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新媒體的創意思維,是在不違背新聞真實性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以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展示真實的新聞事實。在實踐中發現,新媒體創意思維的根本目的是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因此,新媒體創意思維的培育,要從尋找靈感、實現創意、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開始。
【關鍵詞】創意思維 新媒體產品 策劃方案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高速發展、傳播技術頻繁更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內容的表現形式、傳播載體等都發生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無論是報紙、電視、廣播,還是網絡媒體,都經歷著由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強烈沖擊。新時代、新領域,尋求更新穎、更獨特、更吸引受眾的表達方式已成為當今媒體行業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具有良好的創意思維,是新媒體從業者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對于新媒體創意思維的培育,首先要從尋找靈感、實現創意、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開始。
一、創意思維的培育從尋找靈感開始
新媒體的創意思維,研究的是在不違背新聞真實性基本原則前提條件下,以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展示真實新聞事實。近年來,新媒體從業者紛紛展示奇思妙想,推出一批優秀的新媒體產品。
1. 在生活的點滴中尋找靈感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具有創意的新媒體產品,創意靈感往往來源于生活的點滴。例如,2021年春節,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推出的《快接收!習近平給你送來新年祝?!稨5產品,通過“接聽”微信電話的方式,收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這件產品的創意靈感就是來源于微信的視頻通話功能。把人們經常用來與家人、朋友通話的互聯網工具,應用到了新媒體產品的創意中,使新聞的傳播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
2. 從經典廣告中啟發創意靈感
在傳播創意這方面,新媒體行業并不是“先驅者”。經典的廣告更能表現獨特的創意理念。目前,新媒體盛行的長圖新聞,創意靈感最早來源于某化妝品的宣傳廣告。例如,2017年12月,為了展示中國科技發展成果,人民日報客戶端制作題為《一張3米長圖,畫的全是2017中國“黑科技”》的長圖新聞,從一顆螺絲釘的生產到它應用到各個領域,從天空到海底,靈活生動的展現了國家在科技領域的眾多突破。
3.從影視作品中獲得創意靈感
除了經典的廣告創意值得借鑒,在一些熱播的影視作品中也能找到啟發創意靈感的“入口”。例如,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了做好這一主題報道,內蒙古日報以《內蒙古的“青春斗”》為題,推出了創意長圖新聞。該新媒體產品將宣傳思想干部的形像設計成漫畫長圖的“主角”,用他日常工作的經歷串連長圖劇情。一篇政策解讀性質的報道,變得趣味性十足。這件作品的創意靈感則是來源于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青春斗》。
由此可見,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創意靈感的來源。新的通訊方式、旅游途中的見聞、一部電視劇、與朋友閑聊的話題、自然界的萬物……創意靈感通過現實生活慢慢陶冶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多學、多看,多觀察,或許就能與創意靈感不期而遇。
二、創意思維的實現
新媒體產品之所以要千方百計去創意內容的表現,目的只有一個——使新聞事實更容易讓讀者接受,更加深入人心。
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很多有意義的新聞事實,由于在傳播表達中缺乏創意,而不被受眾關注。讓新媒體創意思維在實踐中實現,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這是新媒體創意思維的根本目的。
1.尋找線索
新媒體產品的制作,需要一定的制作周期。在著手準備制作新媒體產品前,要提前策劃選題,尋找有意義的新聞線索??梢詮目深A知的節慶、節日、紀念日、重要會議中尋找。例如,春節、中秋節、國慶節、豐收節、重陽節、全國兩會等等,從中找出感興趣、值得去創意制作新媒體產品的選題。
2.集思廣益
決定新聞選題是第一步,接下來就開始正式創意、制作。好的新媒體產品創意、內容、技術缺一不可。一個人的思維是有限的,或許只能想到一個點或一個方向,多聽取大家的建議,集思廣益才能達到最佳的創意效果。例如,2018年,內蒙古日報社成立了新媒體產品創意、制作團隊——貓爪工作室。在進行新媒體產品的創作時,工作室成員發揮各自優勢、各抒己見,通過一次又一次頭腦風暴完成了多件較有創意的新媒體產品。推出的長圖新媒體產品《一只車轱轆的“發家史”》,將幾千字的綜述報道改編成了一幅漫畫長圖,用車轱轆的變化來講述改革開放40年內蒙古交通事業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更新、更有趣的報道形式。
3.創意評估
從尋找創意靈感、設計創意,到確定創意點和作品表現形式,這一系列行動都是為新媒體創意思維的實現做準備。在著手制作前,可以對創意的判斷,客觀的去分析,評價創意應綜合考慮創意的社會效果和心理效果,以便準確地評價出創意的傳播效果。對內容導向的判斷,創意要保證新聞的客觀真實,評估的結果將最終決定創意能否實現。
4.技術創意
