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龍
電訪靠語言,通過電話來交流,應該講究技巧,才能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解決教育學生的疑惑,增進家?;ハ嗬斫?、信任,相互配合教育好學生。
一、電訪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一)了解學生
1.首先要了解學生基本情況,記準學生的姓名、性別、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其與同學的關系、有幾個朋友等。
2.了解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學習成績、課堂上的狀態、是否認真聽講;回答教師的提問是否積極;課后作業情況、學習的態度、學科上的優缺點等。
3.明確此次電話訪談的目的,通過訪談要達到什么效果。比如,要反映學生什么問題?希望從家長那了解什么信息?希望讓家長了解什么信息?希望家長怎么做?希望學生以后能得到什么效果?什么情況要委婉地和家長交流?
(二)了解家長
1.學生的家庭情況。比如,家里有幾口人、職業、家境狀況;學生是由誰監護、誰照顧比較多;家里誰能夠作主、誰平時比較關注學生等。
2.要善于了解家長的個性。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外向型的家長,教師以包容的心態耐心傾聽家長的訴說,與之充分交流;內向型的家長,教師適當放慢講話節奏,營造寬松的交談氛圍,引導和鼓勵家長表達看法;開朗豁達型的家長,教師可直接、坦誠地與之探討學生的問題;容易擔憂焦慮型的家長,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問題可能會給家長帶來壓力,要用委婉的方式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問題。
二、把握電訪時機、時間與交流對象選擇
(一)電話訪談的時機、時間
1.新學期開始后,家長迫切地希望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狀況和表現情況,教師要抓住家長的這種心態,及時將學生的新變化反饋給家長。同時,也要不失時機地闡明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爭取得到家長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新接手班級的教師,更加要勤快地與家長電話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
2.平時每周的周末,學生在校學校生活一周了,特別是寄宿生,家長迫切想知道學生在校的情況。比如,學生開不開心,住宿時有沒有哭,和學生相處的情況。
3.學生取得好成績,或者取得進步,以及家長平時比較關注的問題得到改善時,教師要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與學生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在交談時應充分肯定家長付出的辛勞,鼓勵其更積極主動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4.學生出現成績滑坡或其它問題時,教師要及時與家長聯系,使其知曉實情。同家長一起分析存在問題的根源,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5.電話交流的時間最好是晚上7-9點這段時間。
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不要在家長上班時間打電話給家長,會影響到正常工作,家長心里肯定不舒服,對教師的印象就不會太好,可能會適得反。
(二)電訪的對象選擇
1.選擇在家里能作主的一方,并且平時對學生比較關切的作為電訪對象,這是電訪能否起到效果的關鍵點之一。電訪的對象合適,那交流的內容才能引起共鳴。
2.選擇電訪的對象,交流的時長和內容要把握。比如,與學生的父親電話交流時間不宜過長,把握重點,切忌重復。特別在與有水平的家長交流時,要簡短清晰,不要拖泥帶水。如,談學習,或者是孩子的個性特點、自己的教育觀念。與學生的母親電話交流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交流時間,可以從小事入手,越細微越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比如,學生在校休息情況、吃飯的情況,與同學交往,一些特別的舉動。這樣能讓家長感到你對他的子女很用心。
三、電訪時要注意基本禮儀
1.通話內容要規范。我們打電話給家長首先要問候對方,“您好!”,然后自報家門,來者何人、所謂何事。比如,我們打給家長,首先說:“您好!”然后說:“您是明明的家長嗎?(是),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姓周,請問你現在方便接電話嗎?”如果方便,你就可以表明打這個電話的原因;如果不方便,你可以說:“不好意思,打擾了,那改天找時間再談吧!”在結束時要說告別語。
