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
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中,做了皇帝的朱元璋總念念不忘當乞丐時吃過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宮里的御膳房把這當成重要任務來完成,十幾名御廚潛心研究,嘗試使用了魚翅、燕窩等高檔食材,但始終未能做出讓朱元璋滿意的味道。
其實,這珍珠翡翠白玉湯并不難做,當年不過是用餿了的豆腐,爛了的菠菜和有味的米飯混到一塊熬制而成。做湯的亦非高級廚師,只是普通人而已,調料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不過彼時身為乞丐的朱元璋三天三夜未進食,珍珠翡翠白玉湯的美味產生于如此特定的背景之下。
道理淺顯,身為皇帝的朱元璋怎么可能不懂?可他為什么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喝珍珠翡翠白玉湯呢?誠如劉伯溫所言,朱元璋是在用此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忘本,不要忘記曾經當過乞丐,不要忘記曾經吃過的苦和受過的罪,珍惜現今作為皇帝所擁有的一切。珍珠翡翠白玉湯像保鮮的清醒劑,把朱元璋的不忘本用堅守清廉體現出來。
身為皇帝的他一邊不斷品嘗著不對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一邊盡全力當著清廉的楷模。據說朱元璋每天的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朱元璋的床也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朱元璋命人造車子和轎子,按規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來代替。他還別出心裁,在宮中命人開了一片荒地來種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條被單給大臣們傳看,是用小片布料拼接而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制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朱元璋不僅自己經常喝湯,還痛恨不肯喝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人,最典型的是他的親侄子朱文正和丞相李善長集團的成員李彬,兩人忘乎所以地貪贓枉法,結果都被斬殺。
古往今來,清官大多不傳自承,像朱元璋那樣喜歡喝珍珠翡翠白玉湯。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龍,每天只從市場上買二斤豆腐和一斤青菜,這是全家人一日之用。所以在他家日常的餐桌之上,頓頓只有豆腐和青菜,幾乎見不到肉,百姓稱于成龍為“于青菜”。明代的海瑞在淳安縣任縣令時,老母親生日那天買了二斤肉,結果竟成了當時當地的“新聞”,原因是海瑞家在百姓記憶中天天吃青菜豆腐。于成龍和海瑞的青菜豆腐,是屬于他們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天天吃是節儉的行為,其實更是不忘本的表現,且成了不折不扣的常態化。其實不僅有天天吃青菜豆腐,還有天天穿粗布麻衣,天天乘普通車駕的,都如喝珍珠翡翠白玉湯一般是一種廉潔自律,他們在時時自我提醒,是官員廉潔的重要內因。
其實,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區別不過是食材不同,還有對白玉湯的態度有別而已。有人面對眼前的山珍海味和雞鴨魚肉時忘記了那碗湯,有人雖記得那湯的味道卻不想再喝,有人不僅記得那碗湯還像朱元璋那樣經常喝,有人干脆像于成龍和海瑞那樣天天頓頓都在食用,喝成了常態,喝出了清廉,喝出了品行,喝成了楷模。

細想想,珍珠翡翠白玉湯對官員而言,像于成龍、海瑞那樣天天喝還不夠,應該動員他們親自準備食材,然后下廚去做,如此身體力行,防腐的功效必將更強。
圖:付業興?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