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研究中共黨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檔案史料。研究黨史,必須建立在追求真實的基礎上,從辯證角度結合真實的檔案史料進行全面分析研討。因此,本文基于在黨史研究中檔案史料的合理運用進行全面分析研究,著重分析在深化規范黨史研究中檔案史料的重要性以及問題所在,進一步促使史料與史實結合。
關鍵詞:檔案史料;中共黨史;運用研究
中共黨史的研究過程不斷發展至今形成了較為具體的研究規范及其準則,作為主要的研究資料,檔案史料成為必不可少的研究內容,在對檔案史料的研究當中,也進一步呈現出其自身的應用價值,中共黨史的研究人員在對檔案史料的綜合利用過程當中,能夠充分呈現其使用價值的同時,也會存在著一些不合理利用的現象,因此結合中共黨史研究的發展歷程,需要更為科學合理地使用檔案史料。
一、中共黨史的研究特性
基于中共黨史自身的研究發展來講,其具有較大的特殊性,不僅兼具著黨性與政治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能夠有效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對黨史學科的研究過程當中,有效實現自身的教育發展,進一步總結經驗教訓,有效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為國為民,促使中國共產黨良好發展的同時,凝聚人民群眾對黨的向心力。黨史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結合知識與學術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同樣具備著較高的文化學術意義,基于某種角度而言,對中共黨史進行研究時,必須具備規范的研究話術,具有較為適宜的意識形態功能的同時,才更加適合對中共黨史的學術研究。結合我國現階段黨史研究中承擔的育人功能,在社會各界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就,相比之下,中共黨史的學術規范方面也逐漸形成具有良好特色的意識形態,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對黨史的學術規范,大多以黨的文件或是重要領導人的相關言論解釋為主,建立在宏觀事物與歷史人物的考察評價基礎上,對于微觀形態的問題,構建大體的研究框架,因此導致黨史的研究話語內容大致相同。結合我國現階段黨的發展腳步來看,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以及歷史進程中形成的解釋,黨和其他領導人針對黨史研究所形成的內容并非學術文本,結合時代與環境的必要性,需要以更加辯證的角度求證。因此,基于黨史研究發現,黨的文件或重要領導人對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歷史問題解釋,能夠作為研究中共黨史的學術資料,獲得廣泛認證,能夠直接進行研究討論。例如,從中共黨史研究的知識層面來看,將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作為整體研究方向,其中應用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需要結合歷史真相與事實,在不斷發展研究過程當中,展現出歷史原本的事件細節。而針對檔案史料來講,作為一手材料能夠記錄歷史的發展歷程,兼具原始性與記錄性,廣受社會各界學者的高度認同與關注,在驗證史料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方面,具有獨特的權威性。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對于黨史的研究內容不斷豐富擴展,更是逐漸突出了檔案史料的重要性。因此,對中共黨史學科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合理利用檔案史料的基礎上,并提高研究人員的專業學術能力與科研能力,從而對檔案史料全面有效地進行分析。
二、在中共黨史研究中檔案史料的應用
史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對于歷史的研究來講,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歷史研究者在針對某一段歷史的研究過程當中,始終恪守著遵循史料的原則,堅守一份史料會認證一句話的理念,在對歷史學科的研究中,會下意識地對史料進行劃分,慣性分為一手材料與二手材料,檔案史料規劃為一手材料。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發展的歷史過程當中創造了諸多的檔案史料,在研究黨史的過程中,同樣涉及眾多的文獻材料,而受到眾多研究者廣泛重視的檔案史料,之所以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具有雙重原因。一方面,在歷史活動當中,檔案史料是對歷史事件的直接記錄,能夠明確記載各個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與具體細節,清楚的記錄遠勝于事后的纂述描寫,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另一方面,結合我國現階段在黨史研究中現存的檔案史料來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距今為止遺留的大量檔案史料隨著我國的建設發展在各級檔案(文獻館)內逐步開放,從而為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提供了大量細致入微且生動具體的材料,能夠集中反映中共黨史研究中的基層情況。