2.說話時的語氣要友善平和,語速不要太快,聲音不宜過高,打電話時要專心致志。
讓家長感受到你的誠意,有利于你們的溝通。在接聽家長電話時也要注意,接聽要及時,響鈴不過三聲,不要等鈴響很久才接,這樣會讓家長感覺你“派頭太大”;如果因為上課或者其它原因沒有接到家長的來電,要及時回復,態度謙和地說明原因,再詳細詢問家長來電事由。
3.接聽電話態度需誠懇、真摯。避免用“喂”“唔”“嗯”“嘿”等字句回答,代以“對”“好”或“是”來表達并注意傾聽其陳述。雖然對方看不到你的表情,但絕對能從你的對應中感覺出你的態度。
4.如未聽懂對方的意思,不要隨便作答,要再重新復述一遍對方的話,確認對方的意思,是否跟自己認知的意思相同。
5.口齒清楚:“是的,好的,謝謝您”等咬字要清楚。
6.用對方的語言模式談話:如,對方用方言談,教師也用方言應對,和對方調整在一個共同模式下,溝通會更加容易。
7.注重言詞的技巧:常說“您”取代“你”,并用通俗易懂的詞句,讓對方有一種被尊重的及認同的感覺,如此縮短了彼此的距離,作進一步的深談才會比較容易。
8.通話結束后,最好由家長先掛電話。
四、電訪時要掌握的要領
(一)談話中,交流的內容不能單一
不能談了一點之后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應該是談完學生的學習情況就談學生的生活表現,在學校發生的有趣的故事,或談學生的好品性、好習慣,或學生在家的表現,引導家長說說自己的孩子。
(二)電訪語言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
1.教師在電訪中不能居高臨下,要婉轉。我們不要使用“你應該”或“你必須”這樣命令性的字眼,而應該說“我認為……”“我覺得”“我需要您的協助”或是征求家長的意見,如,“您認為怎樣”“您覺得如何?”“您的想法是?”“您的意見是?”這些婉轉、協商性質的詞語來拉近與家長的距離。這樣,家長更樂意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DA0610A4-C261-406D-B037-F0FBC0ECBDE8
2.我們和家長電訪時,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一般應先講學生的優點,后講缺點,“哪壺先開提哪壺”。對學生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我們,愿意接受我們的建議,愉快地與我們合作,對自己孩子的優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
3.講學生的優點和進步時不能夠虛,空話、套話。如,“你的小孩很乖、很聽話!”到底是怎樣的“乖”和“聽話”呢?要有具體的實例來支撐。如,“最近課堂上孩子很認真,坐得筆挺挺,眼睛一直盯著黑板;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提問次數多了,書寫也進步,特別工整!”“小孩最近午休很好,很快就入睡了,每次都是自己放整齊鞋子,展開被子,也不吵也不鬧,生活老師都說這些天睡的好。”
4.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于接受。也可以采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如,“我希望他能夠學習上更加主動點,書寫作業時工整點,細心點,這樣成績提升會更快”“如果和同學交往能夠掌握分寸,他會更加受到同學的喜愛?!?/p>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盡量從人們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盡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
5.要注意忌語,盡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如,“你的小孩什么都不懂”“總是在課堂搞來搞去,坐不住?!薄澳阈『⒁稽c都不講衛生?!薄翱偸瞧圬撏瑢W,罵人,與同學合不來?!薄澳阈『⒂衷趯W校搞破壞?!?/p>
6.不得質問,怪責家長。如,“怎么搞的,孩子又沒有完成家庭作業,你是怎么做的?”“說好了不能帶手機來學校,怎么他就是不聽呢?”“你讓孩子帶那么多的錢來學校干什么?丟了怎么辦?又沒有買什么東西。”
這樣的發問無益于問題的解決,反倒是激發與家長的矛盾。情緒激動的家長可能當場就會與你爭論或是質問你,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7.提出問題后,要給解決的辦法,爭取家長的配合。告訴家長自己打算怎么做,希望家長如何配合。如,“孩子們有時候沒有完成家庭作業,我以后在布置作業時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布置,如果是多了,完成不了,我就酌量精選一些習題給他,希望您在家里花幾分鐘時間督促一下他,多一些鼓勵他完成?!薄昂⒆咏裉鞗]有穿校服來校,是不是換洗不過來,還沒有干?班級同學每天穿同樣的校服返校,顯得我們孩子有精神,孩子們也有集體的凝聚力,孩子們從小就有團隊意識,懂得合作。您看,要不要我把每天要穿的校服樣式發個圖片給您,讓孩子參照圖片穿,麻煩您每天提醒一下孩子,謝謝您!”
