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妮
“現在我們的礦工只要戴上智能礦燈,就能在井下進行拍照、錄像和錄音,而且還能和地面的監測人員實時語音和視頻,不僅為礦工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還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9月1日,在2022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科學導報》記者遠遠就聽見有人在向參觀者介紹,帶著好奇,記者湊近聯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展區,只見一位工作人員手里拿著一臺橙黑相間的礦燈,礦燈的另一頭還連接著一個小盒子。
“去年4月,山西陽煤聯創公司自主研發的這款本安型智能礦燈落地投入使用,該礦燈不僅保留了傳統礦燈小體積、便攜的特性,而且在外觀上‘大做文章,性能上也有了全新升級。”工作人員李靜向前來參觀的人員介紹道。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及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礦井的智能化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井下作業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井下系統的需求。企業希望通過展會這個大平臺把更安全更先進的礦燈推向市場。李靜介紹,這套與信息礦燈配備的數字化礦燈智能管理系統順應井下作業發展潮流,它彌補了傳統井下作業系統的不足。其在實現小型化及便于攜帶的同時,實現了精確定位功能。產品研發了專用信息電路,除集成UWB定位標識卡的射頻電路功能外,將精確定位同步數據通信,依靠強光指示,配合多種顏色指示燈、聲音提醒等多種方式來提示礦工,具備語音采集、存儲及播放功能,同步采用本質安全型的鋰電池組提高安全性。
“這批新型智能礦燈已經在瓦檢員、特殊工種人員、一線管理人員身上逐一配備,它充分發揮智能終端的實時、快捷、方便功能,并進一步與礦井信息系統進行對接融合,實現礦燈信息一體化功能,提升精準調度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李靜說。
如今,本安型智能礦燈的研發及應用,實現了突出礦井對礦燈本質安全等級的要求,實現了對設備的集中管理,改善了人員定位系統中對入井唯一性的驗證狀況,實現了人員精確定位,消除了井下監控的盲區,做到了井上井下信息的高效傳遞和互聯互動,可應用于具有甲烷氣體混合物及煤塵爆炸危險的煤礦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