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艷
關鍵詞:分層;數學作業
課后作業是當代學生數學綜合素養以及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在小學數學作業布置中,教師科學引入分層的作業布置方式,不僅能夠極大的增強學生對于課后作業的參與興趣,幫助每個學生具備良好的作業完成技巧和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還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個人技能與知識的綜合能力。
一、創新作業內容
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傳統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囿于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往往會采取大一統的方式,作業統一的發給學生們,讓學生統一的進行練習。這種粗狂化的模式,不僅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還違背了學生的自我發展需求。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同一片葉子,更不會相同的兩個人。每個學生的教育背景以及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那么其外在表現也會存在不同,如果教師統一為他們布置作業,那么那些基礎好的學生就是這種不斷的練習中浪費時間,而那些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則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那些不明白的習題練習之上,自己的基礎反而沒有打好,這種行為既不符合學生發展規律。因此,我們當代教師應該注重的個性化差異,為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從而讓每個學生在課后作業練習中,能夠有所得,有所進步與發展。如教師可以將作業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即趣味拔高型,分層鞏固型,開放實踐型。具體來講,就是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練習。如針對那些數學學習素養較好的學生,教師就將他們視為卓越,讓他們進行趣味拔高型作業的練習,以此來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他們的更高的水平,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進步。而對于那些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設置分層鞏固型,讓他們進行不斷的分層鞏固練習,先將基礎知識完成,再談其他對外擴展。
二、實施有效設計
科學系統的作業設計是當前學生素養與能力科學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基礎,在學生素養與能力科學培養與發展過程中,只有教師的作業設計思想和方式方法變得科學合理,學生才能在科學的作業練習后,獲得更多的對應技能以及知識,基于此,當代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正確思想下注重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以及科學性,從而有序保證學生的日常學習效益,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素養以及知識。在具體培養過程中,教師首先是要注意作業布置的全面性。這個全面性不僅包含著具體的預習內容數量,還包括日常課堂外的鞏固與練習數量以及對外擴展延伸的難度數量等等。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數學教師只著重于學生課堂知識的鞏固以及練習,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布置了數量很多難以完成的練習題,那么所有學生必然會在這種重壓下疲于奔命,淪陷于日常題海之中,不但有效地忽視了預習以及知識的擴展深化,不符合作業布置的實質,還直接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態度和思路造成了不良影響。而如果老師在自己思想認知下,只注重課外數學技能與知識的擴展與預習,過多的為學生布置了一些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課外探究的練習,那么學生的基礎能力和課堂知識鞏固效果就會出現問題,出現知識基礎不扎實不穩的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能力出發,從而在對其發展能力和學習能力深度了解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手段有效增強自身設計的科學性,保證學生的日常作業完成效果。
三、實施分層評價
分層評價和當代分層作業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對學生進行了科學的評價,學生們才會逐步注重自身的能力以及素養,增強自身的認知,進而使他們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調配時間,有效有序地完成對應的課后作業。在作業分層評價中,教師應對于不同組內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分析以及評論。如對于那些卓越級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對于他們對于課后作業綜合素養培養的管理,不斷地用各種方式來激發他們的斗志,并在提升達成目標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激勵以及引導,讓他們能夠始終保持戒驕戒躁的心態,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更高更強的目標。而對于那些一般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先肯定他們的課后練習成績,接著為他們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并引導他們朝著卓越方向看齊,逐步通過正確的方式和方法進行科學鍛煉,進而逐步接近或者達成卓越組的目標。而對于最后的待努力組,教師應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將其科學的放大,有效教授學生正確的方式以及方法,讓這部分學生在充分認識自身素養的基礎上,逐步嚴謹有效地完成課后作業,不斷達成目標,逐步朝著優秀卓越方向靠攏。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與發展,科學的有效地完成學生教育以及科學培養,從而有效提升自身教育素養,增強學生培養效果,提升現實綜合水平,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備優質綜合素養與能力的高級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濤,胡玉存.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策略[J].學周刊,2022(0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