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銘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港口與腹地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二者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互動關系也越來越明顯。在城市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港口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周圍地區行業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與此同時,腹地經濟也為港口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本文對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之間的互動發展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研究發現,二者具有緊密的聯系和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做好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之間的協調與規劃。
港口經濟
港口經濟指的是依托于港口區位條件優勢所形成的區域空間經濟形式。港口經濟模式所涉及到的區域除了包含臨港區之外還包括了相關的港口城市和經濟腹地。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港口經濟也可以看做是將港口作為中心、臨港區作為依托、腹地經濟作為支撐的經濟發展形式。
港口經濟與腹地互動關系
第一是港口經濟可以拉動腹地經濟的發展。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當中,港口都是極其重要的經濟資源,它不僅可以產出國民收入和稅收,同時還可以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為城市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使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尤其是對于臨港地區的工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腹地經濟可以帶動港口經濟的發展。在腹地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港口地區可以獲得充足的物質保障,產業結構和貨重結構都可以得到優化,這有利于港口地區的戰略調整,可以形成信息化與技術化的發展模式。
港口經濟與腹地互動發展的相關路徑
首先要從起點上落實互動的理念,提高二者的協調發展水平,充分考慮港口的發展規劃,在產業布局、公共交通以及行政管理等多個方面實現統一的規劃和安排。其次,要對配套產業基礎進行進一步的夯實。在二者互動發展的過程中,腹地區域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港口區域則要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并大力發展船舶修造、零件制造、信息服務、物流等配套產業。最后,還要加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梢栽诟劭诔鞘薪ㄔO專業的航運院校,為港口經濟和腹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動力,在這個基礎上促進二者的互動。
港口經濟發展條件
第一是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這包含了港口所在區域的地質水文狀況以及水域面積等眾多的要素,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港口開發的價值與規模,進而對港口的特性產生影響。第二是社會經濟基礎條件。港口及其周邊腹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會對港口經濟的發展水平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區域內的資源、工業基礎以及外貿等條件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第三是基礎設施設備條件。在港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港池、錨地以及裝卸和運輸設備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這關系到港口的現代化發展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
港口經濟的內涵與構成
港口經濟將港口特殊的區域條件作為依托,將臨港區域作為核心的一種經濟形態。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說,港口經濟是多產業在港口聚集所形成的經濟形勢,這是一種關聯型產業。港口經濟的構成要素較為多樣,其中港口是核心,港口城市是載體,綜合運輸體系是動脈,相關產業是支撐,而海陸腹地則是依托。這些構成要素之間相互關聯、協調密切,在有機結合的情況下促進了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區域繁榮的開放型經濟模式。(圖)

港口經濟與腹地特點
對于現代化港口來說,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擁有的陸向腹地并不是單一的,通常擁有陸向和海向的雙向腹地。這也是港口經濟與腹地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一種新特征。其中陸向腹地的特點是通過特定的運輸方式與港口進行連接,在為港口提供貨源的同時劃定進出口貨物的區域范圍。海向腹地則是因海運而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相關的區域范圍,它的涉及面更廣,無法界定具體的范圍,測算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港口經濟發展的環境制約
首先是自然環境的制約,除了基本的地質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水域面積等制約條件之外,港口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這包含自然地理、交通地理等多個要素。其次是國際環境的制約。在國家外貿發展的過程中,港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橋梁,同時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
港口經濟對腹地的作用
第一是港口經濟可以促進腹地城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增長極。近年來,我國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的發展速度都處于比較快的趨勢,已經成為了區域經濟和腹地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在很多地區還形成了特定的經濟群體,不僅實現了區域的繁榮發展,同時實現了世界經濟的和諧與穩定。第二是港口經濟可以促進腹地產業層次的提高。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經歷了由傳統農業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再到資本密集型產業、最后到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趨勢。
港口經濟的特征
第一是港口經濟具有產業集群的特點,無論是港口企業還是港口機構都是集中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形成的經濟模式具有規?;图谢奶攸c,在資源共享的情況下,企業的交易成本可以得到降低。第二是港口經濟具有關聯性的特點,屬于重要的關聯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港口經濟將港航及其相關產業作為核心,實現了制造業、海洋運輸等多產業的發展。
港口經濟與腹地互動發展戰略選擇
為了完善港口經濟與腹地互動發展,要加大臨港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聯動的新局面。臨港產業指的是地理位置上與港口毗鄰、產業內容上與港口相關聯,同時依托于港口的地理和資源發展起來的產業形式,它可以帶動多產業的發展,同時為腹地經濟的發展提供推動力。因此,港口要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來發展臨港產業,積極建設與之相關的主導性產業,在這個基礎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互動發展新格局。
完善港口經濟與腹地發展機制
對于港口經濟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拓展融資渠道,改善投資環境,形成新的建設投資機制,實現多方參與的市場化和專業化發展。對于腹地經濟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重點加強地區工業化的建設與發展,在這其中要優先發展臨港工業,促進產業布局的優化。
港口經濟與腹地協調
首先要實現港口經濟腹地的鞏固與拓展,形成一體化的經濟發展格局。在這個過程中,要抓住“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發揮港口的橋梁連接作用,將港口運輸功能與腹地的工商業、物流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港口與腹地經濟的雙贏。其次,要實施港口競合發展戰略,通過港口組合形式來增強對經營風險的抵抗和防御能力,同時實現市場的滲透和業務的拓展。
加強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互動發展的主要市場
首先,要致力于開發港口物流市場。在互動發展的過程中,要依托于港口與腹地這兩種資源,面前國內外的市場來加強規劃與建設,推進保稅物流中心的發展,完善物流配送機制。其次,要促進港口集裝箱業務市場的發展。當前世界港口集裝箱業務都在向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集裝箱的數量和規模都在增加。在港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港口也要依托于現有的優勢推動集裝箱運輸業務的發展,以此來對臨港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完善港口的功能。
總的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港口貿易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港口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腹地經濟的發展,而腹地經濟則可以為港口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二者具有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作用。在互動發展的過程中,要根據港口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發展戰略,實現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之間的協調,使整個港口和地區向著快速發展、綠色發展、智能化發展的方向推進。
(威海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孟飛榮,高秀麗.港口與直接腹地經濟耦合協調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環北部灣港口群為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7,33(06):94-100+127.
[2]王軍,鄧玉.港口物流與直接腹地經濟耦合協調性研究——以天津、營口等九海港型國家級物流樞紐為例[J].工業技術經濟,2020,39(11):62-68.
[3]魯渤,邱偉權,邢戩,文一景.基于“一帶一路”倡議評估的中國沿海節點港口與港城發展策略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0,40(06):1627-1639.
[4]邵桂蘭,孫遠勝.港口建設與沿海城市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的計量分析——基于協整理論和格蘭杰檢驗并以青島市為例[J].中國漁業經濟,2020,28(02):131-138.