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錢紅兵
摘要:在媒體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的當下,“短視頻+直播”新生態正迅速更新媒體傳播和變現模式。特別是媒體直播,在歷經電視直播、電腦直播、手機直播的媒體形態后,在頭部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帶動下,以社交屬性實現生態規模幾何性增長。面對這種狀況,主流媒體創辦的新媒體除了渠道上部分依附商業平臺,也應不斷創新自主可控平臺,牢牢掌握信息主動權。在2022年重大主題報道中,地方主流媒體如何以自主可控平臺為核心,創新打造傳播新生態?本文以掌上春城自主研發“直播云”的系列報道為例,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詞:自主可控 直播云 聯合直播 傳播生態
2022年是我黨帶領全國人民昂首邁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將有二十大召開等一系列黨和國家的重大事件發生。面對新一輪重大主題報道,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求,地方主流媒體如何踐行主流擔當;如何建好用好“自主可控平臺”,創新報道模式;如何拓展發展新空間、形成傳播新生態,還需要不斷深入探索實踐。
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掌上春城新聞客戶端在2021年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主題報道探索實踐。其中,以自主研發的“直播云”新型聚合發布平臺,聯動全國、云南、昆明縣區主流媒體,助力“建黨百年”、“中老鐵路”等聯合直播,創新報道、傳播效果突出。
2014年6月8日,昆明報業傳媒集團響應中央號召,在云南率先推出首個黨報新媒體掌上春城。以“即時、簡單、高效、實用”為指導,率先推出圖文直播的初始形態。直播以此成為主流媒體推進融合發展的重要“標配”。以魯甸地震為例,首次實現省內重大突發事件的“全國首發圖片”。
在自主可控平臺中,新聞客戶端等綜合性手機應用是主流媒體的基礎核心平臺。在2021年人民網發布的《2021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中,掌上春城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城市黨報自辦客戶端前十,傳播力穩步提升。2014年上線以來,掌上春城始終把直播建設作為自辦平臺的重要抓手,從1.0到4.0,從“小掌直播”的圖文形態,到多機位視頻、短視頻、圖文和互動形式呈現,再到用戶、功能、形態聚合的“直播云”多媒體平臺,成為掌上春城品牌的重要組成。
2015年,“小掌直播”獲得中國報業協會技術創新三等獎。多年來積極參與區域重大主題、重要新聞報道,通過不斷實踐,鍛煉了隊伍,優化了平臺,得到黨委政府的信任,已成為本地重要發布會、市長熱線的獨家直播平臺。
在2018年以來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大潮中,“直播云”作為工具包加入到掌上春城自主研發的“春融云”省級技術平臺,有力支持了各縣級平臺新聞報道中的直播運用。在疫情期間,“直播云”組織了在線課堂、黨史知識競賽、新聞發布會、科普講座等重要活動,及時解決了疫情帶來的線上活動缺口,回應了民生關切,證明了關鍵技術可以有力支撐黨政府重要工作。其獨特的“市縣一體”媒體融合新形態,正有力推動形成重大主題報道的傳播新生態。
隨著短視頻與直播行業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平臺、媒體和企業都需要轉變將市場效益作為唯一目標的觀念,承擔起對社會、消費者乃至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與以往視頻生產不同,短視頻與直播的內容生產方不僅有媒體、專業機構,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參與其中。只有媒體、平臺、用戶等不同主體共同履行社會責任,才能構建可持續的短視頻與直播內容生態,才能助力建設更美好的社會。
2021年7月1日,在昆明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中心統籌、指揮下,在“七一”慶祝大會當天推出《昆明,向黨報告》大型融媒體聯合云直播。這是云南首次、國內少有的大型融媒體聯合云直播。通過融媒體指揮平臺、直播云、AI等技術,派出44路記者分赴全市各直播分會場,直擊昆明各族干部群眾收聽收看現場、縣區單位成就展示、觀眾的熱烈反響等,形成一部手機看遍44個機位的“主題云直播聚合平臺”。平臺以掌上春城客戶端為支撐,全面聯通昆明市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形成“聯合、互動、一體”的新型傳播模式。
這是啟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以來,運用縣級融媒體直播系統組織的最大規模的重大主題聯合直播活動。直播活動立足昆明,立足自主技術,立足市縣采編團隊,是對昆明市媒體融合“一體化”傳播的一次檢閱,整場直播點擊量超過34萬次。
直播當天,掌上春城及時推出特寫、綜述、收聽收看反響圖集報道以及8個反響短視頻等。次日,《昆明日報》推出收聽收看報道,營造了昆明市熱烈的慶祝氛圍。一次融合采集,多形態、多渠道發布,效果突出。同時,掌上春城還同步推出《昆明,向黨報告!百版特刊獻禮建黨百年》H5移動傳播平臺,策劃“七一”重要講話《學習筆記》、《知識答題》,研發“建黨百年全媒體報道聚合平臺”等四大融媒體互動傳播平臺。
