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多軍
體育學科作為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提升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快樂體育作為對初中體育傳統教學觀念的突破和創新,其核心內涵主要是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是如今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課標的實施,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多新任務和新目標,推動了初中體育學科教學改革的深入,而快樂體育教學的主旨,是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切實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并通過趣味性體育運動促進學生健康體格、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品質的培養,從而更好地完成素質教育任務,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培養和發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初中生健康體魄的培養
素質教育除了培養學生正確學習觀念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外,健康的體魄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體育教學活動在初中生身體素質提升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如今體育考試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的比重,要求各初中學校領導及相關教育從業者對初中體育教學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支持。
(二)有助于初中生優秀精神品質的培養
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在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方面有著較為顯著的效果,對學生優秀精神品質的培養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一,通過相應的體育項目,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競爭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拔等優秀品質;其二,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適當融入德育內容,有助于初中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從而促進初中生人格的完善、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快樂體育意義和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快樂體育意義
1.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快樂體育教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對寓教于樂教育理念的踐行,提倡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從原本的被動接受體育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體育知識,并讓學生真正感受課堂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不斷提升和保持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想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一方面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從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入手,真正理解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主體地位,為學生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另一方面還需要初中體育教師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個性心理和追求目標等各方面因素,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
2.加強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和諧師生關系有助于緩解學生焦慮、抗拒等負面情緒,還可以促進初中體育課堂和諧教學氛圍的構建,并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配合程度,所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提升教師教學熱情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舉措之一,也是推動快樂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性條件之一,這不僅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和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溝通交流,也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調整和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3.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內容
初中體育學科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體魄,也需要關注學生心智的健康成長,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合理滲透德育內容。比如,利用體育運動項目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并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及良好道德情操。
(二)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對體育學科重視程度不足
初中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是影響體育學科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很多學校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在課時設置方面要少很多,每周最多安排2~3節課,而且體育課還經常被其他學科占用,尤其是在臨近考試的時期,體育課被占用的情況愈發常見;其二,很多初中學校對體育學科投入的資源較少,導致體育器材及相關設施的建設存在較大缺失,且現有體育器材大多存在陳舊破損等現象,這會對部分運動項目的開展帶來較大的制約和影響。
2.師資力量較為匱乏
受學校領導對體育學科重視程度不足和課時安排較少等因素的影響,初中學校普遍存在體育學科師資力量較為匱乏的現象,一位體育教師通常需負責多個班級的體育學科教學任務,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能力也偏低,一方面體現在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對快樂體育教學內涵的理解較為片面,對體育學科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也較低,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很多教師采用的課堂教學方法較為傳統、單調,沒有重視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發揮,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了解體育學科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能,不僅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興趣和配合程度,更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3.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多而不精的現象
課堂教學存在的多而不精現象,也是如今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教學方法的多而不精,引發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初中體育教師為了更好地響應課程改革和新課標教學要求,通常會盲目地追求對課堂教學新方法的嘗試運用,教學目標也是以學生的體育成績提升為主,沒有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良好個性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并給予學生新奇的學習體驗,從而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但對學生的素質能力培養效果卻較為有限;其二,是教學內容方面的多而不精,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幾乎每堂課都會更換一種新的運動項目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走馬觀花式地對各個運動項目進行了解,并沒有對某一項目進行深入、翔實的學習,不僅會對學生的運動技能熟練度帶來較大影響,也難以達到預期的體育學科教學目標。
三、以快樂體育為導向構建初中體育教學的優勢
(一)有助于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興趣及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3AB21F25-481A-4BC0-BEC9-2AB974B46BC1
