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濤
合作學習,屬于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語文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合作與競爭并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不但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競爭力,積極解決遇到的教學難題,提高學生學習能動性。此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激勵學生踴躍發言,同時尊重其他同學的意見,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發展現狀
合作學習的探索在我國發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盡管三十多年來,不少語文教師已經致力于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但由學生的個體不同,現階段的合作學習仍存著不少問題。
(1)合作學習模式過于形式化。在語文實際教學中,老師難以準確掌握合作學習模式的內涵,單憑經驗盡管能夠調動課堂氣氛,但是會造成兩個極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比較高,能夠及時完善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但是學習較差的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積極性,成績越來越差。長此以往,脫離了語文教學的初衷,不但無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文教學的發展。
(2)在學習中學生比較被動,與合作學習模式相背離。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教學模式有一定的興趣,自身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在實際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安排。學生之間沒有良好地溝通,總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尊重其他學生的意見,也難以接受他人意見。這種思想阻礙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普及與推廣,這也是該教學模式難以取得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3)在語文教學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難以發揮導向作用。盡管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但是對老師的正確導向作用也不能小覷。一旦缺乏老師的正確引導,就會造成語文教學秩序的混亂。在實際語文學習過程中,老師不能在還未開展學習的時候,就先強調學習結果,不重視整個教學過程。老師要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實施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學習。特別是在設置教學內容、安排學習時間時,要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如果通過這種學習模式無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與注意力,那么也就難以實現預期教學效果與目標。
二、綜合運用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措施
(1)充分發揮老師引導作用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目前,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要相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實施過程中老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文合作學習的意義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彼此之間要學會尊重、取長補短相互合作,發現自己的不足要及時改止,才能在語文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2)在三維目標基礎上實施合作學習教學理念。具體而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手段與過程以及技能與知識等維度原則就是三維目標,其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優化教學內容、評估教學效果與選用教段的重要衡量指標。因此在語文合作學模式實施過程中三維目標基礎上,在合作學習中正確引導學生不斷強化應用語文知識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解決實際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學習能夠感悟人生與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習效果。
(3)老師要積極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讀物,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與寫是其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學生學習語文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能夠培養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在課后以合作小組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為每個學習小組布置任務,在閱讀完成后選出本小組認為的優秀文章并闡述其為什么優秀,將其推薦給其他同學。
(4)不斷加強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在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實施合作學習,通過平等交流,不斷深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性與學習效率。同時老師也能夠得到新的教學啟發,從而完善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與方式。素質教育倡導在相互了解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模式,即以人為本理念的表現。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與素質教育理念相融臺,其內涵就是倡導和諧平等、相互學習、共同參與提高,只有準確把握這一內涵,充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語文教學模式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成長,最終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AF9DA212-F27C-48ED-B9D1-A092D886E1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