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樺
摘? 要:結合巴州區林火監測與預警開展情況,從多角度探討林火監測與預警在森林防火滅火中的運用,保障森林火災得到及時且準確的發展,力求盡可能掌握林火信息。從當前的森林火災的情況來看,盡管火災類型千差萬別,但借助于先進的林火監測及預警方式,能從整體上提出應對措施,發揮林火監測及預警的作用。
關鍵詞:林火監測;預警系統;森林防滅火;災情評估
巴州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南北氣候的交匯地帶,屬于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達55.05%,森林防滅火形勢相對嚴峻。近日,巴州區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和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風險,利用“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災預警監測”、“防火碼”大數據等,科學預警、精準監測,筑牢防火屏障,防患于未“燃”,為開展高質量的森林防滅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筆者就林火監測預警在森林防滅火中的運用作如下探討。
1.林火監測預警在森林防火中的運用
既然森林防火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那么林火監測預警在森林防火方面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應主要關注以下方面的內容。
1.1 提供林火預報
借助于發揮出監測及預警的作用,能保障落實具體的氣象數據,進而開展高質量的林火預報的工作。借助于相關范圍內的溫度、濕度等數據情況,來提出相應的火險預報工作。同時,利用相應的點火實驗及火情的具體情況,來開展較為全方位的預報工作。
1.2 及時發現火情
發揮出林火監測系統的優勢,能借助于信息技術優勢來實現全天候、全時段的監測工作。并借助于實時化的現場畫面,便于更好地明確火情的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樣能全方位控制林火所造成的損失問題。
1.3 準確識別林火
具體的林火的監測預警實踐中,應充分體現出先進圖像識別算法的優勢,并能參考火焰煙霧的行為特性來保障進行圖像分析的精確化智能識別,滿足于自動報警及自動記錄的要求,落實全天候的識別,便于能在最短時間內發現林火,全面提升識別效率,為森林防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1.4 火險等級預測
從森林火災的情況出發,落實相應的等級預報系統的模型,進而能更好地判斷森林地區中存在著火險等級的情況,并能明確落實火災發生概率的情況,進而保障開展高質量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落實無人機的合理化飛行線路。
1.5 火災實時管控
通常情況下,在火災的預防與日常管控方面必然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耗費。而林火監測與預警的應用可對火災區域實施全天候、全時段的實時監管,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復燃區域,避免二次火災帶來更大的損失。此外,還可以根據多項信息的綜合分析來選取重點區域實施重點管控,實現資源、人力的高效配置。
1.6 監測環境溫濕度
林火監測工作不僅能夠對森林火災的預防起到積極作用,還能對林火撲救提供一定的導向。可以通過對目標區域的溫濕度進行分析,預測林火發生的可能性,采取措施,同時也可對已發生林火的區域溫濕度進行分析,預測火災的蔓延驅使,從而提升林火防控與補救的實效性和時效性。
2.林火監測與預警在森林滅火中的運用
2.1 為林火撲救提供科學指導
一是進行火情的快速分析,能發揮出基于紅外圖像和視頻分析技術的優勢,進而能開展實時化的監控相應的林火的起火點、火勢發展、火勢面積、發展趨勢、蔓延速度等情況,為今后的工作奠定重要基礎;二是滿足精確化定位的要求,能借助于GIS系統能實現林火的準確化、智能化定位;三是落實具體的滅火方案,保障相應的火情信息在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進行火災區域的劃分,提出有效的滅火解決方案以及人員隊伍的優化配置,精準預算所需要的滅火時間與所需要攜帶的后勤物資;四是進行高質量的現場調度,集中優勢力量來完成滅火的目標。考慮到火場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滅火人員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應視具體火情優化調整滅火力量,開展火情的實時監測,便于能明確火場的動態變化予以反饋。確保指揮員在掌握相應火情信息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滅火力量,提高滅火效率;五是保障滿足路途信息的提供,發揮GIS信息系統的優勢,明確獲得趕往火點的路途信息中的沿途地形、道路等參數。
2.2 為林火撲救保障人員安全
考慮到火場實際特別是存在危險因素多、變化速度快等情形,對于滅火人員來說,存在著巨大的危險性,我們應高度重視。借助于林火監測與預警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能從多角度來保障滅火人員的安全性。如在險情中,借助于危險區域的分布情況和火災的發展趨勢數據,能得到最優化的安全地點,并能開展相應的緊急避險。
3.林火監測與預警在災情評估中的運用
只有從災情的實施狀況出發,落實明確災后評估工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高質量的火災災情處理工作。借助于監測信息,能較為準確綜合評估過火面積、森林資源總體受損情況,有助于落實具體災后植被恢復的開展情況。通過災情評估可以使得后續的防滅火工作得以優化,提升防滅火的質效。
4.林火監測與預警在預案制定中的運用
森林防滅火工作范圍較大、不確定因素較多,難度非常大,而合理預案是森林防滅火的重要參考,其需要多種數據支撐,如各林區溫度、濕度、植被狀況、地理樣貌等數據資料。而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監測與預警技術獲得。結合所獲得相關信息資料內容,就能明確每個區域中防火等級,并能合理化進行區域劃分,落實具體的防火人員的合理化分配,構建基本的防火基礎設施。在具體的滅火環節,可以從預案區的實際特征數據出發,合理優化提出科學的滅火戰法,明確安全區域的標注,并落實好相關的撤退線路,確保森林防滅火工作高效、安全開展。
5.結語
由此可見,林火監測與預警有助于開展相應的林火準確識別以及火險等級的預測,特別能在環境溫濕度方面提高監測水平,優化配置滅火力量,保障人員安全。同時,在具體應用實踐中,更能體現出信息化、速度快、頻率高及范圍廣等優勢,也符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森林防滅火工作要求,為我區森林資源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汝強.無人機在森林防火監測方面的運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6).49-50.
[2] 徐紅.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永遠在路上——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督查專員王海忠[J].中國測繪.2020,(5).6-10.
[3] 華軍,謝忠明.森林防火中的地面巡護[J].現代農村科技.2019,(5).103.
[4] 金磊,趙鑫,全廣宇.氣象衛星資料在森林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1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