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娜 邵璐
摘要:家庭傳播研究的主要針對點在于媒體傳播的過程中是否能極大地體現傳播學應有的人文關懷。在節目策劃和運營策略中是否既能做到理論上的解釋,又能在實踐層面發揮家庭傳播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鑒于家庭傳播的主要目標是讓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普通民眾,可以通過媒體的傳播內容和形式在特定年齡和地域的基礎上更清晰地了解個體及家庭的互動作用,甘肅天水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近年來傾力打造了一檔家庭生活服務情感類直播欄目《魅力女人心》。該節目通過女性視角梳理家庭生活瑣事,關注家庭生活和家庭傳播的方方面面。為此,文章以《魅力女人心》節目為例,試圖結合家庭傳播理論與媒體實踐,通過研究節目內容的設置和互動形式,體現廣播節目在家庭傳播中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廣播節目;《魅力女人心》;家庭傳播;媒體實踐;意義價值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5-0184-03
作為傳播學的學科分支,家庭傳播因其對傳播學理論和實踐的重要貢獻而廣受關注。它主要關注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夫妻之間的交流、父母對子女接受媒介信息的影響等[1]。《魅力女人心》節目自開播以來,一直以提供家庭生活情感服務為目標,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心路歷程為內容,通過女性視角梳理家庭生活瑣事,如夫妻情感、婆媳關系、育兒理念、生活小竅門等生活熱點,以突出對女性心理、婚姻情感以及家庭生活理念的關注。開播以來,該節目收聽率節節攀升,社會影響力日趨提升,欄目活動也逐步實現了品牌化,并成為天水境內獨具特色的晚間直播欄目。
一、從節目選題出發,提升家庭成員的參與度
《魅力女人心》的首要著眼點是想在節目中努力建立廣大女性及家庭成員強烈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希望受眾可以通過節目分享情感故事和生活經驗,最終起到滌濾心情、安托精神的作用。作為主持人和策劃者,在選題策劃環節,筆者便從節目整體定位出發,設置符合節目主題的各類子欄目,從而培養受眾的收聽和參與興趣。
(一)資訊類子欄目
在資訊類子欄目的選題上,筆者首先考慮怎樣的新聞資訊節目適合音頻化的敘事轉換,進而拉近文字播讀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其次,考慮選取在家庭生活、民眾言行中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作為節目主體,選取能精準反映當地社區動態,引起普通家庭關注的新聞事件為節目資訊頭條。再次,考慮選取能夠服務于市民身心健康的生活資訊和時尚消費信息為補充內容。最后,注重信息來源的地方性、及時性、實用性,以及關系民生的醫療、住房、教育等相關方針政策的實時解讀。
(二)人物故事子欄目
以敘述者的視角引導受眾通過節目探究人物故事的來龍去脈,結合人物深度采訪環節,讓整個故事具有鮮活的畫面感,尤其注重強化聲音元素的運用,有效使用“主播播讀+人物講述”兩種聲音形態共同打造敘事場景,創造身臨其境的強沉浸式收聽效果。
這部分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敘述家庭故事,展現人物生活片段,選取特定家庭環境中的典型故事,并引導嘉賓通過節目講述自己的故事,傳播給受眾,使人們對家庭生活和家庭理念多一些理解。二是分析成功案例,選取一些在婚姻、創業、子女教育等方面成功的家庭或男女主人能為其他受眾家庭提供實實在在掙錢致富、育兒、婚姻經營的信息、經驗,以及為廣大受眾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機會。
(三)文學作品聯播子欄目
首先,強化音響元素的運用。音響效果不僅可以還原節目現場,渲染現場氣氛,強化文學作品的時空感,同時還可以發揮結構上的音效作用,具有較強的敘事作用。因此,節目中文學作品連播板塊特別注重設計當事人的采訪原聲現場環境聲、歷史場景還原聲、故事同期擬音等效果音響,以幫助聽眾了解該文學人物和事件當時引起的情感共鳴。
其次,選擇與家庭傳播對應的文學作品,少年兒童喜愛的文學作品,關注青少年成長發育、情操陶冶、品行修煉等方面的文學作品,配合家庭情感、人物心路歷程等,體現家庭的和睦溫馨,個人成長、事業成功經驗的傳授等,從而使節目的親情色彩、人文關懷與藝術水平三者之間相得益彰。
二、節目話題的設置,向家庭熱點問題集中
在家庭關系上,目前很多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成績和成長。作為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能力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成為家庭傳播中備受關注的節目話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占據半邊天的位置,盡管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但仍然有很多問題困擾著女性。為讓更多女性學會如何愛自己、提升自己以及學會如何愛孩子、愛家人、成就圓滿家庭,《魅力女人心》節目針對這一特點結合家庭的熱點問題和女性成長的話題,從女性情感、婚姻心理出發,共同探討女性人生、婚姻、事業、家庭、子女教育等具體問題,并針對25~45歲的女性,以學習成長、婚姻家庭、人生智慧等為節目主題,將健康、創業、讀書、生活、戀愛等設置為節目的關鍵詞。例如,《如何跟孩子溝通》的一期節目,可進行如下設計。
