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
物流運輸對于經濟的發展與經濟水平的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國民經濟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來源于物流運輸行業,因此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應積極促進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物流運輸行業對于地區經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作用上,就社會環境而言物流運輸通過地區之間的物資等運輸服務使當地的交通出行更加方便,各種商品與貨物能夠在不同地區之間實現高效的轉移,從而吸引更多投資,促進當地經濟貿易活動更加頻繁,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就生態環境而言,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可促使當地的自然資源被充分開發和利用,改善當地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為當地帶來更多投資和發展的機會,并加快當地產業結構的轉型。與此同時,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對當地發展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如建設各種交通基礎設施的同時促使當地的生態資源被破壞,生態環境受到重創,不僅會導致當地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變得更差,而且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因此物流運輸行業發展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到多方面因素,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等不受破壞,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基于此,研究物流運輸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并提出有效的發展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運輸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與此同時當地經濟的發展將為物流運輸拓寬業務范圍,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兩者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隨著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各種交通設施更加完善,而農村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信息溝通不暢,對各種外界發展信息了解不足,同時受到交通設施不完善的限制,農村交通出行十分不便,而隨著物流運輸與交通行業的發展,促使農村與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顯著改善了農村的生活與交通條件,同時人們交通出行的方式的轉變,也使得經濟活動和人力物力交換更加頻繁,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商機,引來了各種投資,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產業模式轉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我國早期經濟發展體制尚不完善的時期,城市經濟依托于工業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而農村由于地區偏遠,信息閉塞,仍然堅持著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拉開了差距,而且這種差距不斷擴大,嚴重阻礙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物流運輸行業以及交通的發展,使得農村的交通條件更加便利,與外界的溝通與聯系更加緊密,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農村居民思想的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理念也得到了轉變,更加積極的依托物流運輸條件,促進農產品進行加工、生產和銷售,實現農業經濟創新發展模式,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城鄉之間經濟活動與產品資源頻繁流動,不僅促進了城鄉之間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經濟水平差距不斷縮小,而且很好地解決了三農問題,加快了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
從不同行業或產業的發展相互作用關系的角度分析,由于物流運輸改變了資源運輸以及人們交通出行等方式,基于交通基礎設施物流運輸體系更加完備,同時也為其他產業和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獲取的支撐作用,例如如果缺乏完備的交通網絡和物流運輸,那么服務業和旅游業等也難以全面拓寬其業務范圍,獲得更好的發展。以地區旅游業為例,旅游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需要諸多條件,一方面旅游業需要建立在相應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相關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另一方面,旅游業需要大量游客以及各種建設物資的準入機制,且必須要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游客與物資的進入通道。首先旅游業的基礎設施和旅游資源可以進行開發和建設獲得,而如果缺乏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和物流運輸體系,大量游客就無法便利的進入當地旅游景區,會直接影響當地以旅游業發展為主要經濟發展模式的部分區域,進而影響到該地的旅游客流量,旅游業的正常運營就難以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物流運輸行業會直接影響到旅游業,如果物流運輸行業發展不理想,則會直接抑制旅游業發展,而旅游業的背后是一整條產業鏈,包含著當地的就業問題以及文化交流問題等,都會直接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物流運輸行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還體現在對相關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促進當地其他產業和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1.
