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由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大興區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市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大興分校)承辦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研究基地(北京市大興區)啟動暨培訓會”于2022年4月15日在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大興分校)舉行。大興區各中小學校長、教學干部、骨干教師、教研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共分為“項目啟動”“通識培訓”“各學科培訓”3個部分,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教師進修學校設主會場,各學校設分會場。
在項目啟動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沖站在大興區“三區一門戶”的功能定位、區域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高度,強調了“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對于提升大興區教育教學質量的價值和意義,并對項目實施提出了3點要求:一是以項目為載體,搭建交流平臺,學習先進理念,提升區域教研水平,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二是通過項目實施,使課堂教學提質增效,教師教學研究能力明顯提升,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是通過項目實踐,提煉、完善成果和經驗,培育并推出教學創新領軍人物和課程教學改革先進學校。
總項目組的5名專家圍繞“深度學習”主題,從價值意義、內涵特征、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開展“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的通識培訓。在課程教材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教研員和骨干教師將結成研究與實踐協作體,聚焦課程改革與“雙減”落實的核心任務,系統改進教學方案,實現課堂提質增效。
為確保“深度學習改進項目”順利推進,今后,課程教材研究所將從“指導研制實施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線上線下相結合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根據需求,進行通識指導和學科指導”“組織或指導多種形式的研修活動和學習交流”“及時分享項目研究成果,不斷總結提煉各層面項目研究工作的典型經驗和成果”等方面提供專業引領、過程指導和資源支持。
4月16日上午,“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開啟高中12個學科的研修活動。學科研修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為“學科年度實驗計劃交流”“專題講座”“案例分享與解讀”“互動交流”4個環節。通過聚焦問題,理論學習與案例研修相結合,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學習教學設計的方法,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實踐做好準備。
學科培訓活動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培訓分為“計劃交流”“專題講座”“案例分享與解讀”3個部分。首先,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李明新進行了學科實驗計劃交流,他從“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的長遠計劃、短期計劃角度呈現了“深度學習”的落實路徑及時間推進表。其次,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教授陳雁飛、教授潘建芬依次進行了題為《指向深度學習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實踐指導》《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體育學科教學要素》的專題講座,陳雁飛、潘建芬分別從“深度學習”的來源、界定及要解決的問題與“深度學習”教學實踐模型、教學設計與實施等方面呈現了理論結合實踐的具體落實路徑與策略。最后,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教師李江泰、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教師毛旻依次分享了《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籃球模塊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太極八法五步模塊設計》案例,為與會人員提供可操作的借鑒案例。
2013年底,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發了“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在義務教育階段進行實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21年初,又啟動了普通高中階段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2022年2月,課程教材研究所、大興區教育委員會、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共建“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研究基地(北京市大興區)”。“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研究基地(北京市大興區)”啟動會的順利召開,標志著“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在大興區落地生根。大興區將建立與課程教材研究所協同研究機制,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深研學科育人價值,系統改進課堂教學,探索教研轉型發展,全面提升大興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此次學科研修活動,引發了與會人員對教學方式變革的思考,進而促進了大興區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師學好《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用好教材的實踐探索,助力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