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馨 黃艷通訊作者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旅游業發展也十分迅速。在我國的各大旅游景點中,接待的外國游客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導游詞翻譯就成為了導游的重要工作內容。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導游詞翻譯中存在明顯的中式英語現象。為實現此類現象的有效避免,本文特對其影響因素和規避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此來為導游詞翻譯質量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導游詞;翻譯;中式英語
前言:在導游介紹中,導游詞翻譯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但是就目前我國很多旅游景點的導游詞翻譯來看,中式英語現象十分常見。為有效規避此類現象,防止外國游客在理解上出現困難或歧義,導游就需要對導游詞翻譯過程中的中式英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來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
一、導游詞翻譯過程中的中式英語影響因素分析
在導游詞的翻譯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中式英語現象,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的幾個方面:第一是受到母語負遷移所影響,因學習者受到了過多的母語影響,所以在具體翻譯中,便會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去解釋,最終讓翻譯出的英語導游詞具有了中文的語序特征。第二是受到了不同思維方式的影響,由于不同地域條件下的人群對于相應的歷史、文化都會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因此不同地域人群的思維方式也就會存在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導游不能注重中西方的思維差異,便會在導游詞翻譯中出現中式英語情況。第三是導游自身能力和素養問題,如果導游對于一些旅游景點并沒有做到全面的學習與認知,便會難以把握一些歧義的地方,進而出現中式英語翻譯現象。
二、導游詞翻譯過程中的中式英語現象規避措施
(一)在音譯法中避免中式英語
音譯主要是根據源語讀音進行翻譯。在進行導游詞的翻譯中,通常會采用一些讀音類似的漢字來進行英語翻譯,而在漢譯英的過程中,部分導游也會通過漢語方言或者是言語讀音來進行翻譯。而在通過音譯法進行導游詞的翻譯過程中,導游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避免中式英語情況的出現。比如,在哈爾濱,人們會將燒烤叫做“串兒”,在進行導游詞翻譯的過程中,導游便可直接將燒烤美食用漢語直譯為“串兒”,這樣既可以讓外國游客了解到當地的地方特色,也可以避免由于地域文化不同所造成的理解歧義。比如,當一名哈爾濱導游詢問澳大利亞游客想要吃什么食物時,對方回答“I’d like to eat chuan’er.”這種口語形式的方言發音不僅十分簡單,同時也更加生動形象。因此,這種導游詞翻譯方法也會收獲到更好的效果。
(二)在直譯法中避免中式英語
直譯主要是根據字面意思逐層進行翻譯,而在導游詞翻譯中,中式英語也最容易出現在此種翻譯方法中。因為導游詞大多是在現場進行翻譯,所以直譯是較為適合的一種翻譯方法。直譯法不僅可以讓源語的形式及其內容得以基本保持,同時也可以讓英文翻譯與源語更加接近,進而讓外國游客對相應的含義做到快速理解。相比較音譯法而言,直譯法不僅可以將一些不必要的解釋省略,也能夠收到更好的理解效果。而在通過該方法 進行導游詞翻譯的過程中,導游一定要通過合理的措施來避免中式英語的出現。在此過程中,導游可通過一些更加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直譯。比如,在對“黃山”進行直譯的過程中,如果直接將其直譯成“Mountain Huang”或者是“HuangShan”,很多游客一時間會難以理解是什么意思,而如果直接將其譯為“the Yellow Mountain”便會更加簡單、生動。同時,這樣的直譯法也會進一步激發游客的探索興趣。由此可見,此種翻譯方法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中式英語情況的產生,也會讓翻譯出的英文更加生動、靈活、易懂。
(三)在音譯和直譯相結合的翻譯法中避免中式英語
在對導游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音譯法以及直譯法都十分常用。而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通過這兩者的靈活選擇與合理結合的方式,也可以有效避免中式英語情況的產生。在具體的介紹過程中,導游可先通過音譯法來進行相應的概念交代,然后在通過直譯法對相關概念的特點、功能等加以補充,其順序可根據實際情況來自由決定。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讓對漢語并不是十分了解的外國游客通過直譯翻譯來進一步理解音譯翻譯。比如,在對“黃山”進行介紹時,導游可先通過音譯法將其翻譯為“HuangShan”,再通過直譯法將其翻譯為“the Yellow Mountain”,如果外國游客好奇為什么這座山并不是黃色的卻被叫做“the Yellow Mountain”,導游便可給他們講述一下軒轅黃帝在實現了中原大一統之后,便在此山煉丹,然后得道成仙的傳說。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外國游客對我國的旅游景點名稱做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神話傳說和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導游詞翻譯過程中出現難以理解或者是具有歧義的中式英語,同時也可以讓我國的旅游景點在外國游客心中更具神秘性和傳奇性,以此來進一步促進我國旅游業和相關文化的良好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導游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式英語情況十分常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國游客不僅很難對導游詞內容做到快速理解,甚至會產生一定的歧義,這對于我國旅游文化的傳播和旅游業的發展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阻礙作用?;诖?,導游應對導游詞翻譯過程中的中式英語問題做到足夠重視,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加以避免,比如音譯法的合理應用、直譯法的合理應用,以及音譯和直譯相結合的翻譯方式應用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讓導游詞的翻譯更加簡單易懂,并使其對外國游客產生足夠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向穎博.論漢英翻譯中的中式英語及其對策[J].青年文學家,2020(36):148-150.
[2]孫建光,馬明艷,李梓.語言景觀翻譯中的中式英語現象探析[J].淮陰工學院學報,2020,29(04):52-56.
[3]譚琦.導游詞翻譯中的中式英語現象研究[J].海外英語,2017(09):178-179.
作者簡介:吳佳馨(2000年-),女,侗族,籍貫:湖南,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課題項目:湖南文理學院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論導游詞的中式英語現象及翻譯策略”(ZC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