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佩如



關鍵詞:表演游戲;被忽視幼兒;同伴交往能力
一、淺析“隱形人”,尋找游戲價值
班級里的“隱形人”即被忽視幼兒。被忽視幼兒是那些只得到同伴很少注意或幾乎得不到注意,喜歡單獨玩耍,在同伴群體里沒有要好朋友的兒童。同伴關系對幼兒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幼兒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都有積極影響,不良的同伴關系則會給幼兒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帶來消極影響。
在自主性表演游戲中,被忽視幼兒常常表現的是對自己的表現不自信,往往是以獨立游戲或是被動游戲為主,沒有自己的主見。而這群“被忽視幼兒”不僅僅是被同伴們拒絕,也經常被教師們忽略。幼兒在同伴交往上更加的被動,甚至不愿意去交往,游戲的積極性也比較缺乏,更多的充當游戲的觀眾,因此也被稱為游戲中的“隱形人”。
(一)談幼兒——幼兒背景分析
豆豆,6歲,性格內向、文靜的女孩。在班中豆豆話比較少,各方面能力相對也比較弱。豆豆平時都很少主動與老師溝通,與同伴間的交流比較少,但在游戲中與同伴熟悉后也能夠玩得比較開心。
在表演游戲中“常駐”演員及默默無聞“隱形”觀眾總是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豆豆在表演游戲總是扮演“隱形”觀眾的角色。但豆豆內心是十分渴望但又能感受到她自身的不自信與膽怯。
(二)說游戲——表演性游戲價值分析
1.提升與同伴之間交往能力
在培養幼兒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同時,也是為了讓幼兒學習到較恰當的行為,減少或消除不恰當的行為。在繪本故事表演、歌舞性表演等不同形式中幼兒能夠通過自主思考將自己的行為與故事內容、情節、人物特征聯系起來。
2.創設積極交往情境,發現不同閃光點
活潑、生動的表演游戲,加入豐富的道具、場景,使得表演游戲擁有了趣味性濃厚的游戲情境,也為幼兒創設了積極的交往情境。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自我表現,同時也得到自我肯定及需要,同時也獲得了一些交往技能。
3.獲認知行為的發展,促交往行為的改善
表演游戲屬于很多孩子喜歡的游戲之一,基本參與游戲的孩子都是主動、自愿,同時同伴交往的認知發展也會對交往行為進行一定的改善作用,成為自身所擁有的交往技能,促進同伴之間交往能力的發展。
二、走進“隱形人”,和游戲共成長
(一)創設表演情境,激發幼兒參與
創設富有意境、豐富有趣的表演情境,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及興趣所需,能夠使得幼兒產生遐想,從而萌發幼兒想要參與表演的欲望,激發幼兒參與性與積極性。在游戲中,幼兒就可根據表演內容自由分配角色,并且可分組討論、創設每一個情節的場景、道具,可以利用游戲場地自由選擇將如何創設不同場景,讓表演能夠更生動、形象和有趣。
(二)創新游戲形式,表演促進交往
1.依托繪本,產生積極情感
繪本故事是幼兒比較喜愛的一種閱讀形式。在繪本故事表演的同時可提供較主題相關的素材,繪本中所呈現的圖片、文字可以為表演游戲提供類似于“劇本”一樣的意義,這能夠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能力及表達能力,通過繪本的學習和表演,對故事想表達的意義能夠更有體會和認知。
大班幼兒具有了一定的創編能力,并有了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師可組織幼兒一起創編表演區的劇本,讓幼兒大膽講述故事,也可讓幼兒將劇本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與交流,也能鼓勵和激發比較內向、少言的幼兒主動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案例中可以感受到豆豆十分愿意與同伴進行表演游戲。在討論、創編過程中同伴間增加了交流與交往,相互增加了解,豆豆也在慢慢地增強自己的膽量,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2.共同表演,改善交往結構
當表演區里的小演員們能感受到被關注與被欣賞的掌聲和眼神時候,會增加心中的愉悅感與自豪感。所以幫助這群熱愛展現的孩子吸取一批“粉絲”不僅僅能夠被人崇拜,還能激發熱情讓更多的“粉絲”加入,使得相互之間有了更多交流與交往的機會。
三、依托“隱形人”,助推教育思考
(一)親子參與游戲,改善交往質量
親子游戲開展,對于親子之間的情感是強有力的助推。通常在一些親子默契游戲中,往往默契十足的家庭平時與幼兒相處時間很長,陪伴時間較多,往往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十分順暢。
(二)為“隱形人”點燃自信火種
教師要清楚“隱形”人的性格特征,觀察“隱形”幼兒的一言一行。積極的鼓勵,是讓幼兒能夠最直接地感受老師對她的贊美與肯定,正面影響其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為其走向群體生活做好一定的準備。
(三)讓“隱形人”揚起交往風帆
影響“隱形人”交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交往技巧及策略。在角色游戲中,往往很容易吸引到“隱形人”較強烈的興趣,在較大靈活性的游戲中能夠獲得對角色的了解和認知;當“隱形”幼兒在獲得一定交往技能后可以在表演游戲中進行適當練習,因此表演游戲的規則不會過于嚴謹,增加合理性行為的目的。
(四)家園教育合力行
讓“隱形”幼兒走出隱形,需要家園合力配合。家長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溫馨的家庭氛圍,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正確引導孩子,教會孩子正確的交往技巧?!半[形”幼兒往往很難接受陌生環境,需要家長耐心陪同孩子一起進入,鼓勵她們與陌生人嘗試進行交流、游戲,讓被動的交往成為主動交往。
每一位“隱形”幼兒往往內心并不想一直隱形中,因為不同的幼兒擁有著不同的個性。只有足夠了解幼兒的內心,有針對性的策略,我們就能讓每一位“隱形人”展露出她們真正的本領。
參考文獻:
[1]李慶愛.幼兒園角色游戲促進幼兒同伴交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