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解決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除了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經營戰略以及財務戰略等內部因素起到決定性作用。持續盈利是每一位投資者畢生追求的目標,源源不斷的現金凈流入是決定企業存活多久的至關重要因素。本文從財務視角出發結合筆者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例,多維度剖析小微企業如何在產能過剩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保持長盛不衰并做到基業長青。
近年來,對于小微企業平均壽命周期不足三年的統計頻見網端,其中不乏小微企業所處市場競爭激烈、融資難、融資貴、稅費負擔重種種原因。為此,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扶持小微企業,例如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減稅降費、助力金融企業向小微企業貸款等舉措。這些寬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有所緩解,企業經營者也從中看到希望。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小微企業如何從自身上找出根本原因,擺脫窘境規避經營風險尤為重要。
眾所周知,企業生存的目的是賺錢,賺錢的前提是企業要持續生存下去,企業賴以生存的是源源不斷的現金凈流入,拉長時間周期看,二者只有共生才能使企業基業長青。因此,探究小微企業持續盈利與持續現金凈流入非常具有價值。
一、提升企業持續盈利的措施
企業經營者在經營一家企業時首先考慮的是持續盈利,如何使企業的盈利最大化,重點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控制費用。
1.提高銷售收入。影響銷售收入的因素有產品銷量和產品售價,如何做到提高銷售收入需從這幾個影響因素分別入手。①擴大銷量可通過線上線下全渠道宣傳推廣增加產品知名度,以此占領消費者心智,采取線下實體店用戶體驗后,通過線上下定單+配送的方式,實現全渠道銷售。也可采取事件營銷、節假日營銷策略,加快存貨周轉速度增加產品銷量。②提高產品售價可通過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通過創新開發新材料、新功能提高用戶體驗度,使產品在市場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樣企業便擁有產品定價權。③提高產品質量,建立產品的口碑效應,好的產品讓用戶口口相傳相比任何廣告的效果都要好,好的產品既能增加銷量又能提高產品售價。④企業經營者可采取引流策略提高銷售額。以大型購物中心的餐飲門店為例看看如何做到成功引流。某大型購物中心有購物、餐飲、電影院、兒童游樂場等項目。餐飲門店可利用購物中心特殊的購物環境與兒童游樂場進行聯合引流的方式將購物中心的客流,成功轉化為自身的現金流。如凡本店就餐者可贈送兒童游樂場門票,同時兒童游樂場也可采取到本游樂場游玩的顧客可獲贈餐飲門店的就餐打折券,通過此舉實現雙贏。餐飲門店可將到店就餐顧客建立微信群,進一步鎖定客戶,每日在群中分享如何自制美食、食品安全問題、新品免費嘗鮮等活動激活這部分老客戶,實現銷售額的進一步遞增。
2.降低產品成本。降低產品成本可通過建立采購中心實行規?;胁少?,比價采購等措施降低采購成本;產品盡可能采用標準化原材料,減少新產品研發和采購環節在尋找新材料和新供應商上的成本投入;通過設備改造替代設備采購減少設備的資金投入,以此降低產品成本中的設備折舊費用;通過生產工藝創新方式降低廢品、殘次品。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可最大程度增加銷售毛利,增加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3.控制管理費用。管理費用分為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兩大類:①固定費用是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的費用。主要包括廠房折舊、設備折舊、管理人員工資、銀行貸款利息等。②變動費用是指隨著業務量的變動按比例增減變動的費用。包括生產人員工資、水電費、材料成本、產品包裝費、運輸費用等。
在控制費用方面,可實行固定費用預算制,變動費用根據銷售部門的年初預算嚴格執行費用預算,預算落實到部門至崗位,且預算需落實到績效考核中。在實施過程中主要從如何降低固定費用方面入手,減少不必要的開資,如避免管理機構臃腫,可實行扁平化管理,減員增效,具體操作措施可采取部分業務外包方式降低固定人工費用,如人力資源業務、設計業務、研發業務、財務部分業務等,這樣操作的優勢是即得到專業化的服務,又將固定費用轉化成了變動費用,大大降低了費用總額。
通過以上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控制費用等措施的實施,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營業利潤。此外,企業還需做好安全生產保護措施,避免責任事故發生,防火防盜安全到崗,企業經營者要建立保險意識,按期參保雇主責任險,在盡可能避免意外發生的同時將意外發生的支出降至最低。
二、如何得到持續的現金凈流入
在此,以筆者從業的真實經歷來具體剖析導致缺乏現金流的原因。
1.企業缺乏現金流的表現形式。ZD是一家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從事弱電安裝工程,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從業人數最多時達到70余人,綜合毛利率達30%,是一家在當地弱電安裝行業中小有名氣的公司。公司擁有各類一二級資質達7項,全國建筑監管服務公共平臺業績6項,中標的政府、醫院、機場等業績更是不勝枚舉。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僅僅不到半年時間,股東、高管全部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限制高消費等。
