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志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支付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與此同時,在技術不斷進步和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貨幣形式也在不斷演變,數字化支付已經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廣泛應用。當前,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研發屬于自己的法定數字貨幣,我國也發布了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受到數字貨幣自身特點的影響,它在發行和流通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和挑戰。本文從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基本概述出發,對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行了總結,在這個基礎上探究了應對和防范策略,希望為該領域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
在數字化金融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推行是一個必然趨勢。近年來,金融科技創新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支付和交換媒介的結算領域出現了很多新工具,很多國家的現金使用量都呈現出了明顯減少的趨勢,同時興起了私人代幣。但為了維護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推出統一的數字貨幣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種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興貨幣,數字貨幣無論是在形態上還是在特征上都與傳統實物貨幣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銀行要做好有效的前期調研工作,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挑戰、防范風險。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概念
目前,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金融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還并沒有形成清晰的界定和準確的定義,很多人都將其直接歸類于新的中央銀行貨幣形式。基于該形式,中央銀行的債務在計價的時候可以將賬戶作為單位。這種貨幣形式不僅僅是一種交易手段,同時也可以作為價值存儲的形式。從世界范圍來看,很多國家的中央銀行都已經基于外匯儲備和賬戶余額結算的形式推出了數字貨幣,這些貨幣由中央銀行開戶的商業銀行和其他特定的結構機構所持有。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新型貨幣和舊型貨幣相互混合,這導致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概念更加難以界定。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本文將其定位為一種與傳統儲備和結算賬戶不同的數字化中央銀行貨幣形式。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種類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被分為通用型央行賬戶、通用型中央數字代幣以及批發型央行數字代幣這三個不同的類型。其中兩種通用型的數字貨幣可以廣泛獲得,而兩種數字代幣則具有匿名性,需要點對點轉移。與現金和準備金這兩種現有央行貨幣相比,數字貨幣的特點是可能有限制或有上限。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特點
1.可獲得性。當前,中央銀行傳統貨幣只能在銀行營業的時間內獲取,營業的時間通常為每周5天,每天24小時以內。而數字貨幣則可以不間斷地提供,在7*24小時內為客戶提供服務。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該貨幣設計為永久可獲取或者在有限期內可獲取。
2.匿名性。從理論的角度來說,通用型和批發型的代幣都可以實現匿名,這與私人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數字代幣有些類似。而通用型賬戶無法實現匿名。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為人們提供隱私保護的同時是否能夠做好反洗錢的工作。
3.傳輸機制。現金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需要點對點進行。而對于中央銀行的存款來說,需要將銀行作為中介來完成傳輸。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當中代幣可以通過點對點的方式傳輸,也可以將銀行或者第三方代理作為中介來完成傳輸。
4.帶息。與中央銀行現有的儲備和結算余額相似,數字貨幣支付利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這其中,貨幣的利率可以與政策利率相等同。在一些特殊的時期,也可以通過利率水平的設定對社會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需求進行調控,無論是無息賬戶還是計息賬戶,都可以用于對支付交易進行零售或者批發。通過這種方式,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價值儲存功能可以得到更好地發揮,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吸引人們的關注。
信息技術層面的挑戰和風險
1.信息技術實現風險
在發展初期,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運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實現貨幣功能。由于該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在很多方面不夠成熟,同時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導致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信息技術層面面臨著風險。具體來說,與傳統的技術手段相比,區塊鏈技術可以達到去中心化以及防篡改的效果,這使得金融系統的成本得到了顯著的降低。同時,該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處理。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區塊鏈還面臨著可拓展性不高的問題。在完成每一筆交易之后,金融系統都會對數據進行重新計算和存儲,并會增加節點,這并不會使得運算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會對交易處理的效率造成影響。
2.信息安全風險
作為國家法定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除了要在技術的支持下展現出高度的便捷性特征之外,還需要提高安全性,無論是在存儲、交易還是流通的過程中,都要關注信息的安全風險問題,這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底層技術架構的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主要是通過保障賬本的不可篡改性來體現賬戶安全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對信息的安全進行保護。與此同時,區塊鏈所提供的仍然是一個傳統的加密機制,公眾在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時候需要私鑰,如果私鑰保護不當的話就可能遭受黑暗攻擊,進而出現財產損失的風險。
法律規范層面的挑戰和風險
1.法律存在缺失風險
當前,我國關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還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規范。一方面,在貨幣發行依據方面,還并沒有基于法律的層面確定發行權。在現有的法律體系當中,數字貨幣還沒有實現與紙幣、硬幣保持相同的法律地位,無論是在發行、使用還是流通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從本質上來說,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看作是一些具有價值特征的加密字符串,因此難以對它的所有權轉移進行界定,當前我國的法律也沒有做出就明確的要求。
2.監管模糊地帶風險
首先,現有監管制度無法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造假問題進行打擊。根據吸納有的法律制度,假幣的對象仍然是人民幣,數字貨幣并不屬于該范疇,在對造假問題進行界定的時候也應該與傳統貨幣相區分。非法分子通過代投、低價互換等方式就可以對數字貨幣進行造假。其次,數字貨幣當中通常會含有持有人的個人信息,在確定所有權歸屬的時候,也會將身份信息代碼和私鑰作為依據。在所有權轉移的情況下,就可能會發生信息泄露的問題,當前這方面的法律制度還并不完善,這導致數字貨幣持有人的個人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護。
流通環境層面的挑戰和風險
1.運用成本增加風險
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推廣的過程中,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電信運營商的經營成本都可能進一步增加。一方面,他們需要配置相關的硬件,同時還要對現有的軟件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造。對于商業銀行來說,需要配置相應的服務重點;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需要完善基礎設施,降低服務失敗的風險。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以此來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更為專業和更為優質的服務,這也是一筆重要的成本支出。與此同時,在初期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金來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進行宣傳和推廣。
