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喜春
2022年教育部提出將實施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要求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應用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教育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模式,更新教育觀念,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一、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
1.教師對教育數字化內容理解片面
“互聯網+”背景下,學校數字化教學條件逐漸完善,但部分教師信息技術素養不高,對教育數字化內容的理解比較片面,只是淺顯地了解教育數字化的表面內容,并沒有將數字化教學手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此外,部分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所以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難。
2.教師缺乏對教育數字化的關注
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更沒有將教師、學生和數字化進行有效融合,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大多數教師忽視對教育數字化的關注,缺少對數字化內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沒有充分認識到教育數字化的優勢和重要性。
3.教師缺乏對數字化教學的創新力
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在應用數字化技術講解專業知識、開展教學活動時,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論和想法傳授知識,對課本內容照抄照搬,制作的課件過于模式化,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二、基于教育數字化的信息技術教師培養路徑
1.培養數字化教學認知能力
在數字化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培養教學認知能力,提高教學水平,深入理解數字化教學的內容,科學、合理地應用數字化開展教學活動,將信息技術、專業發展與課程內容相融合,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深入學習信息化工具,積極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資源,提高數字化技術應用水平,促進教學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例如,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對專業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運用多媒體技術錄制課前預習視頻,制作趣味、生動的教學課件,借助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教學資源拓展專業知識,開闊學生眼界。
2.提升數字化教學設計能力
大多數教師是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缺少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運用。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全面、客觀地了解數字化教學優勢,發現數字化教學的重要作用,構建適合學生、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個性化、數字化教學方案。教師可以根據傳統教學經驗,將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與數字化教學方案相結合,在逐漸適應數字化教學模式的同時,觀察學生的適應情況和接受能力,并及時對數字化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完善。
例如,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中,鼓勵教師利用數字化資源導入課題,幫助學生了解課堂所需解決的問題,并給予學生自主學習與討論的機會。學生利用慕課、各資源平臺自主學習,即時反饋,即時評價,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與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做出正確引導,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生通過相互討論、相互研究,深入理解概念和知識。教師通過鍛煉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了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3.推動數字化教學發展
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學習、研究新的信息技術,以滿足時代對教育行業數字化的需求,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教師不僅要掌握利用數字化手段搜集信息、獲取信息、篩選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還需要精通各種數字化使用方法,促進教育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十分熟練,但對微課、電子白板、智能交互平板一體機、互動軟件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運用還不夠熟練。在深入學習和研究中,教師發現,運用微課能夠完成課前指導預習,豐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學習能力,實現個案輔導。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年齡特點、學習能力的分析,根據教材內容特點,事先錄制微課,制作課前預習視頻和導學單,設計預習小測驗,等等。導學單和預習小測驗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檢查學生觀看視頻的效果,使微課的使用效果理想化。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空閑時間自主觀看,重復觀看,直至將知識徹底內化。教師針對學生對微課視頻做出的反饋,錄制個案輔導視頻,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教師通過學習和研究微課的應用方法,提高了信息化教學水平。
4.增強數字化教學手段運用能力
信息化教學是輔助教師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的一大利器,在傳統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普遍選擇利用多媒體、幻燈片開展教學活動,向學生講授知識,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利用計算機技術、新型教學終端、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或實訓活動,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專業特點,快速適應專業崗位。
例如,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運用慕課等資源平臺開展專業特色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選修內容,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教學效果更好。學生利用數字化資源學習,不僅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極大地擴大了專業知識面。教師利用慕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搜集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專業特色教學內容,并合理安排到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一一解答。
綜上所述,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培養自身數字化信息素養。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專業教學實踐中,要充分體現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根據教學內容科學組織學生進行網絡化、個性化、智能化學習,培養學生數字化信息素養,促進教學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