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奕鵬,豆 璨,王孝平,陳紅云,李江雁
(1.大理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學臨床醫(y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興國,必先強師〔1〕。有研究指出,1991—2014 年,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逐年下降,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低于其他教師〔2〕。研究顯示,山西省小學女教師高血壓患病率為21.43%,而一般人群女性高血壓患病率僅為17.0%,小學女教師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女性〔3〕。小學教師心理及身體健康問題十分嚴峻,這些問題會導致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的下降。
生存質(zhì)量起初主要應用于醫(yī)療行業(yè),目前一些普適性的生存質(zhì)量量表,不僅用于了解患病人群的健康狀況,還可以用于了解一般人群的健康狀況〔4〕。本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生存質(zhì)量及影響因素,為對應的職能部門采取相關措施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從而提高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
1.1 調(diào)查對象納入標準:截至2020 年1 月,年齡≥21 歲,在大理州某地部分公辦或民辦小學正常工作的小學教師。排除標準:教育主管部門機構工作人員(如: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外來短期或超短期支教及學習訪學人員、進行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工作人員等。
1.2 調(diào)查方法于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采用整群抽樣方法隨機選取大理州某地10 所小學,根據(jù)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確認調(diào)查對象,應用“問卷星”及部分紙質(zhì)問卷配合開展網(wǎng)絡和紙質(zhì)問卷調(diào)查。具體方法為取得學校同意后,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diào)查員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教師自行登錄“問卷星”客戶端,自愿、獨立填寫調(diào)查問卷。
1.3 調(diào)查內(nèi)容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慢性病患病情況、吸煙情況、飲酒情況、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度、工作壓力等。
生存質(zhì)量采用SF-12 量表進行調(diào)查。SF-12 量表是來自SF-36 量表的多用途生存質(zhì)量測量工具,并且經(jīng)過驗證,在美國和其他國家一般人群中測量生存質(zhì)量有效〔5〕。該量表包含軀體健康總評(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健康總評(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兩方面,共8個維度,12 個條目,其中PCS 包括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GH)、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MCS 包 括 情 感 職 能(role-emotional,R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活力(vitality,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6〕。本次計算PCS 及MCS 得分參考文獻〔7〕中的算法,即根據(jù)每個條目預先定義的PCS 及MCS 的權重,計算PCS及MCS 得分,PCS 及MCS 得分已根據(jù)美國一般人群得分進行標準化轉(zhuǎn)換,分數(shù)越高,表明調(diào)查對象的主觀感受越好。采用本方法有利于日后對不同國家相關研究進行比較、應用和解釋〔8〕。楊展等〔9〕研究顯示,應用SF-12 量表評價我國居民生存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內(nèi)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46,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 系數(shù)為0.803,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GH、PF、RP、BP 維度與PCS 強相關,RE、MH、VT、SF 維度與MCS 強相關,量表理論結構模型擬合較好。
1.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R 4.0.2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t 檢驗、方差分析檢驗不同特征人群間PCS 及MCS 得分的差異,采用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影響教師PCS 及MCS 得分的因素(逐步回歸法,赤池信息準則),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一般人口學特征本次共調(diào)查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471 人,其中男性107 人(22.72%),女性364 人(77.28%),平均年齡(39.78±8.65)歲,平均體質(zhì)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為(22.97±3.16)kg/m2,患高血壓69 人(14.65%),患糖尿病12 人(2.55%),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42 人(51.38%),已婚388 人(82.38%),個人月收入≥5 000元205 人(43.52%),正在生病99 人(21.02%),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294 人(62.43%),感覺工作壓力合適229 人(48.62%),不吸煙者419 人(88.96%),從不飲酒者305 人(64.75%)。見表1。

