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曼
【關鍵詞】師生關系;溝通;教育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9-0078-02
晚飯后,我到班上讓默寫不過關的幾位同學重新訂正一下作業(yè),這其中就有小楊。
“小楊,你再認真看看書,這個字你寫錯了,把它改正過來。”我一邊說一邊把作業(yè)本遞過去。
不料,“啪”的一聲,小楊把默寫本直接扔到地上,然后揚長而去。班級里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學生都面面相覷,把目光轉(zhuǎn)向了講臺上的我。小楊把本子摔在地上的那一刻,我頓時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馬把他追回來,但理智的聲音告訴我:“冷靜!冷靜!等大家冷靜后再來談這件事。”于是我在講臺上強裝鎮(zhèn)定,讓其他幾個學生繼續(xù)訂正作業(yè)。
新學期以來,小楊的種種表現(xiàn)都不太令人滿意。晚自習,其他學生都已經(jīng)開始安靜學習了,只有他一個人姍姍來遲;晚上熄燈后,別人都安靜地休息了,只有他還總是停不下話匣子……我也曾找他談心,希望他能學會約束自己,注意紀律。結(jié)果他卻說:“老師,我是來學校學習的,紀律嘛,差不多就好了,干嘛那么較真。”之后,不管我怎么規(guī)勸,他依舊我行我素,沒有任何改變,每天和我這個班主任玩著“貓捉老鼠”的游戲,我抓得緊,他就收斂一點,我稍微放松,他便開始肆意妄為。
阿德勒曾說:“每個人的每個活動都是他總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表達,不了解行為中隱蔽的生活背景就無從理解他所做的事。”于是,我開始留意小楊的日常。
通過認真閱讀他的周記,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一樣的小楊。在有關夢想的周記中,他非常傷感。他說自己非常熱愛足球運動,曾經(jīng)夢想當職業(yè)足球運動員,之前也很努力,水平在同齡人中算是佼佼者,還曾經(jīng)代表市隊參加省少年足球的比賽!但在一次比賽中,他受了傷,膝蓋做了手術,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的夢想便永遠止步。讀到這里,我忽然想起軍訓期間,在練下蹲這個動作時,他除非蹲的時間特別久,會向教官喊報告要求休息之外,從沒要求過特殊對待。我這才意識到,原來小楊是一個能忍耐、有韌勁的孩子。
在班級里,我發(fā)現(xiàn)小楊的人緣很不錯,因為他熱愛足球且自身技術過硬,所以周圍聚集了一群足球愛好者。他也很幽默,經(jīng)常會說一些笑話,給周圍的同學帶來很多歡樂……
了解到這些后,小楊在我的心中完全變成了另一個孩子,他不再是那個桀驁不馴、漠視紀律、缺乏上進心的少年。
學校紀檢部招新時,每個班級都要選出兩位同學加入。為了激勵小楊,也為了讓他從另一個視角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我特意推薦了他。為此,他興奮了好久,對待紀檢部工作更是干勁十足,工作從不缺席或是遲到。
小楊熱愛足球,身邊聚集了一個小分隊,所以當運動會來臨時,我對班級足球隊傾注了更多的目光和關心。經(jīng)班會商討,我用班費為運動員們定制了賽服;在與別班進行比賽時,我組織啦啦隊給他們加油打氣;在他們獲得年級第一后,我在班會上對他們進行表揚,并發(fā)放精心準備的獎品,還把他們的獎狀貼在了班級榮譽欄上最顯眼的位置……
漸漸地,我們間的關系緩和了很多,他不再視我為一名愛挑刺的班主任,而是一名“跟得上節(jié)奏”的班主任。而我也發(fā)現(xiàn),只要是小楊覺得值得的事,他都會努力去做,全力以赴。這種情況下,我準備給他上上“緊箍咒”。
在他又一次“不小心”違紀后,我再次找他聊天,請他思考紀律存在的價值。他想了想說:“為了便于管理,有秩序。”“這是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再想想紀律對你和同學們有好處嗎?”我追問道。他想了一會,才說:“紀律可以規(guī)范大家的學習時間、休息時間,營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休息環(huán)境。”我連忙肯定道:“你說得對,紀律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有些同學在家比較放松,做事磨磨蹭蹭,學一會要去客廳轉(zhuǎn)一圈,一個小時的作業(yè)可能要寫兩三個小時。而在學校,有了紀律的約束,大家可以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高效地學習。”接著,我又乘機引導他進一步思考:“剛才你已經(jīng)想到了紀律對個人和班級的好處,你再想想它對整個學校的意義是什么?如果大家都不守紀律,會出現(xiàn)什么景象?”這次沒想太久,他就回答道:“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紀律,可能班級、宿舍,甚至整個學校都會亂成一鍋粥吧。”“那這樣的話,你會喜歡這個學校嗎?會驕傲地和朋友介紹自己的學校嗎?”我又問道。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說:“以后我會盡量遵守紀律的。”
我也趁熱打鐵,利用班會讓學生共同制定了本班關于紀律扣分的獎懲制度。對違紀情況依據(jù)次數(shù)的不同做出相應的懲罰,而對每月的星級宿舍獲得者,給他們頒發(fā)證書和獎品。在這樣賞罰分明的制度下,同學們都特別關注自己宿舍的紀律和衛(wèi)生情況,同一宿舍的同學之間更是會相互提醒和監(jiān)督。小楊自然也不例外,開始慢慢改變。最明顯的是晚上熄燈后,以他為中心舉辦的宿舍臥談會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
小楊的故事還未完結(jié),我可能還要和他不停地“對話”。通過與小楊的“較量”,我逐漸領悟到,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在親近、喜歡的前提下溝通交流。只有當師生之間有了平等的溝通,教師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進而釋放學生的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