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波
摘? 要:對于隧道工程而言,其施工成本與造價管理控制是管理、規劃與經營為一體的系統化工程,有利于控制成本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強化企業活力。對此,施工企業應高度重視成本與造價管理,確保其能夠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
關鍵詞:隧道工程;施工;成本;造價
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工程質量是其市場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1]。關于工程質量衡量標準較多,如成本、造價、時間、使用壽命及效能等。其中,施工成本與造價是重點,若沒有進行有效管控,那么便會出現高投入、低產出的情況,不利于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對于隧道工程建設而言,加強施工成本與造價管理獲取的不只是經濟利益,更是社會形象與口碑,這是無盡的價值,是企業在激烈市場中立足的關鍵。
一、強化成本與造價管理意識
建立與實施一項制度,需要模范帶頭人積極執行,成本與造價管理也是如此,若企業領導不注重,那么員工也應付了事。因此,強化施工企業領導成本與造價管理意識尤為必要,只有領導樹立了成本與造價管理意識,并潛移默化中影響廣大員工,那么上下一心投身于項目造價與成本控制中,從而有助于企業獲取最大化效益[2]。
二、合理進行成本、造價費用預算
隧道項目中成本控制內容主要是勞務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安全成本、進度成本、質量成本等內容,施工單位基于公司所制定的產值計劃,基于施工工期及當地氣候,對施工任務進行科學安排,確定各項預算目標[3]。以年度產值計劃為核心,對其他指標情況進行科學預算。同時,分季度分析業主結算撥付的情況,對資金流入與流出情況進行科學預計。對成本造價費用結果及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審核,確定科學合理的成本造價費用壓縮目標、方法:其一,堅持走“過緊日子”的道路,對可控費用繼續壓縮,并細化到具體項目中,確定科學合理的下調目標;其二,貫徹執行精細化理念,嚴格執行成本與造價費用預算執行的剛性要求,對預算外的支出進行嚴格控制;其三,實施責任成本與造價管理方法,嚴格執行責任制,切實做到有功必獎、有過必罰、獎罰分明、獎懲兌現,以此來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三、有效控制項目部隱形施工成本
(一)增加新材料的使用說明、制定新技的培訓方案
首先,項目技術部應廣泛收集與整理隧道施工新材料與新技術,如新型瓷化涂料、EVA材料、隧道保溫防寒技術、低溫及負溫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等[4]。項目組在承接項目時應統計新材料相關信息,提前掌握新材料相關性能、安裝與使用方法等。同時,深入研究新施工技術,牢固掌握施工技巧,并制定相對應的施工流程,以此來提高施工質量。
其次,制定新材料使用說明書。收集新材料后,項目組應制定相關使用說明書,對新材料的使用流程進行詳細介紹,確保施工人員對具體使用方法及流程了如指掌。
最后,開展管控活動。新技術施工玩后,施工部門應認真檢查,確定無誤后才可開展后續施工。對新技術施工進行重點把控,可降低返工率,提高施工效率,以此來有助于控制成本與造價。
(二)完善施工組織技術措施
對于隧道施工項目而言,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尤為關鍵,其中施工方案是重點,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質量、成本、造價與技術,優化施工組織技術方案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與造價。首先,招標階段應總設計整個施工過程;施工開展階段,應設計項目組織方案,細化到每一個分部工程、專業技術,并制定一系列進度與質量保證對策[5]。同時,由專業施工單位積極編制專項工程施工組織方案,并接受專家評審,如此可避免返工,有效控制成本與造價。例如,某工程中選擇2臺復合式TBM掘進機為單護盾硬巖的掘進設備,并選擇使用皮帶機出渣,刀盤開展常壓作業。施工時,采用單護盾硬巖掘進機同步灌注水泥砂漿,往往會出現管片上浮動、卡頓、翻漿、收縮率過大等各種問題,返漿浪費了大量砂漿,卡頓較為頻繁,從而延長了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針對這一情況,改為使用豆礫石回填注漿工藝取代同步注漿工藝,先管片背后填充,再順次注漿,從而有效預防了上述問題的出現,有效控制了成本。其次,建筑施工具有動態性特征,項目部應基于施工項目所在地地址及環境,制定動態化施工組織方案,積極應對施工變化。
(三)加強施工過程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尤為必要,不僅可預防安全事故的出現,降低額外成本與造價,更關鍵的是避免大量人員傷亡。要做到提前預警。施工前,項目部應準確預測施工環境、天氣、施工難度及危險系數,并及時向施工部門通報,使得施工人員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懂得出現意外后如何自保。其次,全面監控施工過程。只有在施工過程中才會暴露一些問題,因此項目部應實時監控施工過程,一旦發現問題迅速停工,有效預防意外事故的出現。最后,配備保險。施工企業應為全部施工人員及設備購買保險,不僅可降低意外所造成的風險與成本,而且還是施工人員的一種人身保障。
(四)確保施工設備穩定運轉
對于隧道施工項目成本與造價而言,機械設備(混凝土噴射機、隧道模板臺車、側翻裝載機、鑿巖機等)性能與租賃費用也不可忽視,所以應加強檢查與維護,保證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始終處于穩定狀態。首先,篩選出資質較佳的租賃設備供應商,合同中應明確設備型號、指標。同時,合同中應寫明設備安全穩定性由供應商完全負責,違約責任及設備不穩定因素導致的施工成本責任分擔,有效控制成本與造價,并積極轉移風險責任。其次,施工前認真檢查與測試設備。針對大型設備而言,運往工地前應開展檢查與測試活動,確保其性能正常。然后再運送到工地,組裝完成后測試運轉情況,避免出現故障。
總之,隧道施工項目應把握好發展機遇,以提高施工質量為根本出發點,真正意識到施工成本與造價控制的必要性,結合工程施工基本原則,加強成本與造價管控,如此才可在新時代下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獲取最大化經濟效益,從而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許寶.淺談隧道工程建設施工成本和造價管理控制[J].江西建材,2020(07):231—232.
[2]王虎標.淺析隧道工程建設施工成本和造價管理控制[J].建筑與預算,2018(09):13—15.
[3]羅志洋.隧道工程建設施工成本和造價管理控制[J].交通世界,2017(3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