下面列舉的從資金緊張到資金鏈斷裂的所有表現,無一例外的發生在這家企業中。①不能按期發放員工工資;②不能按期支付到期的供應商貨款;③不能按期繳納稅金和員工保險;④企業領導層考慮裁撤崗位;⑤企業領導層疲于應對到期債務而拆東墻補西墻;⑥銀行賬戶被凍結;⑦不能按期償還銀行貸款和支付利息;⑧工程進度因資金不到位而停滯;⑨公司不斷有接到因不能按期支付貨款的起訴;⑩公司股東、高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限制高消費等等。
當上述第①—③項中同期出現任意兩項時,即視為公司資金流緊張,此時,會給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影響;當第④—⑥項出現任意兩項時,可以說公司已無法正常經營;當第⑦—⑧項出現時表明企業資金不斷惡化;當第⑨—⑩出現時,表明公司資金流斷裂,就像人得癌癥晚期一樣,頻臨死亡邊緣苦苦掙扎。
結合上面的親身經歷,不難看出從資金緊張漸露端倪—完全發生—發展—惡化的漸進過程,這個過程發展的非???,甚至不會給經營者思考和糾錯的機會。
2.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①企業在業務上升期,為了做大無限擴張,不斷招聘人員導致機構臃腫,人工成本不斷增加;②為了所投項目能夠中標不計成本,采取低價策略中標;③未充分考慮項目墊資和自身資金周轉問題;④貸款前未結合項目回款周期、項目利潤做充分論證評估;⑤應收賬款催收力度不夠;⑥項目投標前,預算不夠充分,各項因素考慮不充分,導致延誤工期,影響施工進度,最終影響項目回款。
3.應對措施。企業如何取得賴以生存的源源不斷的現金凈流入,需要從取得資金的來源渠道和現金支出的構成具體剖析:現金凈流入由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投資性現金凈流入、籌資性現金凈流入三方面構成。
第一,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減去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出后的凈額。
它的計算公式如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到的稅費返還+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實際繳納的各項稅費款+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大于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時,即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反之,則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企業初創期時,一般表現為經營活動凈流出,隨著持續經營,經營活動凈流出逐漸轉化為凈流入。
如何提高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可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在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建立客戶信用考核機制,按照客戶信用等級制定相應回款獎勵政策,充分利用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盡可能提前收回貨款,減少壞賬發生;②要嚴格執行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對于到期和超期的應收賬款加大清欠力度,必要時使用法律手段進行清欠;③薄利多銷,加快資金周轉;④對企業擁有定價權的產品堅持現金收款;⑤加快存貨周轉,提高存貨周轉率,前面闡述過在銷售環節增加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上下定+配送的方式,除了增加客戶體驗促進銷量增加外,還大大減少了資金在庫存商品上的占用;⑥充分利用自身信用條件延遲對供應商的貨款支付,保證“手中留有余糧”。
第二,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入是指企業在投資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減去投資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出后的凈額。
它的計算公式如下: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出
當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大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時,即為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反之,則為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企業在初創時期,一般表現為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隨著企業持續經營,投資活動凈流出逐漸轉化為凈流入。
企業在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前應結合經濟所處周期、市場競爭環境、預計產品銷量等影響因素進行充分論證分析??赏ㄟ^設備更新改造達到使用效果的,應避免盲目投資。在行業產能過剩時期,對于利用效率不高的生產線或設備可考慮租賃,避免將緊缺資金投資在重復建設上。同時,充分提高設備利用率,可將閑置或利用率低下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出租獲取現金增加收益。短期閑置資金還可用于國債等無風險債券的投資,賺取投資收益。