(一)節目主題策劃
在節目主題策劃過程中,考慮到家庭教育在女性聽眾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一定位置,不少年輕的媽媽通過各種方式尋求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在了解這一受眾心理之后,欄目組針對家庭教育問題,將“如何跟孩子溝通”作為節目內容的重頭戲,提前設計家長們非常關注的現實問題并進行節目預告。
(二)嘉賓選擇
在選擇嘉賓時,節目專門邀請了一直關注本欄目的一位聽眾做客直播間暢談她的育兒經驗。她也是一位專門研究少兒教育的年輕母親。在節目直播過程中,主持人和嘉賓在節目中圍繞孩子的早期教育、性格培養、興趣開發和人格塑造等問題進行討論。對于一時間找不到合適教育方法的家長來說,這期節目是較好的參照和指導。
(三)直播方式
直播過程中,節目一改平鋪直敘的交談方式,而是在節目中適當加入一些演示的環節和現場互動的環節,這樣既利于主持人和嘉賓意見的表達,又可以為節目增加亮點。在節目直播中,嘉賓可以做到節目要求的“現身說法”,也可以在線無障礙與聽眾互動,即時解答直播中受眾的問題。同時,節目組還篩選了一些聽眾實時參與的信息。很多聽眾針對節目話題和嘉賓的見解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對節目內容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三、節目內容樸實豐富,貼近家庭生活
《魅力女人心》的節目內容反映家庭現實生活,重點圍繞人生、婚姻、生活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展開談論,引導受眾解決家庭矛盾、婚姻問題,引發受眾共鳴。從目標上來看,《魅力女人心》節目致力于幫助廣大家庭、女性朋友,通過學習和創業建立強大的內心,做由內而外、真正自信的女人,是一檔集女性學習、交流、服務為一體的節目。節目內容具體包括情感傾訴、心理疏導、分析解答問題三個方面。
(一)情感傾訴
以情感故事為主,選擇最動人的女性情感故事,涉及當代女性愛情、友情、親情等情感話題。播出內容包括散文、小說連載等。首先,以家庭為采訪報道單元,如《劉海霞的行游人生》展現的是普通人物通過勞動、創業改變家庭命運的勵志故事。其次,圍繞家庭情感做文章。現代社會,人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廣,但人的心靈空間卻越來越小,人越來越孤獨、淡漠。關注愛情、親情、友情的家庭情感節目試圖為家庭的親人提供一個情感交流的陣地。
(二)心理疏導
節目定期邀請心理專家李艷艷老師作為特邀嘉賓,以建設欄目特色和樹立專業權威感。關于家庭選材的服務,首先體現在切實為老百姓提供日常生活和心理服務上,如《李艷艷聊心理》中的“心理醫生問診服務”,力求能為受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提供人生參照。
(三)分析、解答問題
鎖定家庭題材決定了《魅力女人心》節目的商業化內容選材,題材家庭化是《魅力女人心》節目經營的標準。這一部分側重親子板塊,關注女性孕期、產后、美容、美發、健身、養身更年期等階段的身心健康問題,探討科學的育兒觀念,科學喂養、教育方法等具體問題。
四、制播形式多樣,拓展家庭生活服務內容
家庭傳播的媒體定位是將受眾需求與媒體服務內容嫁接,形成特殊的家庭生活服務內容,構成媒體傳播和家庭傳播的結合點。《魅力女人心》充分體現了家庭生活服務類廣播節目的特點,融訪談、人物故事、資訊、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于一體,充盈著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節目自開播以來,十分注重與聽眾的互動和交流,為此,積極建立了與市內外心理學專家、教育工作者(國內及國際認可的專家、教師)等在節目中合作共贏的可操作模式。
(一)媒體合作
借助市內心理學專家、教師以及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旗下小柚子童書和雅萱讀書等平臺,為《魅力女人心》提供優質節目嘉賓,具體通過紅點、抖音等APP錄制節目或直播,節目、音頻在天水人民廣播電臺直播或錄播。
(二)參與形式
《魅力女人心》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宣傳合作機構相關產品和嘉賓,并在節目片尾部分開設有幸運聽眾抽獎版塊,將參與微信、微博、抖音互動并現場關注小柚子童書、雅萱讀書微信公眾號的觀眾手機號納入抽獎系統,每期節目抽出一到兩名幸運觀眾,贈送禮品。這些舉措在增強節目互動性和吸引合作機構、客戶方面起到了明顯的積極作用。
五、增強節目互動,營造家庭互動參與氛圍
