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軍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大背景下,很多先進的教學設備開始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更是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教授手段。而思政知識具有理論性強、知識繁雜等特點,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形象化的展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提高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為例,探究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優勢,并提出幾點教學策略,希望可以整體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 初中思想政治? 優勢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8-0043-03
傳統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未予以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新課標提出課堂教學應結合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最大化地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較大的作用。
一、多媒體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三個目標:第一,傳授知識;第二,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第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多媒體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可以利用自身的多種功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圖片、視頻等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直觀看到知識發展的規律,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發揮教學的交互性
現階段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是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培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常以被動的方式學習,課堂參與度較低,很難將其自身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發揮出教學的交互性,不僅交互作用廣,交互方式還十分多樣化。教師可以利用這點強調重難知識點,對于比較簡單的內容只講解一遍即可,如此可以空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對不容易理解的重難知識點進行學習[1]。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針對性的問題和教學內容,使所有學生都可以通過課堂學習有相應的收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符合初中生思想發展特點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重點教育對象,教師需要根據初中生的思想發展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初中生在課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較短,容易被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注意力分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生動地呈現出來,在極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靈活生動的教學情境,并以模擬操作等方式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二、多媒體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形象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境
順利開展課堂教學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如此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將思緒放在學習上,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因此,課堂導入環節的效果可以直接影響到這堂課最終的教學成果。而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課導入可以快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特別是定向能力較弱的初一、初二階段的學生,更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探索思想政治的奧妙[2]。例如,在《心有他人天地寬》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兩個簡短的小品來導入新課,提前讓幾名學生進行編排和表演,并使用多媒體配上場景圖片。第一個小品是一個女生的媽媽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偷偷翻看了她的日記本,她發現后和媽媽吵了一架,并通過多媒體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小品梗概:“煩惱一:因為媽媽翻看我的日記所以和她吵架了? ——對立”;第二個小品是一個男生的同學過生日,他親手制作了一張生日賀卡送給這名同學,但其他同學卻認為他很小氣,因此他心里很委屈,并通過多媒體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小品梗概:“煩惱二:因為送了生日賀卡而被指為小氣——封閉”。學生在觀看小品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明確了小品概況,知道了小品的主要內容,避免學生看完后出現不明所以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對立和封閉的心理會對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樣與他人相處呢?”讓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新課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圖片,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故事,將文字與小品相結合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明確應該重點看哪方面的內容,對哪些問題進行思考,進而為正式的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初中思想政治課堂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在大多數學生眼中只是教師在干巴巴地口頭傳授知識,教學內容也很少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在課堂上經常出現不認真聽講、走神的情況。很多學生只能在課堂的前20分鐘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過了這段時間他們的學習狀態便大不如之前,甚至會出現抵觸情緒,不再認真聽講,而是做自己的事情,如此一來課堂學習效果必然會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3]。而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展示生動形象的畫面、資料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接受到多種形式的信息刺激后削弱文字內容的枯燥無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跟隨教師的節奏接受其傳授的知識。例如,在《珍愛生命》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近些年我國中小學生因意外傷亡的新聞或視頻,讓學生在真實事件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對安全引起重視,珍愛自己的生命。如此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才會將自身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主動思考,投入到學習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并且直觀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初中生接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多功能的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抽象化的內容轉變得更加形象化,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轉變為生動的畫面,只有如此,學生的積極性才會在多變的教學方式中被調動起來,進而保持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三)結合政治教材,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應以初中思想政治的教材內容為核心,有效結合多媒體技術,發揮其作用將教學內容凸顯出來。因此,在授課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研讀,利用多媒體認真備課,選擇適合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內容,進而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4]。例如,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英雄先輩身上流淌的品質和氣節,并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張表格,與學生共同填入內容:
通過此表可以明確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我國處于不同時期時的民族精神也有著不一樣的表現,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相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并與學生共同總結: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華民族表現出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②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表現出的兩彈一星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利用多媒體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讓學生領悟中華民族精神,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
(四)革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在開展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如今思想政治課程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建立師生交流平臺,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實現信息的傳輸和共享;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教學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5]。例如,在《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使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為學生展示圖片“人口與森林變化”示意圖,即“人——從——眾;森——林——木”,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行思考,可以看出這張圖片反映了我國正在面臨的人口問題與環境問題,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翻閱教材,尋找我國針對這兩個問題實施了哪些基本國策,即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教師再展示圖片“世界人口日”和漫畫“滿位”,讓學生對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進行歸納,并在小組內討論我國人口眾多會引發哪些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然后教師再展示我國自然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指出相應的環境問題,讓學生直觀感受我國面臨的嚴峻形勢,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還可以在后續的教學中組織環保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意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五)優化學習過程,展示思維過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觀察,并通過自主思考對問題進行分析,最終順利解決問題,這也是在初中階段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向學生展示思維過程,呈現出知識背后的故事,發掘知識中蘊含的豐富內涵,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難度,同時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設置疑問:“我們應該如何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諧共處呢?”并利用多媒體播放《天路》這首歌,再提出一系列問題:
教師:歌曲中提到的“天路”是哪條路?
學生:是青藏鐵路。
教師:青藏鐵路為什么是“天路”?
學生:因為青藏鐵路的海拔是世界上最高的。
教師:國家在修建這條“天路”時花費15億元為動物們留下了33處通道,同學們覺得值得嗎?
在學生思考過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國家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和西部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與大自然中其他生命的和諧共處。”如此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時刻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中,進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六)引入時事熱點,展示多種資料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會跟隨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而革新,教材中也涉及很多時政熱點、要點新聞,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搜集相關的時政熱點新聞讓學生對此展開分析,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政策、方針進行宣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連接思想政治內容和時政熱點,教師可以同時將各種資料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觀察資料進行直觀對比。從一方面來講,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對國家發生的各種時政熱點進行了解,如我國取得的建設成果、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何構建和諧社會等;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可以根據豐富的資料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心理學研究證實:人們通過聽覺可以記憶所學知識的15%,通過視覺可以記憶所學知識的25%,將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則可以記憶所學知識的65%,而多媒體技術便可以通過其具備的多種功能,以視聽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復雜且繁多,涉及很多理論觀點,且這些理論觀點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極強,教師若只是以單一的方式進行講解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并且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更無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但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便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可以使初中思想政治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生命和健康的權力》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時事熱點,如2019年9月2日在湖北恩施某小學發生的傷人事件,導致8名學生死亡,兩名學生受傷;2021年1月15日在江門市新會區小學生因踢倒中學生自行車被迫吞下鑰匙等。通過這些新聞讓學生意識到應勇敢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同時也不要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關愛他人的生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不易理解的概念轉變得更容易理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最重要的一點是起到了教育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如此一來,不論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還是生活而言,多媒體教學都帶來了極大的幫助,有效推動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發展。
三、總結
如今很多初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進而推動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富梅.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甘肅科技,2011,27(11):179-181.
[2]德青巴珍.多媒體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傳奇故事:百家講堂,2021(7):98-98.
[3]程誠.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4):138-138.
[4]曹麗.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傳奇,2019(32):27-27.
[5]益西曲珍.多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散文選刊:中旬刊,2020(10):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