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濤
在互聯網日益融入到公路運輸經濟的大背景下,公路運輸行業受到了極大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面源自于互聯網為公路運輸提供的新的機遇,另一方面則對公路運輸的模式提出了挑戰。公路運輸行業需要全面做好運輸管理,借助互聯網模式來優化管理方案,以此全方位提升公路運輸管理的質量。文章就對此展開探討。
一、互聯網發展對公路運輸經濟帶來的影響
互聯網為公路運輸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帶來了重大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從實際表現來看,這種影響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了運輸效率。在互聯網衍生出的多種技術和平臺支撐下,公路運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客運的整體運作更為科學、精準,貨物的配送和儲存等效率極大提升。在現有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支撐下,消費者的消費喜好、行程路徑、客流量分布時間等都能夠得到分析和匯總,然后據此設定更為合理的運輸方式,讓運輸的信息更加透明、清晰,并能夠實現全過程管理,這自然更好地規范了公路運輸活動,進而可以很好地降低運輸成本。
2.優化了運輸經濟模式。互聯網技術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各行各業間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對于交通運輸行業而言,由于互聯網的影響,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改變。傳統的出行活動中,消費者需要親自到車站購票,或者去網點辦理相應業務。而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通過網絡終端,為出行人提供更大的便利,并可以動態化查詢車輛信息,進一步優化了人們出行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運輸的效率。再加上靈活多樣的設定和預約機制,能夠更為精準地對接消費者需求,提升了出行的合理性和便捷性,這也讓公路交通運輸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
3.實現技術創新。目前來看,我國公路運輸行業的信息管理并不是十分系統,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不夠深入。對于公路運輸企業而言,雖然也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但是目前仍然不夠細致。而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全面提升公路運輸業務運行和管理的質量,無疑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共識。因此,在不斷發展中,互聯網勢必會為公路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幫助。
二、互聯網技術在公路運輸經濟管理中融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1.政策提出公路運輸模式作為輔助性運輸模式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公路運輸經濟管理中融合應用符合該行業發展的訴求,但是客觀來說,新的技術融入一個行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會面臨很多壓力和挑戰。從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目前,我國政策提出了公路運輸作為鐵路運輸等方式的輔助性運輸模式,這表明國家更為青睞鐵路、水運等這些更為節能環保的運輸模式,但是公路運輸作為“門到門”的運輸模式,其自身的優勢難以被取代。在這種背景下,公路運輸經濟在不斷挖掘互聯網技術手段,希望通過互聯網賦能產業發展,實現經濟管理的科學化和集約化,但是在多種運輸模式的支撐下,公路運輸經濟的互聯網技術融合應用勢必面臨很大的挑戰。
2.企業間的壁壘難以被突破。從現階段來看,我國公路運輸企業在開展業務時具有較為鮮明的市場劃分,企業的管理較為集中,管理方式相對封閉,以企業自身發展為訴求,社會化水平不高,特別是跨區域的營業活動,也往往是企業內部的拓展和布局來實現的,企業間的聯合發展和聯動運行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互聯網技術的融入就是為了打造更為開放的模式,而這種企業間的明顯界限無疑不利于此種方式的推廣的。
3.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空間被進一步擠壓。當前雖然我國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空間較大,但是由于立體交通模式的不斷完善,使得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面臨新的壓力。特別是客運方面,多種運輸方式的不斷交織和對接,進一步擠占了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空間。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2021年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1—11月,共完成營業性客運量77.3億人,同比下降12.2%,兩年平均下降31.1%。其中完成公路營業性客運量47.1億人,同比下降25.1%。36個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運量483.7億人,同比增長23.4%,兩年平均下降11.3%。完成公路貨運量357.1億噸,同比增長15.6%。從這一表現來看,當前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貨運發展空間較大,但是對于客運業務而言,發展的壓力明顯提升。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融入十分必要,但是一些公路運輸企業會因為自身發展的限制而淡化技術的深度應用。
