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禧


摘 要:孕期是對母親和嬰兒都極為關鍵的時期,新生兒在健康狀況方面與母親存在著復雜的代際遺傳,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主要來自母體,因此孕期膳食營養是影響胎兒健康狀況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通過總結國內外孕期飲食營養研究進展,對孕期關鍵營養元素進行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適用于一般情況的孕期膳食指導與營養管理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孕期;營養;膳食結構;健康飲食
Study on Dietary Guidance and Nutritional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LIU Xi
(Zhuhai Doume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Service Hospital, Zhuhai 519100, China)
Abstract: Pregnancy is an extremely critical period for both mother and baby, and there is a complex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between the newborn and mother in terms of health status, and various nutrients required for fe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ainly come from the mother, so dietary 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fetal health status. In this study, we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 the key nutritional elements during pregnancy one by one, and propose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and nutritional management program during pregnanc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pregnancy; nutrition; dietary structure; healthy diet
孕期飲食營養對胎兒健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已有研究表明,新生兒在健康狀況方面與母親存在著復雜的代際遺傳,并且這種遺傳關系還會影響到新生兒的后代[1]。孕期膳食結構失衡或缺乏關鍵的營養物質會導致孕婦和胎兒健康狀況不良。國內學者通過檢測孕期女性體成分并進行營養分析發現,當前孕婦群體營養結構失衡體現在“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良”并存。營養過剩體現在飲食中高蛋白、高糖分、高熱量飲食超標攝入導致血糖升高、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過高及肥胖等問題,最終引發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畸形、巨大兒發病率的提升[2]。營養不良體現在孕期未攝入足夠量的葉酸、碘、鐵、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和其他微量營養素的現象普遍存在,增加了胎兒圍產期死亡、早產或新生兒死亡的發生風險[3]。因此,孕婦有必要得到科學的膳食指導和營養管理,從而形成最適合嬰兒成長發育的生理狀態。
1 孕期膳食指導和營養管理的重要性
由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1)》指出,由于營養攝入不合理,我國孕婦貧血率高達13.6%[4]。母體原有的代謝模式在孕期會發生顯著變化,母體不僅要為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營養,同時還需要為胎兒產后哺乳儲備一定量的營養素。因此,孕婦需要適時調整膳食結構與營養配比,通過各種營養素的良好吸收來滿足胎兒不同時期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確保妊娠期母體與胎兒的健康。因此,孕期科學的膳食指導和營養管理是降低妊娠期不良風險的重要手段。
2 孕期關鍵營養元素分析
2.1 葉酸
葉酸(Folic acid)是維生素B復合體之一,存在于食品強化劑和營養補充劑中。葉酸對體內遺傳物質的調控、RNA的表達和蛋白質的產生都非常重要。由于懷孕期間DNA復制和細胞分裂速度增加,孕婦對葉酸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已有研究發現,孕期葉酸缺乏與胎兒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密切相關,當胎兒神經管不能完全關閉時會誘發脊柱和畸形等問題[5]。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1)》建議通過營養干預政策,給備孕期和孕期的婦女每天服用0.4 mg葉酸,使其在懷孕前和妊娠第12周每天攝入0.4 mg的葉酸補充劑,攝入富含葉酸的飲食,以減少NTDs的風險。空腹服用葉酸補充劑已被證明可以提高葉酸的生物利用度。除了補充葉酸外,還建議婦女在整個懷孕期間每天從食物中攝入0.2 mg的葉酸。
2.2 鐵
鐵是一種參與紅細胞發育的重要礦物質,特別是血紅蛋白的生成,同時鐵也是體內其他酶發揮功能所必需的物質,在免疫系統和結締組織成分的合成中起促進作用,還是神經遞質形成的輔助因子。孕期缺鐵性貧血與孕婦飲食中鐵營養攝入、體內鐵生物利用率及孕期失血有關。婦女如果在未懷孕期間體內鐵元素含量較低,在備孕期間缺鐵的風險會大大增加,而妊娠期缺鐵可能導致胎兒早產、圍產期死亡率、低出生體重等并發癥,并對嬰兒的認知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在孕期出現缺鐵性貧血,若不及時調理改善,將使體內血紅蛋白測定值持續性降低,不僅會導致胎盤及胎兒供養不足,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早產,甚至會讓孕婦在生產時出現子宮收縮無力,易引起虛脫、休克[6]。663D9458-6A12-45E0-95D4-80495BACBD4A
