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玥
摘 ?要:良好的內部控制是一個企業健康運行的保證。是一系列國際大公司財務丑聞和經營失敗事件爆發之后,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和關注。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非常薄弱,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內部控制的薄弱已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不正當的行為。
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和我國的經濟形勢,分析了我國企業在經營運作實踐中在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內部控制若干問題進行探討,并對此提出相應對策,達到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內部控制:現狀:對策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目前,國際競爭嚴峻,我國企業的發展也面臨挑戰,企業需要內部控制來完善自身管理,但又缺乏對內部控制的深入研究,內部控制的意識也不夠,國內會計信息失真和造假的事件頻頻發生,且涉及金額越來越大,想要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內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針對國內內部控制的現狀和對策進行研究討論,目的在于解決存在的問題,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二)文獻綜述
彭俊祥(2008)從企業內部控制的概念、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和企業內部控制的原則三個方面描述了企業內部控制的理論基礎。并且回顧了內部控制的五個發展階段。劉靜、李竹梅(2007)認為,運用先進的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改進企業內部管理是公司的當務之急。在對我國成本內部控制概念和內部控制環境定義的基礎上,對改善內部控制環境,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糾正措施。評估風險方面,Hammed Arad (2009)將內部控制視為一種會計過程或系統,其目的是確保政策的實施和對資產的保護,而內部監督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內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一)內部控制概念
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確保企業會計信息準確性,保護企業的資產,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它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實現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設置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它在企業內部可以相對獨立,為了能夠更真實的監督各項經營活動。
(二)內部控制的作用
1.有效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對各種風險進行預防,內部控制就是能夠發現風險并有效控制的一種手段,它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風險進行評估,針對企業經營薄弱的地方,通過各種措施加強管理,將可能存在的風險盡量減弱,至少將其掌握在可控范圍內。
2.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
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在會計信息傳遞過程中可以真實準確地到達需要的地方,從而增強管理職能。如有違背企業經營目標的行為,通過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這種行為會被立即發現,而這種舞弊或謀取私利的行為一旦被發現,就能立刻采取措施,并且引起企業的警惕,迅速的反應過來并改正問題,讓企業按照既定的目標發展。
三、內部控制現狀及薄弱原因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理想
內部控制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事會和公司各級管理人員,以及公司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態度,因此它對于內部控制的發展非常重要。它在無形中影響著企業政策的有效實施,它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環境的核心。如果管理者不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就不能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這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
(二)風險控制意識淡薄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每一個企業面臨著巨大和風險,風險管理是現在受到廣泛關注的話題之一。企業通常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和現狀,沒有從現在出發看到將來的未雨綢繆,也沒有深入探尋每一項經濟業務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不能夠及時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就會導勁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影響企業發展運作。
(三)內外部原因
1.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
企業沒有建立規范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我國內部控制面臨的主要問題。例如,一些內部控制制度只注重事后監督,沒有考慮事前監督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有的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將不符合公司發展現狀的條例用在企業內部管理上,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公司員工就不能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導致管理方面漏洞百出。
2.缺乏制衡機制
良好的內部治理結構對于內部控制的建設和有效運行至關重要。現代社會的權力分離使公司治理的范圍增大,管理職能被逐步分解,需要規范的管理結構來界定權利和義務。一方面,我國企業對內部控制的各個方面都認識不足,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一種表面的檢查形式,另一方面,內部控制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所有部門和組成部分,但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各部門之間缺乏配合,內部控制就無法全面實施。
四、改進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提高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
內部控制是由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實施的一個過程。因此,想要提高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首先應該重視企業管理層的思想工作,管理層需要對內部控制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將內部控制的思維傳達至全體員工。另一方面,企業的全體員工都應該明確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和重要性,一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健、需要公司所有人員共同參與,互相監督,各自發揮作用,把每一個環節做好,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企業可以從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兩個方面完善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法》規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準則,設置內部控制管理機制的意義在于要建立責任明確的制度,讓企業員工明白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經手的經濟業務或記錄的會計信息負責,如果出現錯誤,企業將通過內部控制制度,追查出是哪一個環節有誤,并對相關員工做出懲罰,進行嚴格的管理使企業在任何一個環節都能不出現紕漏,做到遵守規章制度,降低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Commi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y Commiss ion(COSO)[D].Enterprise RiskManagement Framework .2003.
[2] Co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The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Gee Co.Ltd,London.
[3] KPMG: Sarbanes_ Oxley sect ion 404. manag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the proposed auditing standards[S] . 2002.
[4]Noreen.Control Self-Assessment .A New Approach to Auditing,Ives Bus iness Journal[J] . Sep/Oct 2000.
[5]馮培根.會計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J].會計研究,2000,11.
[6]陳冬燕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幾點看法[J].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2003,2: 050.
[7]陳良民.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思考[].遼寧經濟, 2004, 5: 050.
[8]仇瑩.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模型及在我國應用面臨的挑戰[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5,4(4): 16-19.
[9]何鳳平,吳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晌評價與信息披露[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3).
[10]樓德華傅黎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M]..上海三聯書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