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參照依據、現實需求與實現策略

2022-06-01 12:39:02薛棟楊雙銘
職業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薛棟 楊雙銘

摘要: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生作為職教教師隊伍的后備力量,師范能力是職教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重要內容。依據《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四個維度的培養要求,基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三項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能力比賽的師范能力需求,提出“班級建設、課堂教學、課程開發”三維一體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教學大賽;師范生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2)05-0017-07

為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實現分類培養、分類卓越,2018年的《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明確要求,推進各類教育培養模式改革,對于職業教育要適應其發展需求,提升職業教育師范生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理實一體、德業雙修的卓越中職教師。2019年《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教師職前培養體系”,2021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在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加強職業技術師范學校建設”,進一步明確了結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職業教育教師的入口質量。師范能力是職教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勝任專業教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1],有助于解決職教教師“如何教”的問題。因此,為滿足對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中師范生師范能力的培養需求,本文通過對接《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中的標準要求,基于三項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能力大賽的文本分析,立足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的現實需求,進而提出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策略。

一、參照依據:對接《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與《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于2019年10月發布,從“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四個方面明確了國家對職業技術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產出”的質量要求,目的在于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等相關政策要求,實現高素質專業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于2021年4月2日發布,從“師德踐行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綜合育人能力”“自主發展能力”四個方面明確了中職專業師范生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求,力求體現中職專業師范生職業能力專業特色,強調將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進行分類建設,并盡快建立職業教育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深入推進免試認定改革。上述兩項標準均從“師德”“教學”“育人”“發展”四個維度明確了國家對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闡明了師范生應當獲得的職業能力,其職業技術師范教育類型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遵循師德規范,傳承工匠精神

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2],《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和《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于不同類型教育以及在職前職后師資培養過程中均要求遵循教師思想道德規范,厚植教育情懷,在師德規范的基礎上踐行師德認知和行為準則,加強自身職業修養和職業認同感。

基于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的專業特色,以及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一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兩份標準在提出遵循師德規范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對工匠精神的深化和傳承,要求職業技術師范生秉承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職業精神,以傳承工匠精神為目標,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不斷琢磨改進教育教學方式,追求卓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精益求精的做事習慣,在未來工作中銳意進取,將每一件事做到極致。

(二)重視知識整合,強調實踐教學

對于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兩份標準中均強調師范生需注重培養知識整合能力,要求師范生在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具備相應的課程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整合性知識與能力結構。尤其對于職業教育而言,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強調技能的培養而忽視知識的傳授。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必須牢牢把握學術知識與職業知識同等重要的基本認識論問題,師范生必須將“職業知識帶回職業教育”[3],連貫性深層次的職業知識將真正推進職校生未來在工作崗位上的可持續發展。

相比于普通師范教育,職業教育教學過程展現了較強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實踐教學能力是教師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標準強調師范生要結合專業特點,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取能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特色的實踐性教學方式,并具備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相比于學術知識,職業知識更趨向于難以傳遞、與行動相關聯的隱性知識[4]。因此,對于師范生而言,意會和加工所在專業的職業性工作知識、規律、職業活動特點[5],并經由實踐教學向學生傳授的能力尤為重要。

(三)強調綜合育人,關注學情特殊

綜合育人能力是各類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師范生在育人活動中應綜合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和品德養成,強調全員、全程、全方位綜合育人,提出在教育過程中將“育人為本”這一本質要求內化于心,秉承立德樹人理念,充分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規律和個性特征,有意識地促進學生適合地、全面地發展。

對于職業技術教育而言,還應在上述普適能力基礎上重點關注職業教育學生的學情特殊性。《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要求師范生掌握中職學校德育原理與方法,以及職校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規律和情感特征,充分了解學生學情與班情,有針對性地依據學生和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德育工作。同時,依照職業特點進行職業指導、生涯規劃,從而有助于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注重終身學習,適應專業發展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明確提出師范生需具備反思、合作、終身學習等發展能力,要求師范生能從不同角度反思并改進教育教學,掌握教育實踐的一般方法,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具有團隊協作的溝通合作技能,同時關注國外教育前沿動態,能借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經驗進行適應于本國的應用。

基于職業教育的職業性與實踐性,職業技術教育師范生還需注重專業能力的終身提升,依據高水平工匠的培養要求反推高水平工匠之師的培養目標,建立落實一體化長學制的職教師范生培養體系。《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要求師范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探尋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素質的需求,并據此及時改進職業技術教育內容和方式,在專業能力與時俱進的同時培養更適應專業發展的人才。

綜上所述,《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從“師德”“教學”“育人”“發展”四個維度對職教師范生提出了要求。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應做到“師德”培養一以貫之,以“教學”“育人”能力培養之徑通達“發展”之境,以“發展”反哺“教學”“育人”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二、現實需求:基于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能力比賽的文本分析