2.移動終端市場風險
在社會公眾當中進行流通的時候,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會將移動終端設備作為載體,目前最為主要的載體就是智能手機。根據調查,2020年我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約為7.8億人,雖然普及率是比較高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公眾沒有手機、也不會上網。還有很多中老年人群雖然擁有智能手機但是不會以此為載體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與此同時,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邊遠地區的民眾對于移動終端的接受程度比較低,移動終端市場建設問題仍然是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普及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加大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
1.強化技術升級
在未來,要重視信息技術的功能,重視技術的升級改造,構建起一個更為完善的信息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銀行要做好技術研發的工作,對區塊鏈技術進行完善,同時挖掘更多的數字貨幣加密技術,強化信息系統架構的頂層設計。在對貨幣原型系統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關注系統的穩定性和拓展性特征,提高實時交易的處理能力,確保數字貨幣保持穩健流通的狀態。在對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使用Libra的分層混合技術路線,同時參考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手段。
2.增強信息安全性
中央銀行要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來為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還要形成加密算法體系,為系統供給端的安全性和接收端的穩定性提供保障。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對現有的網絡環境進行整治,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并進行規避。除此之外,政府要構建起完善的網絡管理平臺,基于專業化的手段來對那些危害信息安全的個體和組織進行打擊,定期對黑客和病毒進行整治和清理,運用多樣化的手段來做好監控和監管的工作。
加快數字貨幣金融制度建設
1.完善數字貨幣法律規范
對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來說,無論是發行還是流通,都需要在完善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環境當中才能實現。因此,國家需要基于法律層面來對數字貨幣這種新型的貨幣形式予以認可,并對現有的法律進行完善,將其納入到法定貨幣的范疇,并對該貨幣的發行機構和發行方式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在這個基礎上解決法償性和所有權轉移的問題。同時,還要完善與反假幣和反洗錢相關的法律規定,或者出臺專門的法律制度并對監管體系進行完善。最后,還要針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特點構建起一套針對性強的管理體系,為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構建起一個更為完善的環境。在投入使用之后,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相關法律和規定作出調整。
2.構建數字貨幣監管體系
作為新型的貨幣類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運行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很多超出傳統貨幣的特征。因此,構建起專門的監督管理體系來為數字貨幣的運行創造條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可以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規避和防范。一方面,要構建起完善的監督管理框架,在其中明確各個監管部門的職責和具體分工;另一方面,還要提高監管活動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做到對風險點的準確識別,為數字貨幣的流通營造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廣泛流通還可能會產生新型的商業模式,要針對該模式進行監管,確保貨幣中間商和供應商在經營方面的穩定性,這也是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重要途徑。
推進數字貨幣流通環境建設
1.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
為了完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流通環境,就首先要在政策和資金這兩個層面來提供支持。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帶頭成立專門的數字貨幣推廣小組,通過多部門聯合和多部門分工的形式來構建起一個協調機制,同時制定相應的制度,來為數字貨幣的推廣和發行創造條件。同時,國家還可以基于稅收的層面制定相應的政策,對于那些主動運用數字貨幣來進行貨幣往來的企業,可以進行適當的稅收減免。除此之外,對于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推廣過程當中所增加的運營成本,當地政府和相關組織可以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
2.配備終端市場和應用場景
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過程中,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要對數字貨幣系統的性能進行檢測,確保系統處于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運行狀態,然后選擇相應的地點來開展試點工作,關注群眾對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在這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擴大試點的范圍,不斷積累經驗,并逐漸對貨幣系統進行改進和完善,對終端市場進行配備,實現應用場景的擴大,最終實現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其次,要做好宣傳與推廣的工作。中央銀行要運用多樣化的宣傳手段來幫助群眾了解數字貨幣,同時掌握必要的風險防范技巧。可以現在商業銀行當中設立相應的宣傳點,使群眾對數字貨幣形成基本認識,在這之后針還要對特定的群體進行針對性地宣傳和引導。
綜上所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和普及在整個世界的范圍內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在信息技術層面、法律規范層面以及流通環境層面都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和挑戰。在未來,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和相關主管部門要做好數字化創新,對數字貨幣及其相關業務進行審視,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提高業務開展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大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要加快數字貨幣金融制度建設,還要推進數字貨幣流通環境建設。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平支行)
參考文獻:
[1]李杰.科學統籌我國數字貨幣的發展和安全——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陳鐘[J].保密工作,2021(09):53-55.DOI:10.19407/j.cnki.cn11-2785/ d.2021.09.026.
[2]高凡.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對數字貨幣態度與政策的比較研究——基于歐洲中央銀行、美聯儲、英格蘭銀行與日本銀行的分析[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19(03):39-46. DOI:10.19702/j.cnki.jsemc.2021.03.006.
[3]高克州,楊秀霞,李思存.新時代金融發展背景下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流通路徑研究——基于法定貨幣形態變化的比較分析[J].征信,2019,37(10):88-92.
[4]姚錫長,張慶.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國際金融安全的信息化對策——以“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項目的運行為例[J].商業經濟,2021(02):170-171+194.
[5]中國人民銀行宜賓市中心支行課題組,黎明,梁尤偉.數字貨幣發展應用及貨幣體系變革探討——基于區塊鏈技術[J].西南金融,2016(05):69-72.
[6]夏林峰,李盧霞,肖玉寧,陳詩逸.數字貨幣競爭及銀行的角色——基于技術、監管、場景三維視角的分析及前瞻[J].國際金融,2021(11):59-66.DOI:10.16474/ j.cnki.1673-8489.202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