不足及中醫思維弱化的背景下,認為培養過程中應更加重視中醫臨床診療基本技能的實訓,提出基于OBE理念積極開展《中醫臨床技能實訓》教學改革,創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重建考核評價體系,通過“接近臨床-模擬臨床-實踐臨床”SBS分層次教學,在大學階段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中醫臨床技能。
【關鍵詞】 中醫臨床技能實訓;OBE;SBS;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R1P7.323.6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2)01-0116-03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BS Educational Model on TCM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Based on OBE Approach
YAN Xin ZHU Liang QI Feng XU Dingjie JIA Yongsen LI Jian WU Fanw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adequacy of clinical practice capacitythe and the weakening of TCM thought, we paid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TCM clinical basic skills and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of TCM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actively based on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course, rebuild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close to clinical-simulate clinical-practical clinical” SBS teaching model.We tried our best to let students do more, early and repeated clinical medicine even at the college level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continuously,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clinical skills.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Skill Training;OBE;SBS;Teaching Reform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基于學習成果的教學模式,是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熱點之一。使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后均能夠獲得實質性的應用技能和成果是OBE的根本目標。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OBE 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反向組織構建課程以及成果評估體系來培養學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學習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評價其獲得的最終成果。SBS(Step-By-Step)即逐步法或稱遞進法,通常謂之循序漸進。已有教學團隊將其應用于中醫虛擬實訓平臺建設的教學實踐中,中醫基礎技能——綜合技能——遠程多媒體視頻與軟件教學——中醫臨床技能考試平臺構建,為全面提升學生臨床技能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借鑒。
近年隨著醫學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臨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保證臨床醫學教育質量必須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中醫學是一門具有自己獨特理論體系、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臨床診療的基本技能需要學生親自去感受和體悟,在反復的親身實踐中逐漸積累總結經驗。然而,縱觀國內院校中醫實訓課程教學現狀,存在如下問題:其一,依然延用傳統教學模式,即課上教師先講授理論知識,說明或演示部分關鍵操作,而后學生則按照既定的步驟實訓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機械地參與,仍以教師為中心,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二,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學時少,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形式,學生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其三,考核方式較簡單。實訓課程學時有限,而且雖是小班授課,但由于師資有限,學生人數仍偏多,實踐考核只能選擇部分比較簡單的操作。這種考核方式忽略了過程性評價,只側重結果性考核,不能反映學生實踐操作的實際水平。
針對于此,各醫學院校已意識到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雖開始增設了大量中醫、中西醫臨床技能實訓課程,但仍未提出基于實踐教學成果導向的、有針對性的具體教學方案,仍更多側重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PBL等教學方法研究,雖與時俱進地借助了新媒體教學手段,如模擬視頻教學、舌象儀、脈診儀等,學生仍然是機械被動的,部分脫離實際的,以見習為主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調動。因此實訓課程迫切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僅應給予適當的引導。本項目利用線上線下臨床資源,結合第二、第三課堂,進行臨床技能實訓室應用及教學功能開發,探索既符合教育教學現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的熱情,又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及途徑,對于中醫創新人才培養,提高學生就業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以OBE理念為指導的層次化SBS教學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 教學改革實施準備
1.1 實訓教材選擇和素材庫建設 根據OBE理念重新修訂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材,編寫完善《中醫臨床技能實訓報告冊》,建立多元化教學素材庫,如案例庫、教學影像資料庫、計算機臨床技能輔助操作系統等。