(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視、輔助到融合:基于十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文本分析

第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教師能力比賽始于2010年,迄今舉辦了11屆,2010年至2017年稱為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18年更名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這項比賽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發展為主線考察職教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呈現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中從重視、輔助到融合的發展趨勢。

1.第一階段(2010—2013年):重視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考察

此階段大賽側重于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考察。第一,比賽內容上凸顯“信息化”。這一階段大賽全稱為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參賽項目包括“多媒體教學軟件比賽”“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網絡課程比賽”,考察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數字化資源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能力,要求教學軟件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進行設計,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學”教學特色。第二,評價標準中著重考察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多媒體教學軟件比賽”“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和“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從教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其中教學性占40分、技術性占30分、藝術性占20分、創新與實用性占10分,體現教師數字技能的分值共60分,高于體現教師教學能力本身的分值。同樣,“網絡課程比賽”評分指標中課程內容設計占40分、界面設計25分、交互性25分、特色與創新10分,體現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評價所占的分值為60分,高于課程內容設計的分值。從這一階段的比賽項目、評分指標上可以看出,相比于教學設計,大賽更加關注教師對信息技術資源的開發應用能力。

2.第二階段(2014—2017年):關注信息技術對教學的輔助

此階段大賽逐漸重視對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學能力的具體考察。第一,比賽內容從考察教學軟件設計能力向教學能力轉變。參賽項目刪去了上一階段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比賽”,增加了“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考察也更加多樣,除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之外,加入了對信息技術應用下的教學實施成效的關注,要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還需遵循職業院校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特點,依據實際教學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優化教學設計,做到教學過程主導,信息技術輔助,體現教學過程的創新性和應用有效性。第二,評分標準中減少了軟件技術性指標,增加了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此階段評價指標為“總體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特色創新”,十三項二級指標中只有三項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相關,與教學相關的分值占70%以上,體現出對教學實施的更高關注,要求教師不應過度追求技術提升,而是要將課堂教學視作核心,將信息技術作為提升教學成效的輔助工具。

3.第三階段(2018—2020年):注重教學能力發展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這一階段大賽超越信息技術應用,回歸教學,引導教師深度思考如何將數字技術融入教育教學中。第一,比賽內容重點考察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更名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參賽項目在上一階段賽項名稱的基礎上刪去了“信息化”,變為“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體現出隨著大賽的推進參賽教師已逐漸掌握了基本的數字技能,大賽將在此基礎上重點考察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6]。這一階段大賽考察教師的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達成評價目標、進行反思改進等能力。一是以生為本,要求教師依照學情開展適合學生的教學,以能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具備分析學情和適應學情的能力。二是強化教師育人的意識和能力,要求教師在專業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是注重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針對學習和實踐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第二,圍繞教學實施過程展開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指標包括“目標與學情”“內容與策略”“實施與成效”“教學素養”“特色創新”五個指標,主要考察教師教學能力,二十項二級指標中有五項有關技術性的評價,但也主要指向評價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融合和促進作用,總體上依然是對教學實施和效果的關注。

目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對教師而言必不可少,能協助教師創造性地利用數字技術滿足教學需求,促進教育教學更好的發展[7]。但同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要跳出技術邏輯,在教學中的應用不能流于表面,也不能滯于大賽層面,而是要真正回歸教學本質,切實服務教育教學發展需要。

(二)推行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理念:基于兩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文本分析

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于2018年、2020年共舉辦了兩屆,兩屆大賽專業類別、參賽對象、賽程等大致相同,包括“教學設計”和“說課與答辯”兩個參賽項目。

1.第一屆大賽(2018年):促進課堂教學向生產教學轉變

首屆大賽在《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規范》的指導下,全面倡導技工教育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要求教師適應技工教育教學規律,促進課堂教學向生產教學轉變,實現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融通合一,專業教學與生產實踐同步,教學環境與職業生產對接。在此基礎上,大賽考察教師開發適合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的專業能力,從選題、學習內容、目標、資源利用上強調突出學生中心、能力本位,將教學與實際職業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對教師專業能力和創造性能力有很高要求。現代產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減反增,職業教育教給學生的通用性知識和技能已無法滿足強競爭態勢下的市場選拔,現代學徒制發展戰略下,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系統專門性理論知識,還需要深入企業,深入崗位積累實踐性經驗[8]。生產教學的強調有助于對接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促進新課程體系改革,同時也體現出大賽目標在于從工作中來,到工作中去,讓一體化課程體系能夠落實到課堂中,也能夠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得到有效運用,提高大賽成果在實際教學和生產活動中的轉化率。