提升初中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興趣,是提高學生體育教學活動參與主動性及參與效果的有效舉措之一,提升初中生身體素質鍛煉的效果及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有著重要意義,而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一方面提倡為學生構建和諧、愉悅的運動氛圍,另一方面也更加重視體育教學活動形式的創新及多元化發展,不僅可以改善傳統初中體育教學活動普遍存在的活動形式單一、枯燥等問題,并消除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抗拒心理,使學生能更好地配合體育教師的指導,還可以通過適合初中生實際情況的趣味性運動項目及多元化的鍛煉方法,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翔實地了解運動項目要點和相關技巧,并促進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和損害。
(二)有助于拉近師生距離并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初中快樂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由原有的主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多的課堂運動時間也交由學生把控,而教師則是對活動開展流程,以及學生的運動過程和行為進行引導。同時,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還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及對學生活動感受的了解,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主動性和思維活躍性,并真正使體育教師與學生成為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體育教學活動的優點及不足之處,并結合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經驗,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
四、以快樂體育為導向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加強體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初中生往往有著較為強烈的模仿欲望,也十分好玩好動,初中體育教師在展開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初中生的特點,以及具體教學情況等,利用唱游教學法促進初中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的體育動作。唱游教學法能結合低年級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將體育動作、游戲和唱歌等諸多元素加以融合,以此推動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開展。另外,體育教師作為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引導者,其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對快樂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成效有著重要影響,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從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入手。其一,深入研究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其與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不同之處,以便體育教師能更好地對初中體育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其二,體育教師應清晰認識并深入了解快樂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變化,并重視快樂體育教學過程中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及對體育活動要求的配合程度,確保體育教學活動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教學效果。
(二)通過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
激發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興趣是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活動的初始和重要環節。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構建相應的運動情境,一方面可以使運動項目更加鮮活、生動,從而調動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和實踐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有別于傳統形式的體育項目,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體驗。同時,為了全面提升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方案設計效果,幫助學生在體育游戲參與過程中實現綜合素養發展目標,教師可以將合作化教育元素合理滲透其中,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及互動的方式積極參與游戲過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感受合作學習及互動溝通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發展學生積極合作態度和社會交往能力。在合作化體育游戲方案設計期間,教師可以分別結合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兩種模式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多元互動交流體驗中全面掌握學習重點,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對“接力跑”體育項目的開展形式進行適當調整,并構建相應的體育情境。在體育活動開始前,首先體育教師需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將學生合理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其次為學生講解活動情境及活動規則:“今天的活動項目其核心主題是‘情報傳遞,需要同學們以‘接力跑的方式傳遞‘情報,也就是同學們在‘接力環節傳遞的不是接力棒而是‘情報,最后綜合‘情報傳遞的準確性以及完成時間給各小組評分。”最后,體育教師還可以在師生互動環節鼓勵學生對各自的活動感悟及活動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闡述,并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給予肯定和針對性指導,以此保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
(三)通過游戲化的體育活動拓展體育課堂教學深度
游戲化教學方案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需以個性化模式進行,體現加強重視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滲透,結合學生個性發展特點設計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實現全面提升學生體育游戲學習效果的發展目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固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缺乏個性化教學方案的設計,不能通過針對性教學方法幫助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可以將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合理滲透其中,促使學生結合其基礎學習水平角度進行提升和探究,從而保障以學生個性及興趣方向為核心,設計科學化的游戲形式。以游戲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一方面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活動體驗,并促進學生運動興趣和運動主動性的培養,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深度,對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將“三步上籃”教學活動進行游戲化。其一,是對“三步上籃”項目游戲化,體育教師可以提前準備由布條等材料制成的圓圈,將圓圈放在籃下區域并要求學生結合三步上籃規則踩中圓圈才可以上籃;其二,將活動開展形式游戲化,將學生按照男女混合的方式分成兩組,每個小組通過男生、女生交叉輪流的方式進行三步上籃,男生如果投進籃球,可以根據下一個女生的要求對圓圈的位置進行自由調整,以便提高女生的投籃命中率,女生完成三步上籃后,無論籃球是否投進,都由體育教師將圓圈位置重新隨機擺放,然后再由男生進行三步上籃,最后由籃球命中數最多的小組獲得比賽勝利,而體育教師可以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給予上籃技巧等方面的指點,并引導游戲項目安全、有序進行。
五、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而加強以快樂為導向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僅是提升初中生體育教學活動參與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水平和教學成效的重要舉措之一。
(宋行軍)3AB21F25-481A-4BC0-BEC9-2AB974B46B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