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拉帕提·阿扎提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大眾對于食品安全質量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為了進一步保證食品安全質量,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利用檢測體系有效保證食品安全質量,為人民身體健康提供保障。雖然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有很多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但是從整個檢測體系的運行現狀來看,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給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可乘之機。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安生的幾率,需要從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角度入手,認真分析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進行完善,借此提升食品檢測的質量和效率,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措施。
關鍵詞:農產品食品安全新形勢;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完善策略
一、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現狀
根據當前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現狀來看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尤其體現在城鄉差距方面[1]。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們,其對食品安全并沒有全面準確的認識,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不足,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建設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導致該地區食品安全檢測的水平比較低。但是反觀發達地區,人們對食品安全十分重視,構建了相對完善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并且應用了很多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食品安全質量。除此之外,我國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還不完善,各個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并沒有完全實現信息共享,例如農業、衛生部門的信息數據和檢測活動一般只是局限于本部門,沒有結合其他部門的信息數據做出完整的檢測。因此得到的檢測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分部門檢測的方式也會增加部門費用,浪費社會資源。此外,我國食品安全檢測的部分信息不會被公之于眾,因此社會大眾對部分食品安全信息并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質疑,也增加了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幾率。雖然我國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但是在監管體系建設方面不成熟,監管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來有效監管食品安全質量,并且設置的監管標準和流程不完善,沒有根據各個地區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監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
二、農產品食品安全新形勢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完善策略
(一)制定科學的檢測標準,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我國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在各個地區的標準和要求有一定的差異性,導致檢測體系存在漏洞[2]。對此,有關部門需要根據食品安全質量檢測的情況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實現動態化管理。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動態調整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內容,不斷吸收先進的知識和經驗,隨時補充和完善檢測體系。同時,加強配套機制建設情況,根據食品檢測體系的情況完善相應的獎懲機制,在檢測方面給予工作認真負責的員工一定的獎勵、工作表現存在問題的員工需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借此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效果,側面提升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另外,整合各個部門的資源和信息數據共同生成完善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標準,為之后開展檢測工作奠定基礎。不斷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檢測經驗,并且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調整優化食品安全標準,實現標準本地化,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質量[3]。
(二)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力度
有關部門需要在現有基礎上,擴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范圍和項目內容,借此增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權威力和公信度。首先,有關部門需要針對當前社會上關注度比較高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展開專項檢測工作,全面分析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并且準確判定食品安全風險,根據檢測結果向社會大眾公示,提醒社會大眾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其次,有關部門需要針對比較容易產生問題的食品種類和相關企業展開針對性食品檢測工作,增加檢測的次數和內容項目,并且將檢測的結果向社會大眾公示,提升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信心。
(三)優化升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
時代不斷發展變化,各種先進的技術也層出不窮,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方面,有關部門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知識,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有關部門可以引進生物檢驗檢測技術。利用生物酶檢測技術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精準度和敏感性,并且結合其他技術綜合提升檢測的公信力。利用放射免疫檢測法和熒光抗體檢測法對食品的蛋白質結構進行檢測,或者是利用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分析食品中的抗體和激素水平,通過生物手段將其轉化成為生物酶類元件,進一步檢測食品的安全指數。其次,有關部門可以采用拉曼光譜分析技術,全面分析食品的化學分子鍵和振動信息,通過分析分子結構檢測出食品中包含的微小危害因子,最大限度保障人們的健康安全。
(四)完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監管機制建設
為了充分保證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質量效果,需要完善監管機制,給予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足夠的保障。首先,充分利用所有資源建設權威監管機構,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監管機制,按照監管機制的要求管理監管機構和相關的工作人員,保證其嚴格遵守制度要求開展工作。其次,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將責任細化到個人,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保證工作人員高效開展監管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安全的管理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產品食品安全新形勢下,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針對體系中現存的問題進行優化,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利用各種手段優化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發揮檢測體系的價值和作用有效保障我國社會大眾的身體健康安全。同時,食品生產企業也需要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做好食品安全質量檢測結果的公示工作,確保社會大眾可以全面了解食品的安全情況。在完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基礎上建立成熟的監管機制,利用監管效力提升食品安全質量,守好食品安全管理的底線,為保障社會大眾身體健康情況保駕護航。不斷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根據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確保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可以和世界水平接軌。
參考文獻
[1]李雪,馬倩.農產品食品安全新形勢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完善策略研究[J].中國食品,2021(22):118-119.
[2]羅銀.食品安全新形勢下如何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J].食品安全導刊,2020(17):46-47.DOI:10.16043/j.cnki.cfs.2020.17.028.
[3]王瑩,柴竹林,楊雪.新形勢下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水平的措施[J].食品安全導刊,2018(27):38.DOI:10.16043/j.cnki.cfs.2018.2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