2.第二屆大賽(2020年):倡導思政育人融入教育教學

第二屆大賽延續了第一屆理實一體化課改理念,并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指導下提倡參賽作品融入思政元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其專業發展功能與以德育人作用不可分割,不僅要傳授專業技術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具備高尚的愛國情懷與良好的職業素養。基于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一體化課改的理念特征,各類專業課程應當重視實踐教學與思政育人融合發展,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推動作用下,各院校應抓牢專業課育人工作,引導教師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職業活動中。同時,還需注重將思政要點同實訓技能與素養相對應,設計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滲透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力求讓學生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體會從思想政治理論到實訓工作應具備的素養的轉變,落實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作用[9]。

(三)以班級管理為抓手強調學生生涯發展:基于四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文本分析

首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于2016年初舉辦,之后經歷了兩次更名,2018年更名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能力研學提升活動,2020年改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

1.第一階段(2016—2018年):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

這一階段主要是對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進行考察,旨在加強中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比賽項目包括“主題班會方案設計”“相關知識測試”“教育故事演講”“模擬情景答辯”,要求班主任在掌握班級管理、育人的相關專業知識、具備班級情況分析能力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實際與專業培養目標制定班級建設方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解決建班育人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建班育人能力是班主任專業化成長道路上必備的基礎能力,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班主任應在全員育人中把握職校學生學情的特殊性,緊密聯系職校學生成長需求與身心發展特點、品德形成過程規律,有效地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過程育人中擴充育人要素,將育人活動貫穿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生活全程,以主題班會作為中職育人的重要抓手,充分、清晰地體現先進育人理念;在全方位育人中重組育人路徑,將育人活動覆蓋校園內外、課堂內外,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多主體參與,凝聚育人合力,實現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育人[10]。

2.第二階段(2020年):結合職業特點指導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

2020年的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班主任結合職業特點進行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比賽中要求班主任能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學生和班級所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有關行業崗位要求等,分析出對學生進行管理、德育過程中要重點關注的工作領域、可能要解決的問題等。在班級管理上,要求班主任要以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為基礎推進學生管理、育人工作,尤其是要結合對學生的職業指導、頂崗實習管理等推進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隨時關注并分析學生發展情況,能夠對照班級建設目標和達成進度,及時調整班級管理策略,積極反思改進;在德育過程中,要求班主任適應新時代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在符合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同時,要求班主任做以身作則、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結合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榮譽感來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

這一階段對班主任能力的要求由第一階段的重點關注建班育人能力轉向關注結合職業特點進行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在掌握班級所在專業的相關知識、前沿進展和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出合理、適用的班級建設方案和豐富、有效的德育活動。

三、實現策略:構建“班級建設、課堂教學、課程開發”三維一體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策略

(一)立足班級建設,貫通師范生三層育人能力培養邏輯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育人能力的培養應從宏觀層面內化育人使命、中觀層面挖掘專業育人特色、微觀層面立足于班級建設把握學生學情。

第一,承載職業教育育人使命。職業教育具備支撐中國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重要力量,肩負推動技能立業、建成技能型社會的重要職責,承載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偉大使命。國家制造業繁榮發展亟需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堅持專業發展導向與以德育人導向相統一,增強德育的時代性與有效性。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應引導職教師范生豐富理論基礎和德育修養,從職校學生認知規律出發,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設計育人活動,在育人過程中突出時代主題,融入家國情懷、工匠精神、職業責任感等育人元素,由淺入深推動職校學生認知、內化技術技能人才的未來使命,形成職業意識與職業追求。

第二,立足職業教育專業特色育人。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要求不同,立足專業特色有助于切合未來崗位需求進行育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同樣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結合職業特點,對接專業未來工作崗位需求。而教師對于專業特色、職業特點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應該在職前師范教育階段打好“職業性”基礎,產生職業認同感,培養相應的“職業性”能力[11],這也能促進職后對接專業特色與學生德育培養標準,提升育人成效。

第三,把握職校學生學情特殊性。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應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根本前提,關注職校學生學情的特殊性,從而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認知學習方式、個性特征等[12]。首先,師范生應當學習掌握科學有效的學情分析方法,如資料分析法、經驗分析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13],在班級群體的共性特征之上關注個體差異[14]。同時,融合信息技術資源建立班級管理平臺實現數字化管理,建立信息數據庫掌握學情資料,為未來長期的育人分析積累資源。其次,應充分運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資料,對照獲獎作品,分析學情問題及解決策略,學習以主題班會為抓手解決育人實踐中的問題,體會主題班會與職業育人導向相統一,基于學生成長需求和發展方向將工匠精神、職業道德有機融入主題班會教育中,提升班級管理成效的同時促進學生職業素養“隱性成長”。

(二)聚焦課堂教學,并行培養師范生職業知識整合能力與實踐教學能力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教學能力需內置于職業教育專業背景中培養職業知識整合能力,融通職業知識與專業特色培養實踐教學能力。