從技術上考慮,創意是否能夠實現?新媒體產品的創意需要怎樣的技術支持?對于媒體行業來說,會受本身技術實力的影響。一個創意點中會涉及很多技術創意,只有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或者在現有條件下能夠進行技術突破而達到要求的創意才能符合要求。
5.傳播效果
對傳播效果的判斷。創意新媒體產品推出后,受眾在感情、思想、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是傳播內容能讓受眾主動選擇、接受的過程,而不是新媒體傳播內容對受眾的強行“推銷”。新媒體產品的創意是否能達到信息共享、興趣養成、知識承接、情緒反應、審美愉悅、認同一致的特點,是預測傳播效果的根本依據。
三、培養良好的創意思維習慣
近年來,新媒體產品的策劃、制作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創意新媒體產品的過程中,新媒體從業者一定要培養新媒體的創意思維,形成新媒體的表達方式、策劃習慣、創意理念。
(一)養成寫作策劃方案的習慣
一份可執行、可操作、創意突出的策劃方案,是創意實現的基石。優質的新媒體產品首先要有一份好的策劃方案。策劃方案是對整個新媒體創意思路的整理,為后期執行提供依據。否則,再好的創意也只能停于嘴上、止于腦中。
策劃方案中的要素包括新媒體產品的標題、表現形式、創意簡述以及具體的文案腳本。例如,2019年《內蒙古日報》在對脫貧事跡、人物的報道中,推出了新聞長圖《三個蒙古族兄弟的脫貧密碼》。在作品開始制作前,創作團隊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周密的策劃方案,詳細說明了作品要表達的主題、表現形式,以及前線采訪記者與后方制作團隊的具體合作方式和內容,并根據新聞事實編寫了漫畫長圖的具體情節和情景。有了策劃方案的基礎,參與新媒體策劃、創意、文案、手繪、記者等人員達成了默契的配合,使創意新媒體產品順利推出。
(二)培養團隊合作的默契
新媒體產品創意的過程中,需要團隊合作,形成優勢互補,發揮出最好的效果。對于團隊來說,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團隊成員各盡其能、協調合作。例如,在視頻產品制作過程中策劃、文案、攝像、后期剪輯等工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創意團隊要形成共識,從而達成有效合作的目標。唯有互相配合,共同進步,方能萬事共榮。
(三)培養個性化的思維模式
養成創意思維的習慣是成就高品質新媒體產品的催化劑,用創新思考的習慣,去突破傳統觀念的思維束縛,推陳出新。
1.尋找小切口、暖細節。宏觀而生硬的表達方式很難讓受眾接受,用小切口、暖細節表達重大主題,更能直擊內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內蒙古日報》推出的長圖新聞《一只車轱轆的“發家史”》,就是從小切口入手,體現重大選題。新聞產品切入點是擬人化的一只車轱轆,由一輛草原上勒勒車的轱轆,演變為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高鐵、飛機,隨著車轱轆的變化,配合道路的變化,引出“大交通讓草原變小了”的內蒙古交通事業發展的主題,長圖漫畫的表現形式新穎、獨特,集可讀性、趣味性于一身。
2.公開素材、個性整理。將公開素材有效利用,為己所用,達到為主題服務、豐富內容呈現的目的。例如,內蒙古日報社推出的視頻產品《總書記,您這句話牧民聽懂了》,作品表達內蒙古人民對總書記“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講話內容的熱烈反響。視頻采用了多處央視新聞聯播中總書記的畫面,配合內蒙古日報社采集團隊的一手視頻素材,將公開素材合理化利用,形成獨特的報道視角。
3.追求新角度。對于一些成就性的報道,只用單純的數字和宏
觀的結果來報道,不夠生動。這樣的報道內容,要追求更加新穎的角度才能引人入勝。例如,內蒙古日報社報道的關于黃河流域內蒙古段高質量發展,推出了長圖新聞作品《游了一路,ta的眼神亮了…》。作品采用“一條魚”的視角進行報道,用“ta”一路游來看到的場景來串連劇情,這樣的表達方式讓發展成果生動再現,向受眾展現了全新的報道視角。
4.尋找藝術化表達方式?,F在的新媒體產品,趨向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梢詫⑿侣劗嫵鰜?、用歌曲唱出來、用舞蹈跳出來,適當的藝術化表達方式更能引起受眾共鳴。例如,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內蒙古日報社聯合5個自治區,共同拍攝制作了《熱淚盈眶!這首歌,在5個自治區燃情唱響》。視頻作品中,5個自治區的代表委員們在天安門廣場共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國》,用歌聲將要表達的主題唱出來,主題表達直擊受眾內心。
類似的表現形式,在中央媒體推出的新媒體產品中也很常見。例如,2018年教師節,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推出了新媒體產品《教師節最贊的歌!阿卡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作品聯合廈門六中合唱團,用中學生純凈的歌聲表達對老師的敬愛,一首歌勝過千言萬言。
5.創意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多樣的表達方式容易使新媒體產品淡化主題。例如,在短短幾分鐘的視頻中想表達的內容過多、在長圖產品中繪畫元素雜亂,這就分散了受眾對主題的注意力。做好減法,就是為了讓主題更加突出,去掉那些不利于表達主題的多余內容,讓所有素材有效“服務”主題。同時,也要做好加法,多層次多角度的去表達、突出主題,讓產品看起來更豐富、飽滿。
6.“爆款”是從標準品中脫穎而出。在決定創意、制作新媒體產品時,目標應該是向著精品而去,盡最大的能力,“用心”做好。注入了創作者“靈魂”的作品更能觸動受眾內心。好的作品需要反復打磨、字斟句酌,涉及到技術領域要反復測試。堅持產品的質量標準,力爭使創意表現達到最佳效果。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自媒體,內容為王始終是不變的真理。無論何種創意,一定是形式服務于內容,傳遞事實、觀點、情感,始終是新聞傳播的基本點!只要內容做得好、有趣、耐看,才會被受眾接受,達到好的傳播效果。
作者簡介:趙靜,內蒙古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副主任
編輯:白?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