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劉艷梅
“感謝派出所的警官,也謝謝反詐騙中心的警官們,千言萬語都無法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得知自己的“血汗錢”被成功保住,巴中市巴州區居民羅某緊緊拉住民警的手,喜極而泣。
3月24日,巴中市巴州區公安分局接到預警指令:轄區居民羅某正在被不法分子詐騙,要求盡快實施勸阻。警方迅速出擊,成功對羅某進行了勸阻。
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出擊,由單一部門轉向聯合發力……近年來,四川公安出重拳、下狠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努力當好人民群眾的“反詐衛士”,筑牢反詐安全防線。
全方位織密反詐騙工作體系
“我是警察,你的身份證被盜用了,涉嫌詐騙、洗黑錢……”這是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的典型開場白,而羅某遭遇的正是這類型詐騙。
當派出所民警找到羅某時,得知羅某已在不法分子所謂的“調查情況”詢問中,將自己名下所屬的6張銀行卡賬號及密碼等信息告知了對方,且不法分子已通過騙取到的短信驗證碼從羅某的銀行卡中轉走了5萬元。
“不要慌,我們正在聯系反詐騙中心進行緊急止付。”民警一邊安慰著驚慌失措的羅某,一邊與反詐騙中心取得聯系。隨后,民警帶著羅某趕到銀行卡所屬網點,成功阻止卡中的24萬元存款被不法分子轉移。
巴州區公安分局為何能及時發現居民羅某遭遇的冒充“公檢法”詐騙并及時進行制止呢?這得益于四川省公安廳構建的以省反詐騙中心為龍頭,市(州)反詐騙中心為支干,集凍結止付、情報研判、防范預警和技術反制于一體的反詐騙工作體系。反詐騙中心建立的預警攔截工作機制,充分運用大數據和科技手段,對疑似電信詐騙警情及線索第一時間組織警力勸導挽損,通過發送提醒短信、撥打事主電話、上門勸阻、保護性停機等多種方式,開展預警勸阻,確保每一個預警對象都能及時與民警達成“線上”或“線下”接觸,最大程度避免上當被騙。
強協作 形成反詐騙合力
同樣的電信詐騙套路也發生在廣安市武勝縣居民張女士身上。4月8日,接到詐騙電話后,張女士就手持17張定期大額存單,合計約61萬元,前往某銀行要求提前支取所有存款并存入名下一張社保卡中。銀行工作人員見張女士的行為異常,且神色慌張,中途又在不停地接打電話,懷疑其可能正在遭受電信詐騙,立即啟動了反詐騙阻斷機制,保護性暫停了張某所有的非柜面業務,并將該情況通報至武勝縣公安局反詐騙中心。
接到銀行情況通報后,武勝縣公安局反詐騙中心開展緊急聯動:一是立即與張女士家人取得聯系,配合開展勸阻工作;二是聯系某銀行立刻通知各網點,若發現張女士到任意網點辦理業務,應盡力將其留下并及時通知反詐騙中心;三是發函給通信運營商,關停張女士手機卡中的所有流量業務;四是通報轄區派出所,立即前往張女士所在區域尋找當事人;五是不間斷給張女士發送短信,告知其正在遭受詐騙,不要轉賬。
幾經周折,最終轄區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內一銀行網點找到了正在進行轉賬操作的張女士,并及時截停。“61萬元存款一分不少!多虧了他們啊!”張女士回憶起當時受騙的過程,仍感覺后怕。
“這次預警挽損的成功,是警方、銀行、運營商緊急聯動、接力配合反詐的有力實踐。”省公安廳反詐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無論是立法部門、司法機關、執法機關,還是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商家,都是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合防線”的一分子。四川省不斷完善反詐騙工作機制建設,建立職責清晰、協同聯動、銜接緊密、運轉高效的打擊治理體系,全面提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能力水平。
構建“全民反詐”格局
“多虧了‘熊貓反詐’的真實案例宣傳,將各類詐騙手法講得生動詳細,很容易就記住了。”2021年7月,達州市宣漢縣市民王大姐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就在王大姐準備給騙子轉賬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在“熊貓反詐”公眾號上看到過類似的詐騙手段,趕緊停止轉賬并到附近派出所報警。
“我們通過與部分受騙群眾溝通發現,很多人雖然聽說過‘殺豬盤詐騙’‘刷單類詐騙’等詐騙熱詞,但對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卻不甚了解,這也說明我們的反詐騙工作還有進步的空間。”省公安廳反詐騙中心綜合防范支隊支隊長羅彥加說,深度還原案例,用講故事的形式以案說法,才能讓面向群眾的反詐宣傳真正入腦入心,切實讓群眾提高反詐意識,護好“錢袋”。
截至目前,由四川省公安廳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負責運營的“熊貓反詐”微信公眾號,已發布文章344篇,收獲粉絲587萬人,總閱讀量超11434萬次。
“‘全民反詐’的宣傳不僅僅只在公安系統開展,省法院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等矩陣宣傳,為民眾立體展現‘反電詐’戰果;省檢察院推動‘反詐防詐’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等,形成全方位、廣覆蓋的反詐宣傳教育體系;四川各銀行系統著力突出重點、凸顯針對性,引導公眾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遠離非法金融活動。”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積極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反詐宣傳體系,四川持續強化精準宣防,加強對易受騙群體、案件高發行業和重點地區的精準宣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活動,提高群眾識騙防騙意識和能力,營造濃厚的“全民反詐”氛圍,努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責編/周盼)
【記者手記】
與傳統的詐騙犯罪相比,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具有手段的多樣性、行為的隱蔽性、成本的廉價性、傳播的廣域性等特點,危害更大、范圍更廣、影響更惡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對持續高發多發的電信網絡詐騙,四川積極構建“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嶄新格局,通過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