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對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作用已經不再局限于當地的范圍內,而是充分調動周邊的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促使當地的資源流向各處,這種以地區為中心而向周邊地區發展并帶動經濟水平提升的作用就是其經濟輻射能力。一方面,長期以來城市都作為經濟發展和產業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城市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獲得提升,而這些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地區能夠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和人才實力等向周圍進行經濟輻射。由于城市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都更好,因此會吸引大量的人才到該地區發展,同時也會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城市這個經濟中心培養出來的大批高質量人才以及城市的先進技術和設施都能夠向各地輻射,借助物流運輸將這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才更加高效的輸送到各地,實現人才、技術等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人才與技術資源的作用,完善當地的經濟發展必備的技術與人才支撐體系。另一方面,國家和政府部門也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地區經濟輻射,促進各地經濟的帶動和均衡發展,在這種經濟輻射機制的作用下,旅游業以及生態農業經濟等也獲得了長足發展,在不斷的經濟活動中實現各種資源的流動與優化配置,而與此同時,地區經濟的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經濟發展的推動下,物流運輸業也能獲得更加穩健的發展。

物流運輸是以道路交通網絡作為支撐的,因此為了推動物流運輸行業發展,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進行道路交通建設,而道路交通的建設會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進而影響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例如,在道路交通建設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機械設備,不僅會直接破壞當地的綠色植被,而且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污染,對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針對道路交通進行施工,會導致沿線的生態環境平衡性遭到破壞,破壞了某些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存環境,導致它們的活動范圍大量減少,甚至很多動物無家可歸,數量急劇減少,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平衡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部分施工前期規劃工作不合理,導致后期實際施工過程中耗費大量精力和材料,產生大量的工程廢料,污染當地環境,達成大量植被被破壞進而導致產生水土流失等問題,對農村地區而言不利于生產種植。另外物流運輸的發展勢必會基于道路交通的發展,而道路交通的建設不可避免的需要占用土地資源,導致大量居民搬遷,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同時房屋或農業用地被占用,不僅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強烈不滿,而且導致土地資源被大量荒廢,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
物流運輸行業應明確自身發展需求以及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積極進行改革和創新,轉變經營發展和管理模式,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實現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積極構建區域物流中心。例如,在政府大力扶持物流運輸行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下,積極推動物流運輸行業優化改革,首先應構建完善的區域物流中心以及管理體系,制定年度的階段性的建設規劃,發展一大批物流中心園區,將大量物流產品納入該中心園區,實現統一化管理。其次,基于自身發展情況培養一批知名的物流品牌,形成特色的物流運輸產業鏈,并將城市、鄉村以及交通運輸網絡聯系起來,實現體系化物流運輸發展模式。最后,應健全智能化管理模式,針對存儲、包裝、運輸以及分解和配送等均實現智能化管理,針對存儲環節,采用立體貨架提升倉儲能力,利用智能化設備自動處理貨物,針對配送環節,同樣可借助智能設備實現無人機、無人車配送等,同時能夠智能化的規劃配送線路,保證倉儲安全和配送安全。針對倉儲環節,可積極構建Wms 倉儲系統,對商品入庫和出庫進行動態化記錄和管理,提高倉儲管理效率。例如京東物流采用了智能機器人實現無人倉倉儲管理系統,充分利用了大數據等技術搭建智能關鍵平臺,更好地滿足現代化物流管理需求。通過上述物流中心和運輸管理的優化,促進了物流運輸行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提升了物流運輸行業的管理水平,更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由于物流運輸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推動了城鎮一體化建設進程,而為了強化這種促進作用,應積極發展涉農物流運輸。首先,從政府方面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頒布相關政策法規支持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同時在優化發展模式與管理模式上做出努力。例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門的物流專家考察當地的實際情況,包括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物流發展規劃,并制定詳細的階段性發展目標,例如構建生態農業產品專項物流運輸線路,使生態農業園區與物流運輸企業加強合作,打通城市與鄉鎮之間的快捷物流運輸通道,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在政府政策的引導機制下,應充分發揮物流運輸在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和價值,加快構建生態農業物流中心,實現對生態農業產品的倉儲管理與物流運輸等,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其次,應完善綜合協調機制,提升農村物流運輸的發展水平。具體而言,應構建專門的農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相應的產品信息納入信息處理平臺中,構建物流共享平臺,能夠跟蹤管理農業產品的物流運輸狀態,同時構建完善的農產品物流信息查詢系統,使其呈現出透明化、公開化狀態,確保相關工作落實到位,實現科學化管理。最后,應積極發展冷鏈物流系統,實現對農產品運輸過程的保鮮和質量保證,相關部門需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冷鏈系統,及時檢測冷鏈環境,確保操作規范性,盡量減少農產品的損耗,提升倉儲管理效率和物流運輸質量。。
物流運輸行業與交通經濟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且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因此為了實現物流運輸業的發展應積極發揮交通經濟的作用。為此,結合行業發展現狀積極采取措施促進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國家要從綜合方面積極規范交通運輸市場的制度規則,為現代物流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法規的保護。物流運輸行業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將直接導致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不利于物流運輸行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作用的發揮。為此,為了實現交通運輸經濟與物流運輸行業協同發展,形成良性的協調發展機制,相關部門應制定有效的聯動機制。具體而言,應建立完整的交通運輸信息管理體系,物流的本質是將貨物從廠家送到企業和個人用戶手中,因此構建交通信息網絡,內容涉及貨物運達的具體時間、貨物運送方式、費用,甚至售后服務等。此外,相關部門與企業應充分了解當前的政策環境,熟練掌握并基于政策環境,在發展中互相配合,充分發揮政策法規的積極作用,消除地區性的貿易壁壘,實現交通經濟與物流運輸的聯動發展,提升物流運輸的發展水平,強化其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對于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為此政府部門、交通運輸行業以及物流運輸業本身應充分認知到這一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構建聯動發展機制,優化物流運輸行業管理與建設,促進物流運輸獲得良好發展,進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