1.2 中醫臨床技能實訓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青年教師導師制、集體備課、跨學科聽課、臨床醫學院進修,組織參加關于臨床實訓技能培訓的學術會議等,對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努力豐富“教師工作坊”的交流內容和組織形式,不斷提高教師醫師業務能力,組建高水平的“雙師型”臨床實訓教學團隊。
1.3 依托臨床教學門診進行臨床技能實訓室教學功能開發 門診部執行好臨床與教學雙重任務,實訓室建立非工作時間學生助管員管理制度,以第二、第三課堂的實踐小組形式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的時間。通過資助臨床技能實訓相關的教研教改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等研究項目,鼓勵實訓室教學功能的再開發。
2 基于OBE理念的SBS教學法實施
2.1 自主學習,走近臨床 教師課前導學,通過學習通等教學輔助平臺上傳相關臨床基礎知識要點及教學影視資料,觀看模擬的視頻教學,并出題進行線上考核,監督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讓學生熟悉鞏固所學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走近臨床。
2.2 生生互動,模擬臨床 課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學生輪流扮演患者和醫生,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SSP)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訓案例對中醫內科中重點常見病證進行模擬演繹,學生醫者通過望聞問切寫出完整病例。每個小組可以輪流對案例庫中多組病例進行分析和演繹,手機錄制視頻并進行隨堂分享,視頻資料留存可用于豐富教學資源。課下學生之間相互問診、望舌、診脈,熟練基本技能操作規范,完成《實訓報告冊》中規定數量的病例書寫。通過生生臨床實踐模擬訓練,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有典型舌脈病證的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臨床實踐模擬,逐漸扎實理論基礎,不斷完善知識結構體系,增強學生中醫臨床診療思維,提高專業自信。
2.3 教師帶教,實踐臨床 借助中醫學院門診部模擬醫院平臺,以第二、第三課堂實踐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業余時間輪流跟隨老師在門診部義診見習,加深和鞏固所學的臨床診療基本技能,并逐步讓學生親自參與望聞問切診療過程,選擇在校學生典型常見病證患者,由學生SP過渡到學生真實患者,書寫完整病歷,帶教老師進行現場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視情況在爭得學生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由跟診學生開具處方,帶教老師對處方把關。學生對于患者服用處方后療效進行跟蹤匯報分享,體驗中醫魅力,激發學習興趣。
2.4 人文情懷貫穿教學始終 通過醫患溝通等思政案例,傳授醫者仁心,醫者仁術,感受中國力量、中醫精神,使學生感受作為新一代青年醫生的責任與擔當。醫者不是冰冷的看病機器,儀器是先進的,也是冰冷的,中醫醫生的經驗和大醫精誠的精神是醫學的前途,用愛心、同情心和耐心給予病人慰藉和鼓勵,是醫者的基本職業素養,與臨床實訓基本技能同樣重要。教學中要始終培養學生中醫專業思想和對專業的熱愛,培養學生高尚的醫德醫風以及獻身醫學的信念,培養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的高素質實用型中醫人才。
3 OBE理念下的中醫臨床技能綜合考核評價機制
學期末組成考核評價小組,將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實施學生中醫臨床技能實訓考核新方案,形成考評結果。
3.1 重建考核評價體系 以學習通等線上基礎知識自主學習成績、SP模擬實踐及課堂討論的表現作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課上及第二、三課堂模擬臨床實踐完成的《中醫臨床技能實訓報告冊》占總成績的30%;最終臨床診療技能5站式考核(舌脈技能、針灸推拿技能、體格檢查、臨床基本技能和病例分析)占總成績的50%。
3.2 對新教學法評價與教學反思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主要圍繞相關臨床理論知識內容推送、實踐學時、新教學法實施建議和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收集有效意見建議,從而為進一步完善該課程教學和臨床創新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中醫學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從實踐中來,總結形成理論,再去指導實踐”,其實踐性較其他醫學門類亦更加突出,突破其傳統的“基礎理論課—專業知識課—臨床實習”三階段分割式培養模式任務迫在眉睫。遵照OBE“知識、能力、素質”人才三維培養目標,堅持“立德樹人、能力為重、綜合發展”人才培養原則,根據社會對于中醫學的發展要求,以學生中醫思維建立和臨床技能的真正掌握為成果導向,合理的設置改革實訓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同時遵循學生臨床知識認知規律,進行中醫臨床SBS分步式教學,全方位為學生提供能夠強化專業知識、加強感官認識、促進自主學習的學習條件和可靠的實訓環境,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以第二、第三課堂的形式增設實踐課程的學時,豐富充實了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引導學時通過多途徑“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實現中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高素質實用型醫療人才、創新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創業能力、建設“教師/醫師雙師型”優質教師隊伍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同時也為其他臨床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彩紅,張一凡,肖志剛.基于OBE教育理念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研究[J].食品工程,2017(3):6-8.
[2]吳琪,何敢想,胡燕芬,等. 基于SBS模式的中醫虛擬實訓教學平臺的構建[J].2017,28(3):726-727.
[3]舒靜,沈雁,沈宇弘,等.臨床技能模塊化實訓教學體系建設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4(5):80-81.
[4]范圣法,黃婕,張先梅,等.基于“產出導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學培養體系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4):6-8.
[5]張鎖,師建平,趙敏,等.基于中醫專業定向本科培養大學生的臨床診療基本技能實訓課程改革新思路[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1):6-7.
(收稿日期:2021-05-08 編輯: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