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有效落實“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強化黨委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四方責任,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有效提高勞動者健康水平。
據悉,2022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一切為了勞動者健康”。《通知》指出,鑒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復雜,今年宣傳周活動采用線上活動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原則上不舉辦大規模的線下活動,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可結合防疫要求,適當開展線下宣傳活動。各地要緊密結合實際,圍繞《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20周年、貫徹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推進職業健康保護行動等內容開展宣傳活動。
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防治法》第一章第二條指出,“本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國法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括10類132種職業病: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以及開放條款。
今年是《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20周年。《通知》要求,圍繞《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20周年、貫徹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和推進職業健康保護行動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一圖讀懂、視頻講解、印發宣傳圖冊等方式,宣傳解讀“十四五”時期和新形勢下職業健康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有效落實“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強化黨委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四方責任,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有效提高勞動者健康水平。《通知》還提到,各地區衛生健康、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醫保、工會等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要廣泛宣傳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職業病診斷鑒定和救治康復、職業健康權益保護和職業病人救助保障等法規標準和政策措施,廣泛宣傳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管理責任,努力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職業人群身心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封面新聞)0F9688EF-46BF-4457-A6B2-812697BFE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