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國
摘? 要:《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具有很深教育意義的電影,雖然是部外國電影,但是藝術是相通的,里面傳達的教育觀念同樣是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鳴的。我們應該注重兒童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形成促進兒童發展的合力作用。同時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
關鍵詞:《地球上的星星》;影響因素;教育策略
一、《地球上的星星》簡介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關于兒童成長題材的電影,電影由印度著名影星阿米爾·汗執手拍攝。影片中的小主人公“伊桑”是一個世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顯得與這個世界中的一切格格不入。在老師眼中,“伊桑”不服管教,在課上不聽老師講課,老師提問他回答問題時,他答不上來,并且還公然擾亂教學秩序,在課上大吵大鬧。在同學眼中,“伊桑”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壞同學,每門科目都得“鴨蛋”,他的試卷上什么都沒有,只有老師留下來的紅圈圈。他的父母也難以理解讓自己頭疼的小兒子,包括他的母親。他母親放棄了夢想,放棄了工作,一心撲在伊桑身上,全身心地照顧他。但依舊沒有什么改觀。不得已,他的父母將他送進了寄宿學校。希望能夠在新老師的嚴加管教下,伊桑可以變得和普通孩子一樣有所進步,但是伊桑同樣被老師嫌棄,認為以他的智力應該送到特殊教育學校。最后,在美術代課老師的影響和幫助下,伊桑逐漸找到了自我。
二、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
(一)父母
俗話說: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清晰地闡明了父母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孩子一出生見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而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跟孩子相處最久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們首先應該重視的是父母在孩子身心成長中的作用。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哪位父母是不愛護自己孩子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人成才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就像影片中伊桑的父母那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好,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叛逆,總是跟父母對著干。這需要父母能夠俯下身子來認真聽聽孩子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在這個過程中,多理解孩子,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責備,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老師
老師是兒童發展中的引路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這足以說明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孩子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所以一個受孩子喜愛的老師,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老師應該發揮自己為人師表的榜樣示范作用。能夠做到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繼續表揚鼓勵,對于后進生能夠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耐心。后進生身上同樣具有閃光點,需要教師能夠多多發現,多多包容。再者,能夠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不以教師的個人意志轉移。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教師不應將學生培養成為只會讀死書的機器,應該促進兒童的個性化發展。
(三)社會
社會是影響兒童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影響教育的發展和走向,從而深刻地影響到兒童的成長成才。教育的本質是育人,兒童全面自由發展才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應該摒棄應試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在重結果的同時更加注重過程,強調兒童個人興趣、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習成績只是評價兒童的一個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將這個孩子拋棄了,除了成績之外,孩子身上還有許多可取之處。
三、促進兒童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學校教育因材施教教育
學校教育應該轉變教育理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學生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規律,給予他們適合自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在學校中,對兒童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師。所以,教師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待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在自己的悉心指導下,可以變得更優秀。同時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念,充實自己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技能,對于有問題的學生能夠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對癥下藥,引導兒童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
(二)家庭教育關心愛護兒童
家庭教育應該更加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方面,不能過度的關注孩子的學習。讓兒童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能夠在屬于自己的年齡階段,做兒童該做的事情。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多傾聽兒童自己的想法,尊重兒童,不要將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兒童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應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和耐心。
(三)社會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社會教育層面應該更新教育理念,現代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鋪天蓋地的向我們襲來,這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因此,我們也應該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實施民主化教學。誠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起到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的作用,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但是教是為了學,而不是學是為了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以充分發展學生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為目的來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莊瑞雪.學習障礙兒童教育優化的建議——基于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的啟示[J].教育觀察,2021,10(11):76-78.
[2]譚藝瞳.兒童教育的應然:尊重兒童自然發展[J].教育觀察,2019,8(06):31-32.
[3]田 宇.《地球上的星星》折射出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J].科教導刊(下旬),2018(21):146-147.
[4]儀 雪.生命因你而閃耀——賞析印度兒童電影《地球上的星星》[J].電影評介,2016(13):44-46.
[5]李潔.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解析[J].電影文學,2013(06):119-120.
[6]關穎,劉春芬.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社會性發展[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04):47-51.F9B6679F-C832-4FC1-A70E-EC2F2DCE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