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芳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是被動的配角,難以達到發展語言交際能力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新目標英語》教材已經使用了3年,有喜有憂,該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反思反思了。3年來嘗試了很多的英語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成果最終還是要落實和體現在學生身上。合作學習又稱“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途徑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這種方式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給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促進知識和能力的結合,提升。正是基于如此理念,我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深入貫徹了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方法。
一、基本理念
合作學習又稱“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途徑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這種方式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交往和審美能力,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它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小組按成績分工法。學生被分成由幾個人組成的學習小組。要求成員成績水平、才能傾向(領導或輔導能力)、個性特征等上有異質性。教學程序是先由教師授課,然后學生們在他們各自的小組中進行練習。通過組員輔導與幫助,使所有小組成員掌握所教內容。最后,所有學生都就所學內容參加個測驗,此時不允許他們互相幫助。學生的測驗得分用來與他們自己以往測驗成績相比,根據學生們達到或超過他們自己先前成績的程度來計分(也叫提高分計分制)。然后將小組成員的個人分數相加構成小組分數,達到一定標準的小組可以獲得認可或獎勵。
(2)小組競賽法。此方法運用了與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一樣的教師講授和小組活動,不同的是它以競賽代替了測驗。在競賽中,學生們同來自其他小組的成員進行競爭,以便為他們自己小組贏得分數,這種方法有一個“不斷調整”的程序。它依據每次競賽中的成績到下課次競賽時做適當調整使競爭趨于公平。
(3)小組共學法。就是將學生分成2或3人為一組進行練習,練習內容為相同的一份作業單,然后小組共交一份作業單,依小組的成績接受表揚或獎勵。
(4)小組調查法。此方法把學生們組成2~6人的學習小組。學生們在小組中運用合作性探究,小組討論和合作性設計展開學習活動,最后每個小組做一下介紹或展覽,以向全班交流他們的發現。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合作學習保證學生在輕松愉快、人際關系很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而且同學間心理相容,思想易共鳴。有時學生對來自同學的鼓勵、幫助比來自于教師的更有效果。它還能將一些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在這樣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潛力特別能夠激發出來。換言之,在愉快的集體活動中,學生能比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高效低耗的目標。
(2)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合作學習是一種團體行為,而非個體行為。一方面,誰也不愿意給自己的團體抹黑,因自己的不成功而使集體成績受影響。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必然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另一方面,“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小團體里的人總有各自的長處、優勢,總能給其他同學以借鑒、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小團體的成員總是起方高法幫助別人,共同提高,努力使本組的整體水平達到最好。起到了“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效果。
(3)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具有一定自由空間的合作小團體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發掘自己潛力的天地。在團體里,他們要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等,為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它既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激發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學生產生了不僅為個人榮譽,更為集體榮譽而戰的感受。它能幫助學生養成尊重他人、發現他人優點的美德,樹立正確的集體觀和良好的現代競爭觀。
(4)小組合作學習讓絕大多數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由于它集合了眾人的智慧、體會,因此學習效果成功的比率較高,而且合作學習屬于一個小集體,故而成功的樂趣由眾人分享。即使有少許的失敗,大家相互安慰、相互激勵,從而避免了失敗者沮喪的心理。因此即使“苦”,也有“苦趣”的存在。
(5)小組合作學習還減少了教師的重復勞動,使教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事項
(1)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度,數量不宜太多,時間也不宜太長,旨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的培養。初中生語言運用能力還不甚成熟,過多的合作活動可能會造成學生語言運用準確率的降低等。
(2)教師在合作學習中起主導作用,是學習活動的向導和促進者,同時還是學生的合作者,合理正確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雖然活躍了氣氛,但對教師的課堂管理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3)建立科學的評價和獎勵機制,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實施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如能及時多樣的對學生或小組的活動予以認可或獎勵,學生的積極性、興趣就會更高漲,知識掌握也就更迅速主動。
五、幾點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個人做法
(1)學習小組坐位按組坐,打破原有的坐位次序,這樣方便組內學生更好的交流合作,組長更利于貫徹和督促本組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2)組長定期輪換,避免在檢查過程中出現因個人關心的好壞影響檢查的效果。可以1到2周一輪換。
(3)合作學習小組組長進一步分工本組人員的各自職責,如,記錄員,檢查員,監督員等作到組里人人有事干。
(4)每日小組英語展示,每天一個組中兩個人進行“每日一題講解,和每日一個故事(帶兩個問題)。
(5)組長對教師分配的檢查任務實行每日上報制,教師根據各組內人員的完成情況進行復核,對任務完成不好的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和檢查。
(6)對合作學習小組的考核采用考試成績平均,成績進步幅度,學生投票和教師評價的綜合評價方式進行獎懲。
(7)定期展示小組學習的成果,如,優秀作業,優秀筆記,優秀錯題集,優秀試卷的展覽。
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步嘗試,讓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課堂上學生變成了主角。增強了教學效果,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