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云
摘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們減輕學習的后顧之憂,這樣一來學生們才能夠在課堂上始終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所以小學班主任就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從而能夠建立起更加科學、高效、現代的班級管理體系。基于這一實際情況,本文也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如何立足于新課改的背景加強班級管理的效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級? 新課改? 良好榜樣? 班級干部? 有效溝通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落實,小學班級的管理策略也越來越豐富,作為班主任不僅要致力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更要做好班級的“后勤保障工作”,讓學生們在學得會的基礎上學的舒服,從而大大提升學生們對于知識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們參與到班級管理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小主人翁”精神,這樣一來班級的管理效果自然不會差。
一、提高自身修養,樹立良好榜樣
小學生們的模仿心理是極其重的,而班主任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之一,他們也會不自覺地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因此小學班主任就要主動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而為學生們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善于和學生“打成一片”,要能夠真正親近自己班級的學生,去更多地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便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可能會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因素,從而也使得學生們能夠輕裝上陣來積極面對日常學習,以及更加服從班主任的有效管理。
例如,在班級的紀律管理方面,班主任首先要能夠做到嚴格的遵守班級規定,如在教室里不吃東西、不大聲喧嘩、不嬉笑打鬧等等;在班級的衛生管理方面,班主任不能只說不做,而是可以在平時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班級打掃工作中去,按照衛生標準親自動手開展打掃工作,從而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學生便可以同樣積極的按要求打掃衛生;另外,在個人形象方面,班主任可以首先要求學生要做一個講禮貌、講文明的好學生,然后自身也要保證能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禮貌的待每一個人、保持好自身的整體素質,從而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指引學生更好的發展。
二、選拔班級干部,培養得力助手
班干部是每個班級班主任高效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對此班主任也要嚴格、謹慎地選拔班干部,而不是簡單的以學習成績來安排班干部,那樣學生們只會口服心不服。基于這一點,班主任就要保證班干部的選擇過程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要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班干部的選舉,甚至是班規的制定過程中,這樣一來他們也才會更加認可班級的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同時也會更自覺地遵守他們參與制定的班規,而這對于早日形成良好的班風班氣是有著極強的幫助作用的。
例如,班主任在選舉班干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通過一個民主的方式來選拔,如讓有意向的學生自己來推薦自己,進而再讓班級內的其他學生來分別投票選舉,真正的做到民主、自由。另外,班主任在選定班干部之后,還需要對班干部進行一個合理的分工和培訓,如班長就要負責班級的行政工作、日常各種雜務等,團支書就要負責班級學生的政治學習工作,管理班內學生的團員、個人思想提升等內容;而學習委員則主要負責不同學科的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情況等內容。當班主任確定好班干部的這些分工之后,可以對班干部進行一定的鼓勵,從而提升班干部的管理信心,為班主任培養得力的小助手。
三、加強有效溝通,形成良好關系
師生之間最需要的便是有效溝通,由于師生年齡上的差距,各自的思維方式也有著較大的差距,所以很容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分歧,而此時就需要有效溝通來更加合理地解決問題。對此,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就要致力于良好關系的構建,并且是缺一不可的。班主任要能夠真正將班級的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這樣一來學生們也才會更加關心他們的班主任,而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再保證對每一位學生都能堅持鼓勵性原則,最終有利于學生們積極健康心態的形成。
例如,班主任在和學生溝通之前首先要去收集班級學生的各種信息,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了解學生在家里的學習、生活情況,也可以去通過學生考試的各種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還可以在平時通過仔細的觀察學生在班級內的不同表現、變化,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然后班主任可以定期的與學生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如以“朋友”的角度和學生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始終要尊重學生,真正的關心學生,從而獲得學生的信任,幫助學生解除各種顧慮和問題,有效的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作為“一家之主”,必須要能夠肩負起班級的管理重任,并且要通過不斷豐富管理的形式和內容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態度,使得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加精彩的小學生活。除此之外,班主任要敢于吃苦,敢于為學生們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而不求回報。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們學習成績的進步,更是對學生們的正確三觀以及高尚情操的培養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玉英.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J].名師在線,2020(2):2.
[2]高連宗.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班級管理策略[J].成長,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