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士蘇



【摘要】? 目的? 探討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對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 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受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的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照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蘇醒時間、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患兒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術后吞咽恢復時間、呼喚回應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為98.00%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總護理滿意度86.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蘇醒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患兒蘇醒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過程中,通過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可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 手術室體位護理;個性化護理;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
中圖分類號? R47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9--03
患兒在接受咽喉部手術治療時,可能會出現身體應激反應,導致影響手術進程,不利于患兒的治療[1]。在進行麻醉插管時,常會對患兒的咽部產生直接刺激,造成患兒創(chuàng)面水腫滲血,使患兒蘇醒后會出現呼吸道阻塞造的并發(fā)癥,影響了患兒的手術效果[2]。既往的手術護理方式,雖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但缺少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患兒預后恢復效果不利。因此,在患兒咽喉手術中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兒術后康復及效果尤為重要。相關研究報道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耳鼻喉全麻手術中得以廣泛應用,并取得較高的護理效果[3],但個性化護理與體位護理聯合應用尚無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對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1-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受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的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照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患兒26例,女性患兒24例;年齡為3~10歲,平均年齡為7.23±1.12歲;體重為10~35kg,平均體重為20.24±1.56kg。觀察組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27例;年齡為3~9歲,平均年齡為7.12±1.06歲;體重為10~34kg,平均體重為20.56±1.48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兒家屬簽寫手術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入院期間經臨床相關診斷,符合咽部手術治療標準,且需進行手術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患有嚴重肝腎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合并患有語言功能、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者;合并患有嚴重創(chuàng)傷或燒傷等外傷患兒;患兒同時參與其他研究或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但未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包括:常規(guī)護理患兒入院期間,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協助患兒完成各項常規(guī)檢查并指導患兒術前準備工作;術中積極配合麻醉師及手術醫(yī)生,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術后記錄患兒蘇醒時間、下床時間以及手術切口變化情況,指導患兒術后飲食狀態(tài)和藥物注意事項,若出現術后出血或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對應的處理措施。
1.2.2? 觀察組? 給予患兒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具體包括:
(1)手術室體位護理:①針對術前護理:患兒入院期間協助家屬進行一系列常規(guī)檢查,檢查過程中與患兒家屬溝通,進行健康教育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讓患兒在家屬的監(jiān)護下熟悉手術體位;手術前詢問家屬有無用藥禁忌或過敏史。手術開始前護士需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手術必備物品齊全,調整手術室溫度和濕度,溫度保持22~25℃,濕度保持40%~60%。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與麻醉師一同協助醫(yī)生擺放患兒手術體位,將患兒放置呈去枕仰臥位,患兒肩部根據手術暴露情況選擇合適的肩墊,使患兒頭后仰,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患兒頸部拉傷,并保證術中頭部位置擺放的穩(wěn)定性。在手術過程中防止其他部位受壓,四肢關節(jié)應處于功能位,術中每間隔15min進行一次四肢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加蓋棉被,防止患兒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生。手術中給予37℃的生理沖洗液,關注手術進展并及時供應手術物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手術操作,減少手術操作時間。③術后護理:患兒蘇醒前持續(xù)觀察患兒皮膚變化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與交接班護士進行準確交接[5]。
(2)個性化護理:①術前對患兒及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叮囑患兒術前注意事項,安撫患兒情緒,與家屬積極溝通告知手術的重要性和風險,可讓患兒適當選擇喜歡的玩具陪伴,調整患兒術前焦慮心態(tài),取得患兒信任提高配合程度。②麻醉前護理人員調整手術溫濕度,并檢查患兒常規(guī)體重,麻醉后與麻醉師和主刀醫(yī)生以及護理人員進行信息核對,術中給予保溫措施,持續(xù)性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③術后立即給予患兒頸部兩側冰袋冷敷,減少術后出血。與患兒家屬建立聯系方式,患兒蘇醒后與患兒積極溝通,及時了解患兒術后疼痛程度及主訴,使其積極配合術后護理,合理飲食,防止術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個性化護理直至患兒出院。
1.3? 觀察指標
(1)患兒蘇醒情況:包括吞咽恢復時間、呼喚回應時間、拔管時間、復蘇蘇醒時間。
(2)護理滿意度評估:根據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調查,調查內容為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無任何意見全程配合護理工作)、不滿意(包括一般滿意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見,且治療依從性欠佳)。
(3)并發(fā)癥評估:具體包括蘇醒期躁動、惡心、嘔吐、頭暈。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蘇醒情況對比
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術后吞咽恢復時間、呼喚回應時間、拔管時間、復蘇蘇醒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對比
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后,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98.00%,對照組患兒家屬總護理滿意度為86.00%,觀察組患兒總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蘇醒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觀察組兩組患兒蘇醒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4.00%;對照組患兒蘇醒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6.00%,觀察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是通過口腔插入氣管導管給予患者麻醉誘導藥物進行的全身性麻醉手術[6]。全麻后患兒處于無痛感和無意識的狀態(tài),但兒童的皮膚較于嬌嫩,術后患兒可出現應激反應加重與切口的疼痛 [7-8]。因此,給予正確科學的手術室護理對患兒手術成功及預后康復極為重要。
手術室體位護理是在患兒手術過程中根據患兒皮膚表面的變化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并觀察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避免患兒在手術過程中因體位擺放不當,對患兒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術后吞咽恢復時間、呼喚回應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個性化護理干預是根據患兒術前心理疏導、術中局部護理、術后給予鼓勵的方式為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盡最大的限度滿足患兒的需求,提高患兒和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增加患兒康復的效果。葉玉清[9]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總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本研究中雖然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98.00%)也高于對照組(86.00%),但由于觀察的樣本量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患兒扁桃體腺樣體全麻手術治療中給予手術室體位護理聯合個性化護理,可改善患兒對手術產生抵觸心理,并增加手術依從性,通過體位護理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并提高了患兒家屬對我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4? 參考文獻
[1] 王成碩,程雷,劉爭,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圍術期氣道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26(9): 463-471.
[2] 劉克溫,任悅菲,王耐,等.小兒全麻蘇醒期躁動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9,36(6):477-481.
[3] 柴文玉,趙紅艷,李尕梅.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小兒全身麻醉手術中的應用價值及滿意度分析[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21,36(1):238-239.
[4] 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小兒學組。中國兒童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8,53(5):325-338.
[5] 吳光英,陳劼,金愛麗,等.中文版Braden QD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在患兒中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1,36(5):47-51.
[6] 姜淇.淺析導致接受全身麻醉后的患者發(fā)生蘇醒期躁動的危險因素[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9):28-30.
[7] 崔明,陳道靜.62例小兒耳鼻喉手術后麻醉恢復期的監(jiān)測和護理[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9):71.
[8] 王桂芳.手術室體位護理對長時間手術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19):130-132.
[9] 葉玉清.個性化護理在耳鼻喉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8,26(9):185-187.
[2022-03-17收稿]
作者單位: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