第三,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是指企業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減去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后的凈額。企業籌集資金有兩種方式:吸收投資和借款。可見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渠道會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的規模和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它的計算公式如下: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出
當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大于籌資活動現金流出時,即為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反之,則為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企業在初創時期,一般表現為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隨著企業持續經營,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逐漸償還借款。此時,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逐漸轉化成籌資活動凈流出。
企業在進行籌資之前要對籌資方式、籌資額度、籌資期限、資金成本、對于貸款所投項目的回報是否能充分覆蓋貸款利息等進行充分必要的論證。當預期投資回報大于貸款利息時可適度負債經營,反之,由于過度使用貸款,不但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還會蠶食企業利潤。因此,企業經營者需謹慎使用負債經營方式,避免因過度舉債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此外,當資產負債率高于50%時,經營者需謹慎使用再貸款。同時,嚴禁將籌集到的短期流動資金用于長期項目投資。
三、如何做到持續盈利的同時得到源源不斷的現金凈流入
1.開源節流。作為經營者如何做到開源的同時又節流呢?在人工成本高的今天,如何做到用設備取代部分人工又輕松實現節稅的同時,還減少了現金凈流出呢?有一種方式叫做融資租賃,企業可采取融資租賃方式購入設備,增值稅進項稅額可全額抵扣的同時,設備款可在所得稅前一次性扣除,根據融資租賃協議設備款可分期支付,這樣輕松實現節稅又節流的同時化解了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可謂一舉三得。
2.化險為夷。企業經營者如何在資金緊張的同時將高企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企業因生產經營產生的過度舉債,從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的是較高的資產負債率,這對于銷售毛利率較低且現金流為負的企業來說,隨時可能產生暴雷。此時,降低經營風險為企業經營者的第一要務,可考慮與債權人協商,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讓出一部分利潤給債權人,將債務轉化為資本,與債權人約定分紅方式和分紅比例,此舉在降低資產負債率的同時還增加了所有者權益,對于企業和債權人來說可謂雙贏之舉。此外,還可采取提供第三方擔保方式取得債權人還款期限的寬限,避免破產發生。
3.良性循環。企業經營者如何運營才能使資金形成良性循環呢?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清楚三種資金流之間的關系。企業在初創時期,體現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隨著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企業從經營活動中賺取的現金凈流入中,除一部分用于正常生產經營外,另一部分用于投資擴大再生產,然后將擴大再生產產生的收益用于償還借款,如此實現資金的良性正循環。
綜上所述,當企業處于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中,所投標的項目利潤微薄,并需要企業自行墊資并疊加自身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企業經營者應采取收縮戰略保存實力,畢竟,只有活下來才有機會賺取更多的利潤。上述三種方式產生的現金凈流入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是王道,因為只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賺取到的現金凈流入用于穩健的再投資,并獲得投資收益,取得的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再用于擴大再生產后,將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償還債務后的閑置資金用于股東分紅,如此,形成資金的良性循環方可持續經營,長盛不衰。此外,企業經營者應不斷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即尋找企業的第二曲線,使企業不斷迭代基業長青。
(作者單位:沈陽安泉財務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