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虹翼 張藝凡
摘? 要:本文介紹了公共建筑常見的空調系統形式,全空氣系統、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多聯機中央空調系統,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空調通風系統運行和管理的注意要求等。本文旨在通過合理的空調系統運行方式,有效降低公共場所內部環境中交叉感染幾率,并引導公眾科學正確使用空調系統。
關鍵字:新冠疫情;公共建筑;空調使用
引言
空調系統作為21世紀提供人們舒適生活環境中的重要建筑設備,傳染病流行期間空調系統的正確使用不僅是為人們生活帶來舒適體驗,而且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幾率。特別是在醫院、商場、辦公大樓等人群密集的公共環境中需要合理規范使用空調系統,大力降低傳播可能性,為公眾健康安全做到及時的保障。目前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病毒)形勢依舊嚴峻,我國疫情常態化控制工作依舊面臨著困難。本論文著重介紹公共建筑中常見的空調系統的使用管理。
一、文獻回顧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將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各種傳染病流行時傳播途徑是十分復雜的,一種傳染病可同時通過幾種途徑傳播。目前為止,被廣泛認可的兩種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關于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空調系統傳播還存在一定的疑問,西安咸陽機場等案例表明新冠病毒通過空調系統進行傳播的概率很小,但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也存在著經氣溶膠傳播導致交叉感染的可能。當室內環境處于人體舒適區域時,在空氣中病毒傳播力可能會被削弱,而處于極端惡劣的環境時,人體免疫力會有所下降,感染疾病的概率也會大大提高。氣流組織良好通風可稀釋被污染的空氣,是疫情期間控制病毒傳播的主要措施。根據現有的空調運行規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WS/T396-2012)等相關指南和標準建議進行調控管理,通風空調系統在疫情防控階段應謹慎合理運行,保證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公共場所的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合理與安全,最大程度防止因空調通風系統開啟而導致疫情的傳播與蔓延,從而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二、常見空調系統形式
(一)全空氣系統
全空氣系統是指由經過處理的空氣來承擔空調房間內的全部室內負荷,常應用于公共建筑中有較大空間且可以設置風管的場所。根據新風、回風混合過程的不同,分為一次回風式和二次回風式。對于室內空氣參數全年固定的空調,一次回風式:由室內回風與室外新風混合后,經噴水室或空氣冷卻器進行減濕冷卻到機器露點,再通過加熱到送風狀態點送入房間,吸收房間的余熱余濕后變為室內狀態點,一部分室內排風直接排到室外,一部分再回到空調室與新風混合;二次回風式:是指在一次回風式的基礎上,在噴水室后與室內回風再次進行混合到達送風狀態點,從而代替再熱器的使用,節省能耗。
在新冠疫情期間,若室內存在感染者,室內空氣或將被污染,采用回風會增加室內其他人員交叉感染的概率。宜關閉回風閥,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并注重對空氣的處理,在風口及處理過程中應采用過濾器、凈化器進行殺菌以提高新風的空氣品質。目前在對于風口處理措施中,較為創新的方法可采用溶液除菌加飛沫捕捉器,該方法能達到殺菌效果同時對管道腐蝕較小。另一種方法為采用靜電吸附過濾材料。而這些方法還需繼續深入研究。
(二)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
對于部分層數多且房間多的公共建筑,如醫院、賓館、辦公室等,若采用全空氣系統不能對各個單獨的房間進行調節,同時對建筑物的空間要求較大。因此風機盤管的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相比之下更為合理,可以獨立設置在各個房間中,進行獨立的開關及溫度控制。
風機盤管機組由盤管和風機組成,使室內回風直接進入機組進行冷卻去濕或加熱處理,并采用就地處理回風的方式,房間之間空氣互不串通,每個房間的室內空氣品質較高,不易受周圍房間及室外空氣的污染。但其循環空氣入口應安裝可清洗或更換的過濾器。實際工程中經常出現風機盤管回風口無濾網的情況,導致風機盤管積塵嚴重,降低制冷性能同時影響空氣品質。
實際工程中常采用獨立新風系統,對新風進行單獨的系統的處理,可提高新風空氣品質和系統運轉的靈活性。根據新風是否承擔室內負荷可分為兩種方案,新風處理到室內空氣的焓值,不承擔室內負荷:該方案中為了使新風與風機盤管出風有較好的混合效果,新風送風口緊靠風機盤管的出口,但盤管處于濕工況,衛生條件差,易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新風處理到低于室內空氣的焓值并低于其含濕量,承擔部分室內負荷:此時風機盤管機組處于干工況,可以防止細菌滋生,對提高室內空氣品質有利。
