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碧芳
在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思考如何統籌設置選項、如何幫助學生精準選項、如何合理組織選項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筆者根據實踐經歷,分享小學階段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三部曲”。
一、“前奏曲”:統籌設置選項,全面評估促擇項
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是教學組織形式變革的新模式,需要全面了解和深入認識課程實施意義與路徑,統籌設置項目,從而深度推進課程。
1.宏觀統籌,結合主題明方向
在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前,應深刻理解實施課程的意義與價值,杜絕為了求新、求異、求時尚而追求形式上的教學改革。“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的項目設置應符合學校實際、學生基礎,形成較為系統的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如,在水平三開設“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時,可根據學生的體能情況以及已學的基本運動技能,結合跨學科主題項目,從6大類專項運動技能中選擇和融合部分課程項目實施,從宏觀上對項目設置進行總體把控。同時,選項設置要依托教研組力量,厘清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的目的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
2.全面評估,綜合選項有依據
課程的開發受師資條件、場地器材、學情校況等因素的影響,因而課程項目設置需進行全面評估和論證。由于體育教師專業特長的不同以及跨專業知識的局限性,因此設置運動項目時要充分考慮體育教師的自身特長、課程開發意向及執教能力,以此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同年級多個班級同時上課,需要一定的器材和較大的場地,因此設置運動項目時還要考慮學校的場地器材情況。
二、“進行曲”:合理指導選項,深入解讀助選課
學生通過低、中學段課程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活動能力和專項學習能力,并對運動項目有一定的了解,為小學中高段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奠定了基礎。但低段學生對各項目接觸有限,難免存在理解不深入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對各項目進行詳細梳理和介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充分了解項目特征、學習內容和后續發展方向,有序、規范、合理指導選課。
1.視頻介紹,全面指導知內涵
通過前期項目論證和教師自主申報,教研組遴選出大于預期開設項目數量的課程,制作成選課指南視頻供學生選擇。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具有一定局限性,選課時需要教師對執教項目進行既直觀又較為全面的宣講介紹。因此,選課指導視頻內容可包含:課程功能價值、主要學習內容、課堂教學形式、學習預期效果、任課教師簡介、競技比賽等,供學生觀看參考,同時進行現場答疑。隨后,每名學生選出最喜愛的3個項目,學校根據所選項目總數排序設定開設的課程。開設的體育專項班數量可參考同年級行政班數量,以確保體育教師課時總量不變。如果師資條件充足,開設的體育專項班的數量可適當增加。如,筆者學校同一年級計劃開設6個體育專項班,根據教師申報和實際情況分析,可選出10個項目供學生選擇。
2.設體驗營,特長愛好有保障
第二次選課應在第一次選課的基礎上,對項目內容進行更詳盡的展現。專項教師依據課程的目標定位和對項目的理解進行整體規劃,開設1周“專項體驗營”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并體驗感興趣的專項學習內容,全程參與、深入了解和感知課程。“專項體驗營”課程主要展現某項目的部分學習內容、教師專業素養、組織評價形式等,讓學生更直觀、全面地了解各專項課程。最終,學生通過詳細介紹和深入體驗按個人喜好程度,填寫3個志愿項。
三、“協奏曲”:合理組織選項,確定課程揚特長
1.信息融合,統籌協調巧分項
教師可利用學校機房等信息系統平臺,對學生選課情況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和協調。具體操作方法為教師從第一志愿開始篩選,人數超過班額的項目由任課教師和專項教師綜合統籌,實現“師生雙向選擇”,同時確保大多數學生以第一志愿被錄取。以筆者學校為例,教師通過前期統籌組織,最后確定85%的學生被第一志愿錄取,100%的學生被前2個志愿錄取,真正保障了每名學生“我的愛好,我做主”。
2.優化課時,有限時間創實效
實施“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需要對常規體育課時進行調整。在小學中高段每周有3個課時體育課,可保留1個課時的行政班基礎體育課,用于專項以外項目的學習,另外2個課時為走班課。為保障學生有充足、連續的學習時間,可安排連續2個課時間作為走班課,即學校將同一年級的體育課排在同一時間,學生根據專項進行學習,以此減少器材取還、準備熱身、學生往返等環節,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