截至2021年7月5日,掌上春城“建黨百年”重大主題報道總點擊量超1200萬次。自辦新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已經實現平臺、一體、分發、用戶責任的創新突破,有所作為。
多機位,多賬號,聚合傳播,已經讓“直播云”具備獨立媒體平臺功能。2020年12月,在傳媒雜志社和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融媒體發展論壇”中,“直播云”首次探索聯動全國主流媒體,共赴“春城之約”,直播昆明之美。首次打造“媒體聚合平臺”,導入全國近50家媒體直播信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央廣網、中青在線、北京電視臺、津云新媒體、上游新聞、南方+、冀云、冀時、贛播云、新湖南、天目新聞、愛濟南等媒體官方平臺進行全網直播,北京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通過新浪網、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頭部平臺直播,50余家主流媒體開展網絡直播近百場次,全網點擊量突破1600萬次。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運行后,昆明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沿線玉溪、普洱、西雙版納三州市主流媒體,共同策劃“南來北往六城記”中老鐵路大型融媒聯合專題報道。聯合采訪報道組跨越1000余公里,運用“直播云”平臺,走進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4州市,直播中老鐵路乘車體驗、聚焦沿線四城發展。多場次多機位直播結合短視頻、融合報道,對話發改委部門負責人、南亞東南亞研究專家、老撾在昆留學生、進出口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解讀中老鐵路開通后的“云南機遇”。4場直播在線觀看量突破158萬次,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在報道啟動當天超過50萬。
掌上春城“直播云”立足技術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掌上春城客戶端、手機網之后的“第三平臺”,在建強用好自主可控平臺的實踐中,掌上春城還研發打造了一批品牌移動產品,不斷提升主平臺的用戶體驗和市場價值。
一是互動新聞系列交互類產品,實現新聞客戶端全媒體全形態一屏體驗,2021年策劃制作的《全景·穿越百年悟初心》系列全景AR視頻,榮獲國家廣電總局組織的全國首屆高新視頻創新應用大賽三等獎;二是問吧互動平臺,實現用戶提問、用戶回答、民生響應和用戶供稿的綜合板塊;三是答題學習平臺,除組織黨史學習教育、十九屆六中全會、“七一”重要講話等主題答題互動,掌上春城還實現了線上知識競賽的整體解決方案;四是活動征集平臺,實現云南·昆明網絡文化節等一批線上征集活動的開展;五是投票點贊平臺,有力支撐了主平臺及微信號的活躍度提升;六是媒體聚合平臺,一屏直達媒體報道,其中,COP15媒體聚合平臺榮獲2021年全國報業媒體融合案例優秀獎。還有政務服務、春城號、喵視頻等一批平臺產品,有力支持和豐富了掌上春城自主可控平臺的“四全”維度。
深度融合,還在于平臺的互聯互通。2022年1月30日,掌上春城推出的《看直播搶福利 和小掌一起奔向幸“虎”年》觀看次數達到13.08萬次,點贊量5.6萬次,為客戶端帶來新增用戶7632,微信號新增粉絲6525。“直播+N”為自主平臺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站在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起點上,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地方主流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中面臨更高的理念和技術要求,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要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媒體融合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兩辦《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的總要求,進軍主陣地,立足主平臺,打好主動戰,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在重大主題報道中不斷創新突破,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彭濤系昆明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昆明日報社副總編輯
錢紅兵系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掌上春城總經理
參考文獻
[1]姚宏,宗衛,秦聰俊.勇擔黨媒職責使命 獻禮黨的百年華誕——以昆明報業傳媒集團為例[J].中國報業,2021(15).
[2]錢紅兵,劉瑩.勇擔黨媒職責使命 獻禮黨的百年華誕——以昆明報業傳媒集團為例[J].城市黨報研究,2021(08).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