在黨史深入研究的進程當中,檔案史料獨有的重要性,隨著各方檔案史料開放程度與內容擴大的基礎上得到了毋庸置疑的認同,進一步促使黨史研究領域得到拓展,推動黨史學科發展的同時,促使中國共產黨能夠建立在廣泛研究的水平上進一步發展。逐漸公布的大量檔案史料為歷史學科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檔案史料在黨史研究中,同樣能夠呈現出較為重要的影響意義,促進中共黨史學科發展變革的同時,能夠為中國共產黨人明確自身的歷史發展起到良好的教育意義。在對黨史進行研究的范疇內,促使研究者能夠充分利用檔案史料進行運用與研究,利用檔案史料明確記載的時間脈絡,掌握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進程與大小事件的記錄,促使中國共產黨人能夠聯合人民群眾,深入學習黨的發展歷程。檔案史料的研究者多為專業的學者專家,建立專門的研究隊伍,熟練掌握各方資料,對檔案史料進行全面分析,進行進一步甄別闡釋。應建立在理性思維上,全面分析某一歷史片段,在大量的檔案史料面前,采用辯證的觀點闡述問題,整體研讀分析檔案史料,結合具體問題進行總結討論,從而能夠建立在符合學術規范下的研究過程當中,掌握檔案史料在黨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三、檔案史料在中共黨史研究中的錯誤應用
1.忽略基層黨史研究
結合我國現階段針對中共黨史學科的研究發展現狀來看,基于大多數專家學者對于檔案史料的研究重點側重于整體的、更為核心重要的檔案史料,包括國家重要領導人以及中央層面的實踐活動、文件講話等而忽略了基層組織、人民群眾、普通黨員的文獻研究。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則是在對黨史研究中,應用檔案史料片面注重中央決策層的實踐活動,而忽略了對基層黨員、普通群眾的研究,研究人員單一的研究黨中央的決策執行與完成過程,忽略了中國共產黨發展過程復雜性的團體行為。在對中共黨史學科的研究過程當中,普通群眾與基層黨員組織的決策反饋作為不可或缺的研究內容,同樣是在中央決策者與執行者的行為互動之下所必要的聯結,只有建立在綜合的社會互動下,才能夠構建出中共黨史完整的面貌。同時,基層的檔案史料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中共中央黨委組織領導層做出的決策在基層所呈現的執行狀況,直接反映民眾對中央決策的響應程度,這樣的反饋行為與實踐內容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夠實際影響到歷史的發展進程,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以及黨史學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例如,簡短的文字記錄、書信、日記等形式,都能夠成為中共黨史研究過程當中的基層檔案史料,其中的內容能夠促進研究人員掌握重要的發展線索,解決存在的問題。研究者還需要能夠合理利用基層檔案史料,解決黨史研究中存在的歷史問題,結合某種角度,基層檔案史料具有的說服力遠遠高于整體檔案,因此在中共黨史研究中不能忽視基層檔案史料的重要性。DFFEC006-222D-49FC-9439-6212948A933E
2.片面使用檔案史料
大多數黨史研究人員出身于專業的歷史研究領域,專業特性促使研究人員在對中共黨史研究過程中運用檔案史料存在著主觀片面性,容易集中研究整體黨史檔案史料,而忽略了其他報紙、文件等文獻資料。對比其他的文件資料,檔案史料具有獨特優勢,能直接進入最原始的歷史活動,能夠清晰記載各個歷史事件中的具體細節,因此在檔案史料中的內容信息極其真實可靠。然而,在對中共黨史的研究中,個別研究者偏重使用檔案史料,而忽視了其他文獻資料的意義與作用,導致文獻資料與檔案史料之間無法有效產生聯結。結合歷史發展進程看,并非在每一次的歷史活動中都能夠保留檔案史料,并且在后世的流傳與保管過程中,往往會導致檔案史料的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其他文獻資料發揮代替作用,彌補缺失的同時,為研究者提供更為廣泛的文獻資料,促使整體研究過程更為鮮活。因此,在對中共黨史學科的研究中,需要相關研究者能夠合理利用其他文獻資料解讀檔案史料的同時,促使研究資料變得更加豐富,必須能夠注重到檔案史料與同期其他文獻之間的獨立性與聯結性,保障符合黨史研究的學術規范中的孤證不立要求,進一步促使黨史研究能夠建立在更加全面的文獻資料基礎上,達到去偽存真的實際意義。
四、在中共黨史研究中運用檔案史料的思考
1.進一步考察檔案史料的真實性
檔案史料的真實性是黨史研究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考察內容,在結合史實進行考察研究時,需要將檔案史料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中,進行全面考察分析,弄清史料所指,全面審視其真實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在歷史文獻中所記錄的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歷史的真實現象,但未必能做到具體全面,因此需要對整體的檔案史料進行全面系統考證。例如,結合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的全部重要事件會議、人物經歷、思想話語等方面進行辨證考證,做到求真務實,促使相關的黨史研究人員能夠全面推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邏輯,掌握歷史發展主干,對于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脈絡進行綜合整體的評價認知。建立在正確的視角基礎上,基于史實的考據,能夠在黨史的研究中,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做到孤證不立,重視證據。總結觀點結論時,做到多方求證,包括本證旁證,全面收集掌握不同類型的檔案史料,才能夠做好黨史的研究工作。在對檔案史料進行歷史考證時,需要遵循兩方面原則,一方面需要考證檔案史料本身的真實可信度,同時注重其他零星檔案與整體性檔案之間的矛盾作為參考旁證,另一方面利用反證法將錯誤的結論進行逆向辯證;考察檔案史料的真實可信度,遇到有力反證時,進一步求證后對檔案史料進行取舍,從而能夠進一步完善中共黨史研究中運用檔案史料的真實性。
