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又 陳誠 蔣明健 張銳銳 曹超超
摘? 要:在經濟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進而促成了智能財務預算的巨大變革。本文基于新基建背景下,通過研究相關企業財務智能預算管理系統,優化財務管理流程,同時對組織規劃、業務活動進行控制與調整。將智能財務核心功能融于預算管理中,能夠為預算管理注入新活力。以此增強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以此成為助力公司發展壯大的關鍵驅動力。
關鍵詞:新基建;智能化;財務預算
一、研究背景
2020年4月20日,我們國家發改委在新聞媒體發布會上,第一次確定了新興基礎設施的適用范圍。新基建一般包含這三方面內涵: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含以5G、物聯網、工業網絡、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型互聯網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技術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大計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入基礎建設,主要是指通過深入運用互聯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支持傳統基礎建設轉型提升,從而產生的融入基礎建設,例如,智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電力基礎建設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持重大科研、技術、產業研發項目的帶有社會公益屬性的設施,主要包括,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重要科學技術基礎設施、行業創新設施等。
進入21世紀后,財務共享概念興起,財務信息化進程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光學字符識別等方面的推動下取得大幅進展。標準化的信息規范和財務流程為公司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基礎、控制基礎和管理基石等,但局限在于其本質是會計流程的信息化處理,未實現業務活動、財務活動和管理會計流程的預算智能化。
在財務領域,人工智能與財務管理學科的交叉融合為財務管理變革帶來又一個契機。伴隨著智能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和使用效益的日益明顯,財務智能不僅僅僅停留在設計理念階段,而且也更多地體現到了公司的財務管理實務中。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消除了業務、財務、稅務之間的壁壘,財務會計資源整合趨勢變得更加明顯。整合后的數據在機器學習、算法模型等技術賦能下可開展一系列財務預測決策、風險事件監控、成本分析等工作,助力財務管理工作真正從信息化走向了智能化。和財務信息化階段相比,財務智能化更注重獲得的各類數據的處理效率、效益和智能化程度。
二、研究內容
(一)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公司財務工作在公司整個管理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工作。正因為其具備數量龐大、項目復雜、統計工作量大、復雜性高等的明顯特征,所以,公司財務工作常常是公司管理中較為忙碌的工作之一,不過往往因為受制于智能化管理工作的不足,其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性相對不足。目前,除個別公司財務信息化的進程發展較快之外,大部分公司尚處在財務信息化起步的階段。在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除一些利用計算機電子表格和物聯網管理系統實現單純的大數據處理運算與網絡傳輸工作以外,在思想、經營方式、手段、管理設備、系統、管理軟件等幾個方面,與當前中國網絡大數據處理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腳步比較,還存有著不少的差異。
(二)智能財務預算的構建及作用
1.融合系統整合打通預算信息
建立智能化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首先要解決數據一致性和集中性較差的問題。通過對智能財務系統的數據基礎進行梳理和分類,探索現有系統及數據信息共享互通的范圍和機制。將預算信息來源由復雜多樣變簡單統一、將信息多口采集變單線傳輸、將變據重復輸入和多頭使用變終端識別共享。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之間的數據能夠銜接、互相開放、有效協作,進而為智能化賦能全面預算做好數據方面的準備。
2.建立科研信用評價管理模型
該模型充分利用智能財務系統中的基礎信息,并引入外圍數據,將預算責任主體的行為與特征作為考評對象,進行信用評級。基于人工智能的科研信用評價管理模型首先需要收集相關數據,形成基礎數據集。在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后,需要對其進行處理,主要包括去除錯誤、冗余信息。
3.構建智能財務分析體系
財務數據分析技術在公司財務管理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大數據時代財務變革背景下建立的智能財務數據分析系統,能夠給公司可持續發展帶來足夠的動能。智慧財務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根據特定的業務邏輯進行對海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財務數據的收集、檢索、統計和分類,并按設計的模塊自動形成數據分析報表,如計劃實施報表、部門工作報表等。
企業運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智能財務數據分析技術能夠緊密結合企業運營活動,把財務數據分析成果有效運用到企業運營中去,并能夠在運營數據中有效了解企業運營的變化趨勢,從而對變化趨勢有所反映,從而真正做到了企業人機交互。如企業并購后,財務數據分析要能進行及時調整,從而使企業財務數據在業務上有變動時還具備了可靠性。而智能的財務數據分析則支持了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統計分析,從而進行了業財融合,但傳統的財務管理分析遠遠不適應數據分析的需求,因此財務人員要勇于嘗試以創新的方式運用于財務管理數據分析,包括標準成本法、質量管理、資源審計、環境會計等方式。
4.年終考評,客觀公正
企業運用指標監測平臺對企業全年的績效做出一個客觀的評估。將所有需要考評的指標按照體系在年初設定在體系中,以關鍵業績指標和主要工作目標的設定為載體,將體系各項指標實現狀況量化為評分標準,由體系中針對公司的指標狀況進行評分,打分結果將成為體系對公司在年度的經營實力和獲利能力實現狀況考評的主要依據。
5.智能監控,提升企業防范風險能力
利用智能監測功能,對企業財務經營中出現的異動指標及完成狀況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改善方法,追蹤事件的處理流程,促使異動指標進行調整。從今年的經營結果來看,企業各項財務指標都能按照計劃進行順利實現,避免了以往企業各項目標在上半年實現進展緩慢,年底前還要加班加點趕資籵完項目的狀況,實現了企業成果能控、可控、再控,并形成了閉環機制,有效推動舉措落地、問題化解,質量提高企業防范風險能力。
6.直觀展示,提高各層級工作效率
企業層級統一規范布署指數預警分析方法、設計年中指數預報模板,以減除公司內部復雜的財務數據填報審核工作,從而減少了手工加工誤差風險,以及對各單位的財務數據口徑不同誤導風險,從而極大緩解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工作壓力。
三、結語
對公司的財務預算進行全方位的調整智能化,勢必會極大改善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質效和節省財務管理成本,從而突破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局限,把公司財務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提升績效工作中,落實企業運營發展目標。對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化中智能預算系統的相關研發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與智能化程度,也可以提升我國財政管理部門整體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而更為重要的任務則是,我國也據此可以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化中智慧預算管理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進而提升我們在全球競爭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建敏.財務管理與人工智能[J].會計師,2017(18).
[2]文紅梅 . 人工智能時代下財務分析工作思路探討[J]. 財會學習,2017(20):42-43.
[3]廖麗輝.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1):16-17.
作者簡介:唐小又(1998年7月生) ,男,漢,安徽蚌埠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 .
通訊作者:張銳銳(1986年11月生),女,漢,安徽宿州人,碩士研究生,宿州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9041 指導老師:張銳銳 曹超超.
基金項目:項目基金:宿州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 “新基建”下智能財務預算實踐 項目編號:202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