五、電訪要接收電話訪談信息
由于電話訪談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此,要注意聆聽家長反饋的信息,以便于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和家長的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
(一)家長提意見,應對步驟
1.要認真傾聽。讓家長說,不要打斷家長的話,同時要仔細聽,聽清楚家長表達的最核心的問題。
2.情緒認同。家長有時很激動,情緒波動很大,不要和家長賭氣,與家長懟上。讓他說完整,適時重復他的話。
例如:
家長:小孩一回到家,就說同學欺負他,不和他一起玩。
教師:不和他一起玩。
家長:有的同學還整蠱他,把書藏起來。
教師:整蠱他,藏書……
既沒有打斷家長的話,重復的過程也給了家長心理暗示:“老師在認真聽我訴說”。同時也是對其情緒的認同,就算是再高漲激動的情緒在你不斷重復和認同中會漸漸平緩。
3.積極應對,解決問題
家長講完了,如果所講的是事實,就馬上道歉,不要再推脫自己的責任,并且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
例如:
家長:孩子的作業太多了,語文一張試卷,數學一張試卷,還要讀英語,十一點都在寫。還要不要讓孩子睡覺呀!
教師:沒有呀,不多呀,我語文就是一張試卷呀,沒有要求寫作文呀!最多半小時寫完呢。(不理智的應對方式,讓家長更急)
教師:真是不好意思,讓孩子作業時間太長了,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謝謝您提醒,孩子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學習。下次布置作業的時候,我們三科老師協商好,每晚只準一科有書面的作業,并且書寫時長不超過30分鐘,其它的布置20分鐘的復習背誦。這次語文作業除去作文大概20多分鐘就能夠完成,我沒有估計到學生作業時有快有慢,以后我會根據孩子情況進行布置……(解決之法)
(二)如果家長對孩子有沮喪、失望的心情,教師要設身處地幫助家長分析問題的癥狀所在,要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點燃家長的希望之火,要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其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比如:
家長:我的孩子是沒得救了,不聽話,成績又差,到處惹事。
教師首先安撫家長的心情,千萬別隨聲應和,那樣只能讓家長更加沒有信心了,也會讓家長懷疑你的職業水平。
可以這樣說:
您也不用著急,小孩子都有一個頑皮的時候。我通過觀察知道,孩子真的很聰明,很有個性,看問題和別人不一樣,交往能力很強。至于成績,我們慢慢來,找到他的興趣所在,我會在平時多花時間和孩子交流,鼓勵他,讓他對學習有信心。我們大家也是要一起配合起來,不當面說落他,讓他有信心,平時多一些鼓勵他,慢慢改變他。
(三)要正確對待家長的反饋意見,當家長對學?;蚪處煵粷M時,教師要認真地查找原因,做好溝通工作
不要否定家長。“沒有呀,沒有這回事呀!”或者是“我也不知道哦!沒有聽說這件事呀!”
不做傳話筒?!拔业纫幌氯枂栃iL吧!”
這些回答,家長會覺得教師缺乏責任心,在推卸責任、敷衍他。
怎么回答呢?
可以這樣講:“謝謝您的提醒!你很關心學校,最近因為乘坐校車的同學太多了,學校也一時安排不過來,在接送時間上會有遲到的現象,給您接送孩子帶來不方便,請您諒解。學校經過這一周的運作,做順利了,校車也會做到準點的?!?/p>
特別是當家長用隱性語言表示對教師不滿時,教師要用寬闊地胸懷來對待,勇于承認不足,及時改進工作方法。如,“不好意思,是我一時疏忽了,忘記告訴他了,沒有關系的我再給他一份吧”。
六、詳細記錄,跟蹤服務
每次電話家訪結束后,教師必須將電話溝通內容詳細記錄,家長提出的問題、電話中捕捉到的信息詳細記錄,以便解決后與家長及時溝通、在授課中著重關注和下次溝通需要。總之,教師如果善于利用電話訪談這一溝通方法,將會使家校關系更加融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 梁國勝DA0610A4-C261-406D-B037-F0FBC0ECBD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