傳統廣播節目的播放形式主要是單向傳播,表現為“我播你聽”,這樣的播放形式與受眾缺乏互動[2],而新媒體異軍突起,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因其傳播速度快、信息覆蓋面廣、交互性強等特點,在受眾中的影響力和接受程度逐漸超越傳統廣播,廣播的媒介功能因此面臨轉型。從媒介技術演進的角度來看,廣播作為伴隨性媒體,曾經發揮著顯著的信息傳播作用,廣播迅速切換的媒介場景,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各類音頻應用的出現為廣播發展開辟了新天地[3]。為此,基于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魅力女人心》節目通過增強節目互動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魅力女人心》節目的經驗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互動交流?
首先,邀請權威人士、專家、社會熱點人物在直播間與聽眾進行互動、交流,提高節目內容的權威性和參與度。如“誰是剩女”“如何處理婆媳關系”等話題,通過差異化觀點的碰撞將話題引向更高的層次,引導聽眾正確認識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其次,節目邀請當地婦聯干部和中小學教師,通過廣泛征集優秀家庭教育案例、組織家庭教育討論,以及討論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兒童平安自護、婦女自我保護等方面的話題,倡導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廣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幫助廣大家長和全社會認識到科學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正確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家校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合作,推動教育改革發展[4]。
(二)互動媒介
《魅力女人心》節目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的多重傳播、互動性和大信息量的特點來擴大傳播范圍,集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具備的語音、圖片文字、自動回復等功能優勢。通過微博、微信等的互動性,將節目主題預先發送至微博,再通過微信的語音、圖文等,將現場參與情況等呈現在節目設置的微信互動平臺中,促使受眾參與直播。
(三)嘉賓互動
人們的家庭觀念、生活方式、情感表達在不斷發生碰撞和變化,這一切的影響都直接體現在家庭生活里[5]。嘉賓互動使抽象的家風、家訓、個人經歷、家族成長故事變得親切可感。如《劉海霞的行游人生》曾邀請天水市秦之旅行社總經理劉海霞女士講述自己的創業經驗和家長里短。劉海霞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難、創業后支持父母開農家樂的勇氣以及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時,嘉賓和聽眾都很受啟發和感動,他們體會到婦女創業的不容易,更為她在艱苦環境中依然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所打動。
六、結語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在中小城市的普通受眾,越來越重視家庭關系。在節目覆蓋全市兩區五縣380多萬人口的基礎上,廣播節目《魅力女人心》通過制播、互動形式等的結合應用,體現廣播節目在家庭傳播中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一檔起步不久的家庭生活情感類廣播節目,在嘗試通過傳統媒體體現更多家庭傳播意義和價值的道路上,還顯得非常稚嫩,遠沒有達到最初的預期。如何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挖掘此類廣播節目獨特的吸引力和家庭傳播價值,如何讓其成為真正意義的家庭傳播品牌節目,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改革和創新。處于激烈競爭中的傳統廣播節目,只要借助成熟的傳播理論和健康的媒體環境,終將找到利于自己不斷發展壯大的“肥沃土壤”。
參考文獻:
[1] 朱秀凌.家庭傳播研究的邏輯起點、歷史演進和發展路徑[J].國際新聞界,2018,40(9):29-46.
[2] 潘亞楠.聽新聞:新聞故事的音頻化探索:以“財新FM”為例[J].青年記者,2021(17):55-56.
[3] 卜彥芳,董紫薇.智媒時代主流媒體如何構建自己的生態圈[J].中國廣播,2019(1):10-16.
[4] 余麗紅.“中國家庭教育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全力實施[J].中國教育學刊,2012(9):16.
[5] 張建紅,張森.關愛家庭 傳播真情:宜昌三峽電視臺家庭頻道的策劃與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9):65-66.
作者簡介 馬琳娜,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邵璐,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媒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