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黃坤明: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文化培育為基礎,以實踐養成為關鍵,以綜合治網為保障,以共建共享為目標,在網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風尚,營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更好涵育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愛國情懷、道德情操和網絡素養,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徐麟:堅持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唱響禮贊百年黨、奮進新時代的主旋律。堅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把打造主流網絡文化作為基礎工程,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抓好網絡倫理和網絡道德建設,把弘揚良好道德風尚作為重要基石,探索構建符合網絡發展規律、體現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網絡道德體系。堅持組織引導群眾參與網絡文明創建,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向網上拓展延伸作為有力抓手,引導網民在參與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堅持構建共治共享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把凈化網絡環境、維護網絡秩序作為重要保障,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要堅持凝心鑄魂,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網絡文明建設,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深刻道理學理哲理,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堅持成風化人,以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滋養網絡文明建設,不斷提升網絡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秀網絡文化產品;要堅持崇德向善,以良好的道德風尚促進網絡文明建設,強化網上道德示范引領,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要堅持激濁揚清,以良好的網絡生態支撐網絡文明建設,健全完善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加快制定網絡文明領域相關法律法規;要堅持齊抓共管,以廣泛的社會參與助推網絡文明建設,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網民主體作用,真正實現廣大網民共建共治共享網上精神家園。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張建春:在新形勢下,加強網絡文明治理需要從六個方面把握。一要把牢領導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從維護政治安全的高度,牢牢守住互聯網主陣地。二要掌穩方向盤,堅持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正能量,用主流價值引領網絡空間。三要建強主陣地,讓互聯網更好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緊扣人民福祉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網絡服務水平,擴大優質內容供給。四要堅持法治化,不斷提升依法管網治網水平。綜合運用行政處罰、通報曝光、刑事打擊等多種方式嚴肅處置違法違規互聯網企業,堅決查處不法分子,有力震懾破壞網絡生態的行為。五要用好新技術,搶占技術手段制高點。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六要形成網絡生態治理強大合力,共建健康文明網絡生態。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主任 賀軍科:青少年一代與網絡朝夕相處、深度融合,是網絡文明建設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參與者。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近年來共青團進軍網絡新媒體,團結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爭當網絡文明建設者,取得明顯成效,也形成了一些工作啟示。青少年網絡意識處于形塑關鍵期,需要我們多一些擔當和堅守,始終站在理想信念制高點上引領青少年,幫助他們在斗爭中提高鑒別力判斷力。青少年網絡問題大多存在現實誘因,需要我們多一些關懷和幫助,將“鍵對鍵”與“面對面”結合起來,努力幫助青少年解決現實困難。網絡空間呈現多元治理特點,需要我們多一些合作和協同,一起動手、形成合力,構建各關聯方齊抓共管青少年網絡文明工作的有效格局。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翁鐵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誰贏得了互聯網,誰就贏得了青年”。教育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我們要把網絡文明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擺在突出位置,把加強網絡文明建設作為培育時代新人的豐富滋養、創新教育模式的有力驅動、學生健康成長的可靠保障。教育系統將按照中央總體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推進各項任務和舉措,一體化培育高素質校園好網民,精準化激發新生代共建能動性,體系化建強矩陣式教育主陣地。教育部將按照網絡文明建設任務要求,進一步建立完善有力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增強教育系統網絡文明建設工作合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秦宜智:市場監管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和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規范和發展并重,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加強平臺經濟規則制度建設,強化平臺經濟領域執法辦案,創新平臺經濟監管思路、模式、手段,提升平臺經濟監管效能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將從構建新發展格局、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高度出發,進一步把握平臺經濟發展規律,推動完善平臺經濟誠信建設制度體系,提升平臺經濟治理智慧化水平,推動平臺經濟多元共治,加強平臺經濟各市場主體權益保護,營造守法誠信、公平競爭的平臺經濟發展環境,為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莫高義:北京將以首善標準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為建設健康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網絡空間作出首都貢獻。聚焦思想引領,建設積極向上的網絡文明。堅持把互聯網作為大眾化理論傳播的重要陣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互聯網內容建設。聚焦價值涵養,建設崇德向善的網絡文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建設,大力推動紅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網上傳播。聚焦生態治理,建設共建共享的網絡文明。堅持把網絡綜合治理作為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快構建多主體參與、多種手段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聚焦時代發展,建設交流互鑒的網絡文明。B38838FF-7371-4061-8A06-23ACEAFF21C7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 任賢良: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網絡社會組織要勇當排頭兵,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彰顯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要協助立法機關,深入參與法律制定過程。要協助政府部門,積極參與網絡治理體系。要積極服務社會,主動投身網絡公益事業。要推動行業發展,大力深化行業自律建設。要提升網民素養,全面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 吳建平:網絡文明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人類社會文明形態,是現代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互聯網核心技術創新是網絡空間文明的源泉,發揚光大必然助力網絡空間思想引領、文化培育和道德建設;互聯網核心技術創新是網絡空間治理的支撐,自主可控必然賦能網絡空間行為規范、生態治理和文明創建;互聯網核心技術創新是網絡空間發展的動力,可信安全必然凈化網絡空間生態環境,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沒有安全,文明無從談起。只有大力推動互聯網核心技術創新,才能首先掌握網絡空間安全的主動權,從而掌握網絡文明發展的主動權。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蔚:網絡文明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人類的又一次革命,將人類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面對這一新文明形態,主流媒體要爭做網絡文明建設的引領者。相比其他文明形態,網絡文明具有更明顯的科技驅動性,需要善用新技術。對于網絡文明而言,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用得好是“利器”,將成為守正創新的建設性力量;用不好是“殺器”,會帶來“信息繭房”、“深度偽造”等新問題。只有不忘傳播主流聲音、弘揚主流價值的初心,各種新技術才能成為網絡文明創新的翅膀,否則就會在新技術的叢林中迷失方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積極構建“5G+4K/8K+AI”全新戰略格局,力求用科技賦能網絡文明建設。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主任委員、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濟武:網絡文明建設作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領域和重要內容,對于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意義。溫良、誠信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與身俱來的優良品質,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網絡文明、數字文明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從誕生之日啟迪便具備誠信基因,為科技服務,用科技服務。正是在此初心的推動下,啟迪得以開創新型研發經濟平臺模式,并發展成為社會公認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動機。誠信是立身之本、經商之道、強國之基,是平臺經濟發展的基石。打造誠信平臺經濟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界的協同努力。通過構建平臺經濟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平臺企業自覺加強誠信建設、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引導作用等舉措,為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快手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宿華:互聯網作為重要助推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短視頻直播平臺,正在與實體經濟、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既提高了網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普惠性和便捷性;也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迸發出更大的經濟潛能與社會價值。數據背后體現的是一次次向上向善連接的價值,而交互背后體現的是在網絡文明引導下民眾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快手在不斷探測用戶興趣邊界的基礎上,加大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內容的傳播,破解“信息繭房”、“信息孤島”等問題。快手作為國內領先的直播短視頻平臺,牢記“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積極開展互聯網領域虛假信息治理,努力練就問題發現力、問題應對力、問題處置力。
本期微觀點摘自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嘉賓演講內容B38838FF-7371-4061-8A06-23ACEAFF21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