2.完善黨史研究的文學規范
作為中共黨史的研究人員,需要其具備完善的研究文學結合系統化的話術,開展嚴謹的研究討論,立足于客觀角度,促使相關研究人員能夠以更為中性的意識形態,優化自身的文學規范,轉化為具有學術性的話術。結合具體來講,需要黨史研究人員能夠牢牢樹立專業意識,在客觀性與意識形態的研究當中,能夠做好二者互補,突出重點內容,進行深度判斷的同時,依靠學術研究的客觀性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有意識增強黨史研究進程中的話語轉變,在有效提高意識形態功能的同時,有效推動中共黨史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眾所周知,基于客觀性的研究以及意識形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問題,但是基于另一角度而言,意識形態通常又與客觀研究之間形成良好的互補作用。這樣的現象則要求有關中共黨史的研究人員在宣傳意識形態時,確保宣傳內容自身具有更加強大的說服力,要求有關研究人員能夠深入了解中共黨史,并掌握其中的隱蔽性內容,精準判斷中共黨史意欲凸顯的深刻內涵。以深入且客觀的研究方式為語言轉換提供可靠依據。在研究中共黨史的過程當中,實施話語轉換不僅能夠有效強化黨史意識形態作用,同樣能夠凸顯出中共黨史偉大的社會歷史價值,促使中共黨史研究進入到全新的學術階段當中。
3.培養研究者的學術語言表達能力
在對中共黨史的研究過程當中,運用檔案史料需要相關研究人員能夠根據不同種類資料轉化為學術語言,進一步培養研究人員強化自身的學術語言表達能力,建立在理性敘述與邏輯性分析的基礎上,促使研究人員將檔案史料中存在的歷史性事件內容進行深度剖析,整理應用。作為中共黨史研究人員,要求其自身具有相對較好的學術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需要在思維意識當中始終貫徹中共黨史的語言規范能力以及話語系統轉換能力,確保在學術研究過程當中能夠始終堅持更加客觀的角度,以更加嚴謹、科學以及中性化的學術性話語表述中共黨史的邏輯內涵。促使中共黨史內容能夠在研究人員的良好語言表達能力之下,從原有的意識形態轉換成為學術性的表現效果,促使在這一過程當中始終能夠以更加規范標準的話語進行轉換。要求有關中共黨史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當中保持獨立性思維模式,確保在大量的黨史資料以及檔案信息堆砌之下以清晰的邏輯性堆砌進行自主總結。嚴禁按照以往一字不差完全照搬的模式對中共黨史進行轉化。才能夠促使中共黨史研究體現豐富材料的基礎上,彰顯深刻主題內涵,確保中共黨史研究具有實質性意義。
五、結語
作為研究歷史的基礎所在,檔案史料擁有非凡的意義的作用,借助檔案史料的真實信息,相關人員可以重現歷史真相,在對檔案歷史的研究中,能夠進一步呈現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在研究黨史的過程中,檔案史料具有獨特的真實性與復雜性,因此對于現階段的黨史研究情況來講,需要相關研究者能夠建立在不同角度,正確掌握研究方法,發揮出檔案史料的全面作用與價值,促使中共黨史研究學科能夠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雪梅.探究檔案史料在中共黨史研究中的運用問題[J].辦公室業務,2020
[2]王玉瑾.論檔案史料在中共黨史研究中的運用[J].浙江檔案,2019
[3]王玉瑾.淺談檔案史料在中共黨史研究中的運用問題[J].云南檔案,2019
[4]劉晶芳,劉振清,沈傳亮.近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述評(上)[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9
[5]參加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春季學期畢業典禮后習近平參觀“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檔案資料展”對運用檔案史料開展黨史教育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J].中國檔案,2019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護士學校)
基金項目:2018年度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課題名稱:中職學校發展性教師評價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JXZ2004。
作者簡介:初麗萍(1975—),女,漢族,山東萊州人,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人事檔案或黨建檔案。DFFEC006-222D-49FC-9439-6212948A93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