表1 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及單因素分析

續(xù)表1
2.2 單因素分析結果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PCS 及MCS 得分分別為(42.86±8.36)、(46.31±10.79)分。以PCS 和MCS 得分分別作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BMI、是否有高血壓、是否有糖尿病、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是否正在生病、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度、工作壓力、是否吸煙、飲酒頻率作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BMI 和高血壓患病狀況PCS 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糖尿病患病狀況MCS 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個人月收入、生病情況、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度和工作壓力PCS 及MCS 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多因素分析結果以PCS 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年齡、BMI、是否有高血壓、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是否正在生病、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度和工作壓力作為自變量(單因素分析P<0.1),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正在生病(β=-7.90)、工作壓力大(β=-2.82)、工作壓力很大(β=-2.97)、30~39 歲(β=-2.06)、40~49 歲(β=-3.56)、50~59 歲(β=-5.40)、肥胖(β=-3.81)與PCS得分呈負相關,僅很滿意小學教師政策(β=3.87)與PCS 得分呈正相關,該模型可解釋PCS 分數(shù)31.14%的變異。見表2。
以MCS 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年齡、是否有糖尿病、文化程度、個人月收入、是否正在生病、對小學教師政策滿意度和工作壓力作為自變量(單因素分析P<0.1),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3 000 元≤個人月收入<4 000 元(β=-6.69)、4 000元≤個人月收入<5 000 元(β=-5.59)、個人月收入≥5 000 元(β=-5.36)、正在生病(β=-3.78)、工作壓力大(β=-7.07)、工作壓力很大(β=-8.66)與MCS得分呈負相關,患有糖尿病(β=9.96)、滿意小學教師政策(β=4.48)、很滿意小學教師政策(β=5.05)、40~49 歲(β=3.55)、50~59 歲(β=4.45)與MCS 得分呈正相關,該模型可解釋MCS 分數(shù)27.61%的變異。見表2。

表2 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影響因素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PCS 得分(42.86±8.36)分明顯低于我國居民PCS 得分(50.2±7.0)分〔10〕,這與預先了解到的我國小學教師身體健康狀況相符。此外,我國小學教師PCS 得分明顯低于國外小學教師(51.37±6.72)分〔11〕,這可能與我國小學教師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從而導致主動積極參與鍛煉的意識不強有關。大理州某地部分小學教師MCS 得分顯著低于國內(nèi)居民(48.4±8.8)分,可能原因是小學教師面臨學生升學壓力,長期的超負荷運轉(zhuǎn)嚴重影響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但與國外小學教師MCS 得分(48.61±8.42)分相比,國內(nèi)外小學教師MCS 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0-11〕。
比較不同生病狀況的小學教師發(fā)現(xiàn),正在生病的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PCS 和MCS 方面均較差,原因可能是,患病狀態(tài)會導致小學教師日常活動受限,并因此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12〕。工作壓力較大的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PCS 和MCS 得分較低。較大的工作壓力會導致小學教師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進而影響個人身體健康,同時較大的工作壓力會加重教師的職業(yè)倦怠,進而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13〕。對小學教師政策不滿意的教師生存質(zhì)量PCS 和MCS 得分較低,可能是對小學教師政策不滿意的教師認為小學教師社會地位較低,對教學的激情降低,易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進而影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14〕。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逐漸老化,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從而導致軀體方面生存質(zhì)量下降,但同時生活和精神壓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心理方面的生存質(zhì)量有所上升〔15〕。
肥胖顯著影響小學教師PCS 方面生存質(zhì)量。與正常BMI 人群相比,肥胖人群更有可能有較低的PCS得分。這種情況在女性中尤為突出,可能是肥胖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的情況在女性中更為明顯〔16〕。
個人月收入較低的小學教師生存質(zhì)量MCS 得分較高。教師工資一般與教學課時有關,因此高收入教師工作時間更長,教師的心理資本降低,進而影響教師的職業(yè)歸屬感和主觀幸福感〔17〕。前期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MCS 得分較正常人略低或沒有差異,可能糖尿病患者較正常人更容易抑郁〔18〕。但本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教師心理方面生存質(zhì)量更高,這與前期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是因為本次調(diào)查患糖尿病的教師過少,或者小學教師接受教育程度較高,能夠積極面對糖尿病,不易產(chǎn)生抑郁的情緒。
綜上所述,應重點關注小學教師身體健康狀況、對小學教師政策的滿意度和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可以通過教師定期體檢、提高小學教師待遇和開展教師降壓活動等來提高小學教師的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