第一,內置于專業背景培養師范生職業知識整合能力。職教師范生具有相關專業背景,需要通過師范教育將學術性的專業知識轉化為能運用于職業教育的職業知識,將工作過程中零散碎片化的知識內化整合為系統職業知識,結合教育學科相關理論設計教學,完成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師范生向職教教師的合格轉化。例如,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依據專業特色與職業發展需求確定教學目標,消解教育學科內容的普適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掌握教學框架,分析體會教學內容,將專業相關的熱點、問題設計轉化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資源,及時更新與補充教學內容。

第二,校內校外合力拓寬師范生實踐教學能力培養路徑。職教師資以“雙師型”為培養目標,不僅要勝任理論知識教學,同時還要能承擔專業實踐教學。因此,要關注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在校內積極探索先進技術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引入數字化實訓平臺等實踐資源以提升師范生的數字素養,打造運用技術手段真正服務于教學的“數字匠師”[15]。在校外增加師范生在崗位一線的實訓體驗,提供機會讓師范生學習和掌握行業企業先進前沿的技術技能,彌補校內產學研合作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不足[16]。

(三)形成課程開發思維,引導師范生對接專業前沿整合更新教育教學

具有可持續課程開發思維的高質量職教師資能運用教育學先進的理論方法,將專業領域的前沿技術整合到課程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

第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是形成課程開發思維的切入點。師范生要從理論出發,學習典型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模式及教學模式,如工作過程課程開發、項目課程開發、一體化課程開發、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教學等,明確課程開發的理念和內涵、開發技術流程等,掌握系統科學的課程開發理論基礎。

第二,深度加工“教賽獲獎作品”是形成課程開發意識的間接體驗點。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生可以通過分析和學習“教賽獲獎作品”了解課程開發流程、積累相關經驗。在對“教賽獲獎作品”的不斷學習、評價與模仿的過程中,能幫助師范生提升實踐教學思維,提高課程開發水平,生成有價值的教學設計作品。

第三,專業前沿融入教育教學是形成課程開發意識的直接體驗點。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生應當在既有教學基礎上對接領域前沿,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積極參與前沿領域課題研究、對話一線教師等教研活動培養研究性思維。同時要利用實習機會,進入企業實地了解行業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趨勢,結合真實工作任務掌握職業一線崗位需求,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培養研究性教學能力,保持教學的深度創新和持續性創新。

三維一體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師范能力培養策略要求始終貫穿師德培養,數字能力提供支撐,在班級建設和課堂教學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培養課程開發思維,并由課程開發反哺班級建設和課堂教學,實現師德貫穿,數字支撐的三維一體閉環培養策略。

參考文獻:

[1]郭奇,趙銘,李寶梁.職教師資師范能力指標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3(19):57-61.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2019-10-10)[2021-12-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

t20161208_291306.html.

[3]邁克爾·揚.把知識帶回來——教育社會學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論的轉向[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184.

[4]張晉.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5]李霄鵬.我國職教師資培養模式建構[J].職教論壇,2010(1):56-60.

[6-7]薛棟,武加霞.職業教育教師數字教學能力:參考框架、發展脈絡與提升策略——基于2010—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1)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21(12):41-48.

[8]徐國慶.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構建中的關鍵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30-38,117.

[9]馬前鋒,滕躍民,張玉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實訓課的“課中課”同向同行模式創新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2):142-144,150.

[10]胡穎蔓,歐彥麟.提質行動:高職院校“三全五育”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19):53-57.

[11]謝莉花.職教教師教育中的“職業性”研究[J].職教論壇,2013(24):14-19.

[12-13]俞宏毓.近十多年來我國學情分析研究的發展與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9(3):60-64.

[14]安桂清.論學情分析與教學過程的整合[J].當代教育科學,2013(22):40-42.

[15]柏洪武,徐益,鐘富平.數字工匠“學—做—創”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施——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0(29):24-28.

[16]梁玉國,李昌凱,李秋華.協同育人視域下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的現實困境與破解路徑——基于30所應用型高校的調查分析(2020)[J].中國高校科技,2021(11):79-83.

(責任編輯:張宇平)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Reference Basis, Realistic Demand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XUE Dong, YANG Shuang-m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are the reserve for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 normal? ? ability is the key content of teachers'vocational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four dimensions of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Majors and Vocational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Teacher Candidat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ext analysis of thre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vocational ability competitions: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ers' Vocational Ability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lass Teacher' Ability Competitio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 it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 training system of "class constru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education; normal ability; teaching competition; normal stude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AV色爱天堂网|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a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欧美日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a欧美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久久公开视频|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免费p区|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伊人福利视频|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综合成人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就去色综合| 欧美啪啪精品|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五月天久久婷婷|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在线91| 久久香蕉国产线|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欧美一区福利| 99久视频| 五月激情综合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色亚洲成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91在线| 69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99热亚洲精品6码|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