三、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對策
1.定制化服務引導,挖掘服務增值點。公路運輸企業需要立足市場發展的客觀訴求,追求業務開展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挖掘增值服務內容,特別是在客運方面,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出行服務,提升體驗水平和便捷性,讓客運行業更為年輕化和商業化,打造更加完備的服務體系。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公路運輸企業勢必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提升運輸的效率,全方位加以推進,打造定制化客運服務,通過更為完備的運輸服務系統,提供線上服務,實現企業——司機——乘客間的精準對接。同時,要深入推進企業的前端銷售建設,提供更為靈活的服務內容,讓乘客能夠實現線上購票、在線選座和預約上車等服務享受。而公路運輸企業則要根據具體的路況進行線路的制定和調整,全面提升路線管理調度的效果,并基于大數據等信息實現訂單信息管理,提供諸如電子客票服務、掃碼核銷等服務,為客戶提供更為良好的客運服務體驗。
2.企業務轉型升級,盤活多種資源。從目前來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造成了公路運輸企業近幾年發展速度放緩,受到高鐵、私家車、網約車、民航等多元化運輸方式等影響,公路運輸經濟面臨很大挑戰。特別是公路客運企業,市場被進一步“稀釋”。面對這種情況,公路運輸企業需要利用互聯網信息,做到自身業務的轉型升級,以此來盤活更多的資源。企業要轉變過去盲目擴張布局經營點的發展模式,轉為更加精準地服務。例如,近幾年旅游業在快速發展,道路運輸企業可以相應地推進相關業務發展,做好定制化服務,因地制宜發展,在相應的客運站點等提供專門的城市旅游業務,并積極同旅行社等展開深度合作,滿足消費者的休閑娛樂和集散的需求。同時,公路運輸公司也要進一步優化服務,過去客運公司集中提供客運服務,對于貨物只是提供捎帶性的服務。在當前發展背景下,由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網絡銷售甚至微商等業務不斷增多,一些產品沒有必要租用車輛運輸,面對這一需求,公路運輸企業可以推進客運+貨運的模式,針對小宗商品的運輸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內容,從而發揮運輸資源的作用。另外,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物流需求的增加。公路運輸企業需要進一步重視貨運的重要價值,特別是客運公司,也要相應地挖掘貨運服務業務,不斷推進自身的轉型發展
3.現有業務調整,做好產業革新優化。公路運輸服務企業需要對現有業務進行調整,針對性做好產業的革新優化發展。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公路運輸企業會設置大量的班次和運輸線路,力求通過廣覆蓋來提升市場占有率,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多樣化的出行方式使得一些線路存在的價值不高,一些班次、線路同其他運輸方式出現了明顯重疊,在節能環保理念的推行性,很多人選擇更為節能的出行方式,這使得一些運輸業務實載率出現了嚴重下降。一方面收益率降低,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投入。在這種情況下,公路運輸企業需要立足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特性,挖掘大數據信息,探討未來市場發展形勢,細致評估客流量和運輸線路特性,然后相應地調整運輸車輛的大小,保證荷載量合理,同時根據未來發展的走向,選擇更為多樣的運輸設備,如選擇旅游車輛提供旅游服務,通勤車輛提供靈活的包車服務。另外,考慮到當前公路運輸空間被壓縮的狀況,公路運輸企業需要重視挖掘“最后一公里”的運輸思路,真正發揮“門對門”的運輸優勢,打造新的業務發展模式。
4.智慧化發展,提升服務的質量。在市場空間被壓縮的背景下,現有公路運輸企業之間的競爭勢必也會更加激烈。在這種狀況下,公路運輸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以此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技術手段層出不窮,對于企業發展大有裨益。因此,公路運輸企業需要做好智慧化發展,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來提升業務經營的效率。例如在選購車輛時,可以選擇智慧型客車,不但提升設施的舒適度,也選擇更加科技性和智能性更強的產品,如360度行車環視系統、疲勞駕駛預警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為乘客和駕駛員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體驗。同時,為了提升節能環保性,公路運輸企業也要選擇新材料和新工藝生產的車輛,不斷降低油耗,合理控制污染氣體排放量。另外,考慮到現有大數據信息龐大的狀況,公路運輸企業可以選擇能夠對接大數據的車輛,通過智慧運行系統來提升服務的系統性。在系統支持下,對海量數據流進行匯總和分析,研究據此設定相應的服務方案,靈活配置大型、中型、輕型運輸設備,全方位提升車輛的利用率,并提升車輛應用的合理性,讓駕駛方式更加科學,滿足多方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周口周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