2.3 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所必需的礦物質,飲食中碘的來源包括碘化鹽、低脂奶制品、雞蛋、魚及海鮮。碘缺乏可導致母體和胎兒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出現問題,從而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育。根據2018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補碘指南》,妊娠婦女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從非孕時的120 μg/d增加到
230 μg/d,同時進食含碘豐富的食物時需要注意警惕碘過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妊娠哺乳期碘攝入量的安全上限為600 μg/d[7]。
2.4 鈣
鈣參與了人體骨骼和牙齒的形成和維持,孕期適量的鈣質攝入不僅有助于維護骨骼健康,還可以預防妊娠期的高血壓疾病,同時有研究表明孕期鈣攝入有助于母體腸道乳桿菌屬生長。懷孕期間推薦每日攝入量為800~1 000 mg。富含鈣的食物來源包括牛奶、奶酪、酸奶、堅果、帶骨的魚罐頭和綠葉蔬菜。孕婦在食用豆奶或堅果奶等乳制品替代品時,應選擇鈣強化替代品[8]。
2.5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幫助胎兒骨骼發育的一種重要營養物質。維生素D通過影響小腸對鈣和磷的吸收來調節血鈣水平。維生素D缺乏會對胎兒的生長和骨骼形成產生不良影響,易導致兒童佝僂病。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可能導致肢體畸形。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主要是通過膳食攝入或通過在陽光紫外線照射后將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來維持的。
2.6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在肉制品、奶制品和海鮮中發現的微量營養素,對于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具有重要價值。有研究表明孕期維生素B12攝入與母體脂肪代謝、BMI及貧血有一定關聯。母體的維生素B12缺乏或者攝入不足可能導致嬰兒的維生素B12缺乏,不僅引起母親惡性貧血,也會導致嬰兒患有繼發性甲基丙二酸尿癥[9]。由于維生素B12只存在于動物產品中,如肉類、家禽、魚、海鮮、蛋類和乳制品中,因此有素食傳統的孕婦更容易受到維生素B12缺乏的影響。
根據上述孕期關鍵營養元素分析,本文對孕期關鍵營養素和食物來源及每日建議攝入量進行總結,如表1所示[10]。
3 孕期膳食指導與營養管理
專業的孕期營養指導通過對身體營養成分、代謝以及膳食營養進行分析后,可給出一個科學的膳食指導方案,根據孕婦的實際營養需求攝入果蔬、肉、蛋、奶類及谷物類食品,從而保障孕期營養。在孕早期,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注意維生素的攝取;而在孕中期,則需要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多吃一些油脂比較豐富的食品,比如堅果等;孕晚期則應在孕中期攝取營養的基礎上繼續補充一些高熱量的食品,如甜品等。
結合孕期關鍵營養元素每日建議攝入量,本文針對孕婦群體孕期營養需求,提出孕期膳食攝入與營養管理比例,詳見圖1。①面包、米飯、土豆、面條及其他含有淀粉的食物。該類別食物應當占據每日飲食總量的1/3。②水果和蔬菜。該類別食物也應該占據每日飲食量的1/3,果蔬品類應定期更新品種,推薦每日食用3~5份蔬果類食品。③牛奶及乳制品,推薦每日攝入少許上述食物或相關替代品,同時建議優先飲用高鈣低脂牛奶以控制脂肪的攝入。④肉、魚、蛋、豆類及其他非乳品源蛋白質。這些食物中含有孕期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建議每日適量攝入。⑤日常飲食中,應當限制攝入高脂或高糖的食物及飲品,高脂高糖類食物易誘發引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孕期過度肥胖問題。
4 結語
孕婦的營養攝入狀況直接影響著母體健康及胎兒的成長發育,“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良”都會對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孕婦應具備合理的飲食意識,制定均衡的營養攝入計劃,確保自身安全,促進胎兒健康發育。同時,對一些無法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元素,需要通過專門的干預來進行補充,使得身體處于營養均衡狀態。對這一營養均衡計劃的制定,需要孕婦進一步提升孕期的健康均衡膳食意識,讓孕婦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降低孕期并發癥風險,預防巨大兒,提升孕婦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雋娟,楊慧霞.孕前及孕期營養促進母嬰遠期健康的推薦[J].中國醫刊,2019,54(11):1173-1176.
[2]印琴,陳新,張翠軍.孕婦膳食指導和營養管理對母嬰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3):2893-2894.
[3]KEATS E C,DAS J K,SALAM R A,et al.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address maternal and child malnutrition: an update of the evidence[J].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 Health,2021,5(5):367-384.
[4]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林琳,鹿士振,張春斌.葉酸缺乏及相關基因SNP對神經管缺陷的影響[J].生命的化學,2022,42(2):267-274.
[6]李美荃,佟薈全,王靜,等.鐵調素對動物機體鐵代謝及妊娠鐵營養的調節作用[J].中國農學通報,2020,36(23):118-123.
[7]于北凱,翟瑋瑋,魏紅.孕期婦女的碘營養狀況評價[J].中國地方病防治,2020,35(6):667-669.
[8]昌雪蓮,尚煜,劉雅靜,等.母孕期和嬰兒早期鈣劑補充對嬰兒BMI及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52(6):642-646.
[9]王小鈺.不同孕期孕婦HCY、葉酸、維生素B12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1):2489-2491.
[10]SEYMOUR J,BECK K L,CONLON C A.Nutrition in pregnancy[J].Obstetrics, Gynaecology & Reproductive Medicine,2019,29(8):219-224.663D9458-6A12-45E0-95D4-80495BACBD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