因此在疫情期間,新風系統宜全天運行,并要確保新風的空氣品質,應直接從室外引進,而不能通過機房、樓道等相對封閉的場所取風;注重室內場所的通風換氣,保證排風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要注意空氣處理單元中的過濾器的清潔狀況,加強對風機盤管的凝結水盤、冷卻水的清潔消毒。若過濾器被污染的話,也可能導致病毒通過送風系統進入其他房間,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多聯機中央空調系統
多聯機系統,俗稱“一拖多”,即一臺室外機通過配管連接兩臺或兩臺以上室內機,室外側采用風冷換熱形式、室內側采用直接蒸發換熱形式。多聯機系統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室內機主要考慮噪音要求;室外機應設置在通風良好的位置,以確保室外機四周有足夠空間,能夠保證:熱風能夠直接排到室外、室外新風能夠吸進來、排風不回流、保證排風量和進風量,且同一系統內模塊必須擺放在同一高度。
對于新風方案,與之匹配的主要有兩種,采用直接蒸發式新風機組:采用直接蒸發制冷或熱泵制熱的方法處理室外新風到室內狀態點或大焓差處理到設計狀態點,再通過保溫的新風管道送向室內空間,該方案不存在交叉污染,空氣品質較好;全熱交換式新風機組:新風和排風進入機組通過高效熱回收器或新型對流式熱交換材料進行全熱交換,再送到室內空間。該新風處理方式中全熱交換新風機組回收能量承擔部分新風負荷,多聯機室內機承擔剩余部分新風負荷。但存在交叉污染可能性,使用可選配光觸媒殺菌等消毒設備,保證室內空氣品質。
多聯機系統的運行要求和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基本一致。
三、空調運行管理要求
參照《疫情期公共建筑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 疫情期間,公共建筑可以使用配備了新風系統的中央空調,但要做到以下要求:
空調系統盡可能全新風運行,避免使用回風,保證新風采氣口及周圍環境保持清潔,確保新風不被污染;針對不具備新風條件的建筑,為了防止交叉傳染,需要增設中效、亞高效過濾器,可以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物。
保證室內全面通風換氣,通風的優先級應高于室溫保障,傳染病流行期間適當降低室內舒適需求。加大通風量,定時開窗、開門進行通風;
關閉空調通風系統加濕功能,病毒在濕度較高的空氣中更易存活;
注意空調和送風系統檢查,特別是空氣過濾器、表面冷器、加濕器、凝結水盤等易集聚灰塵和滋生細菌的部件以及調末端風口積塵、霉斑情況,參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WS/T396-2012)做好室內環境的清潔和消毒工作,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一旦發現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時應立即關閉與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活躍區域相對應的中央空調和通風系統,并對區域內的中央空調和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經衛生學檢驗、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四、總結
災難應該使我們警醒、引起我們反思,新冠疫情期間暴露出的問題,對于空調行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暖通空調人應當視野開闊,創新發展。針對空調系統設計、運行、維修、管理進行深刻思考,摒棄不合理的空調形式,優化空調系統思想,提升室內空氣品質。在殺菌消毒方面更加空調末端設施的創新和研究。良好的空調系統不是滋生病菌病毒的溫床和其傳播的途徑,而且會成為防范病菌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有效手段。我們要為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建筑環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芳,劉華,韓墨.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J].中國產經,2020(08):89-110.
[2]孫志成,卜震,朱春.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建筑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策略調研[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11):23-27.
[3]李元銘,強天偉.風機盤管系統設計中的幾點問題[J].制冷與空調,2015,15(03):54-57.
[4]劉惠連.辦公建筑多聯機系統設計要點[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21,40(11):63-67.
[5]董長進,魏展雄.多聯機系統新風方案對比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1):76-78.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1.038.
項目名稱:《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中央空調系統的正確使用》
項目編號:S202010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